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11340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教学史中的教育教学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教育史著名教育家一、苏格拉底1产婆术述评1)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哲学家和教育家。2)他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是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第一步,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相矛盾无言以对,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助产术就是通过引导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共性,第四步,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3)由于它是以问答为教学方式的,所以苏格拉底法又被称为问答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以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自己得到正确结论,而不硬性的灌输或强压对方。4)

2、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有探究真理、知识的热情;其次,受教育者必须就说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最后,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并能够具有相当的推理能力的成年人,它不能机械地搬用到儿童。2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命题及其教育意义。1)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符合道德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无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辨别是非、善恶。2)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乃是最大的善,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知识。凡认识这些事的人是绝不会行不义之事的,因为这些德行是美好的,人们向往美

3、好的事物。3)该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肯定了道德是可教的,对人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的;其次,它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家,他们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4)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亚里士多德就曾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二、柏拉图 1哲学观点:理念论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公民。 教育观点:国家应严格控制公共教育,教师由国家选聘,强调男女儿童受到同

4、样的教育,“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教育分期理论: a.0-7岁,学前教育,游戏、讲故事、唱歌,然后在神庙中接受教育 b.7-18岁,普通教育,国家办的初等教育机构 c.18-20岁,高等教育,体育军事训练等,毕业后成为“护国卫士” d.20-30岁,经过挑选后进行理智教育,“四艺”教育,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e.30-35岁,辩证法教育时期,培养哲学家、政府官员 f.35-50岁,“哲学王”,哲人教育,参与到实际锻炼 教育思想中的正确之处: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培养、训练作用;重视教育与政治生活的联系;重视各种学科在培养各种人才方面的实际作用;重视基本知识在初等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和

5、作用;重视游戏、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等等。2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1)、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2)、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倡导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学科。(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6、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等,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3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三、亚里士多德1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1)、教育适应自然。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

7、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在三部分灵魂当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说”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首先,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人具有理性,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三,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提供了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体育是为了身体和生理;德育是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人的理

8、性灵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教育应当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促进其和谐发展。(3)、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专业化的训练。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时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二要有读、写、算、体操、哲学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学科。四、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罗马共和后期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雄辩教育的倡导者,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其著作论雄辩家是有关雄辩教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雄辩

9、教育理论成为当时及后来100多年中的权威观点。他认为雄辩家必须具有一下特殊素质: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修辞学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与风度等。培养雄辩家的主要方法是练习:模拟演说和写作训练。西塞罗的演说词(共58篇)词汇丰富、句法讲究、讲求对称、抑扬顿挫,其文体结构对文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出现了“西塞罗主义”,人们尽力模仿。其拉丁著作被普遍认为是最纯洁的散文典范,是高等学校拉丁文学必读教材。五、昆体良(公元35-95年):罗马帝国时期著名演说家和教育家,其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昆体良继承了西塞罗关于雄辩教育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期

10、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他对罗马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写出了雄辩术原理一书。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关于教育目的,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2)、在人的发展和教育过程中,他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3)、关于学前教育,他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注意幼儿道德教育,重视儿童说话能力训练,认为幼年期的学习是在为青年期的学习打好基础。(4)、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他主张教育者要认真了解学生天赋、倾向和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A、在教学

11、上,昆体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他认为分班教学不仅可能而且必要;B、在课程的设置上,他认为专业教育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为此,他提出了包括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学、辩证法等在内的学科计划。C、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要经常利用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5)、在教师问题上,他强调教师应德才兼备、宽严相济、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等。小结:昆体良是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之集大成者,是夸美纽斯以前西方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教育思想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夸美纽斯1“教育适应自然原则”。(1)夸美纽斯是17世纪

12、捷克的大教育家。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2)夸美纽斯批判当时旧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他认为改变这种不良的学校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教育必须在各方面遵循自然的法则。所以产生上述观念,乃是源于夸美纽斯受到当时科学进步的影响,相信在宇宙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具体而言,适应自然的教育是依据人的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的教育,他把学校组织分成四个阶段: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

13、和大学。(3)应该说,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具有合理的内容,如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具体主张中,也存在牵强附会的内容,如把四种学校类型与一年四季相类比。不过,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主张教师研究这种规律,这种思想无疑是难能可贵的。2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概述的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3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地位:古代教育的集大成者,近代教育奠基者,是世界史上伟大的改革家,是新时代杰出的教育家,是承上启下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贡献:(1)在批判旧教育的基础上

14、提出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独立教育学研究的开始。 (3)设计崭新统一的学校体系,为后来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 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和学制是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为后人广大采用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5) 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提出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客观规律,提出了教学应奉行的几大原则。 (6)关于道德教育和教师地位论述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育目的世俗化;教育对象普及化;教育内容泛智化;教育组织班级化;教学方法心理学化 (7)夸美纽斯的思想受其时代和自身认识的局限,也具有一定

15、的片面性,过分夸大直观教学的作用;宗教色侧浓重,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4简答夸美纽斯“泛智”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体现“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为此,夸美纽斯为各级学校拟订了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宗教等各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即使一切男女青年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进学校接受教育。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实现教育平等的民主要求八、卢梭卢梭是教育史上强调儿童中心论的著名教育思想家,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为自然教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述评?175页卢梭这种主张并不具备实现的基础首先,在当时,企图不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而通过教育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是特权阶级“放弃封号”)。企图不必依靠革命政权就能迫使特权阶级接受教育改造,这是一种幻想。其次如果1卢梭的教育思想1论人的天性 在人性论问题上,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