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611746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泽区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卷一、积累和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在河之洲。(关雎),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态度批判的句子是: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曲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题材丰富多样。B左传是我

2、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C.乡愁我爱这土地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家艾青的作品。D.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致巴特勒的信。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国学热”方兴未艾,广大民众对文化经典的甲(A. 渴望B.渴求)非常迫切。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书j(A.籍 B.藉)纷纷问世,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力作,但也存在良莠(A. yu B.yu)不齐,鱼目混珠的情况。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是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和要求乙(A. 编纂 B.编写)的。它的出版,必将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1)请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处括号前的汉字选

3、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处处(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处乙处(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它的出版,必将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修改句: 二、阅读(70分)(一)诗歌欣赏(5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C尾联

4、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5.分析“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啄”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6-10小题。 (17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5、,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节选自周密观潮)【注】艨艟(mng chng)战船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4分)(1)余拏一小舟 ( ) (2)客此 ( )(3)人物

6、略不相睹 ( ) (4)皆披发文身 ( )7.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8.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此夸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境过请 B、以光先帝遗德 C、何以战 D、皆以美于徐公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10.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

7、写手法的异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2分)雨世郭敬明时常会想起来的暴雨,发生在小学时候。那时还没有搬家,住在出生的那座青瓦平房里。老家有一个很大的院落。父亲在靠近屋檐的一排种上了兰花,大部分比较廉价,有一部分特别昂贵,其中有些花的价格,在那个年代里,大概是父亲两个月的工资。每到暴雨的时候,父亲总会披一件黄色的雨衣,站在大雨里,迅速地把塑料薄膜扯开来盖在那些兰花上面。大雨里,父亲的表情凝重而沉默,像是远处被雨冲涮模糊的山际线。在一个大雨的夜里,父亲半夜惊醒,来到院落里,在闪电的刺眼亮光下,看见一个小偷翻过墙壁逃走,而屋檐下那几株昂贵的兰草,被人连根拔起。父亲在大雨里

8、站了很久,沉默着没有说话。最后在轰隆的暴雨声里,发出一声模糊浑浊的叹息声来,听上去像是一种呜咽。这是多年来上海最大最集中的一次降雨。窗外的天空已经极其压抑地黑了下来。乌云沉闷翻滚,发出让人胸口发闷的声响来。完全隔音的落地玻璃窗外,时不时划过天际的闪电,它们肆无忌惮地把天空撕扯成黑色的絮状碎片。无声的、毁灭性的闪光刺在视网膜上。过了一会儿,噼里啪啦的大雨就开始敲打在玻璃窗上。远处摩天大楼的外墙,全部笼罩上一层飞溅起来的水雾。一场大雨过去,接下来就是一个秋天。很多场大雨过后,岁月就从我们生命里裁掉了很大的一截。父亲在岁月浑浊的光芒里也渐渐老去,变得佝偻,变得沉默,变得更加孤僻。在最近的一次谈话里,

9、他和我说:“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下乡了,离开父母,离开兄弟姐妹。一个人在大山里,拼命地想要活下去。所以我的感情就变得很淡薄,对亲人没有过多的爱,更没有什么朋友,也不会与人相处,沉默孤僻,不讨人喜欢。”那个时候父亲在峨眉山修水库。而二十多年过去之后,当我以俗气的游客身份游荡在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峨眉山里时,父亲隔着电话对我说:“那那那,那个水库是爸爸十七岁的时候参与修建的。”父亲十七岁的时候,在大雨里挑起巨大的石料,耳边是轰鸣的雷雨声,回荡在山谷里。而我十七岁的时候,偏激叛逆,在饭桌上抄起盘子狠狠地摔向墙壁,菜汁溅了父亲一身。父亲在电话里和我说:“明明,我老了就去敬老院,我不来上海,我的性格不讨人

10、喜欢,肯定和别人相处不来。跟着你,到最后你要厌烦我的。”挂了电话,我躺在地板上嗡嗡地哭。像是回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弱小的、无能的、脆弱的自以为是却一无所知的年代。在那个瞬间,我被父亲钝重的感情击打得溃散一片。昨天的梦境里,父亲在故园的屋檐下栽花。瓢泼大雨,天空像是被砸漏了一样往下倒水。巨大的暴雨声里,我对父亲呼喊,父亲没有转过身来,只留给我一个在大雨里湿淋淋的背影。我觉得世界末日也就是这样了。我二十五岁的这一年,父亲五十三岁了。我有时候会在纸上计算我们还剩余的时间。有时候算着算着,眼泪就啪嗒一下滴到纸上。把总以为很漫长的一辈子,放到无限绵延的宇宙长河中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仅仅就只是短暂的一

11、个小时。而且一旦过去,就永不再来。你再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你再也不能从电话里听见他们温暖的声音。你再也不能赖在床上,等他们过来嘘寒问暖。他们比你先离开这个寒冷的世界,去往更加寒冷的世界。选自时文选粹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在叙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的线索,那就是作者对父亲越来越深地理解、依恋和爱。B、标题“雨世”有双重含义:既指现实暴雨中的世界,也暗喻了父亲坎坷、多磨难的一生。C、文中第和自然段两次写到作者流泪,都表达了作者被“父亲钝重的感情”深深感动的心情。D、文中第(5)自然段是环境描写,详细描写暴雨中世界,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12.文章以“暴雨”为背景,用特写镜头详写了父亲人生经历中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