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11316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溶解性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讲解(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而食盐 易溶于水中!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 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提示:溶解性是指溶质被溶剂溶解的能力,是溶质的一种性质,而不是溶 剂的一种性质。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1、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水 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g 3、振荡,静置,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探究一 现象:在相同的水中,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熟石灰溶 解的少。 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用油 2、一支加少量的水 3、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 实验探究二 现象:食用油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 结论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在1支试管中加入5mL水 2、加入3g硝酸钾,振荡,观察 3、如不能完全溶解,加热,观察 实验探究三 现象: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加热后全部溶解 。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 有关。一般来说,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 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相反 ,温度越高,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反而越弱。 由以上实验我们发现: 酒精 汽油 拓展

3、:衣物干洗 干洗就是用有机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去除油污或污渍的一种干进干 出的洗涤方式。由于在衣物洗涤过程中水不直接接触衣物,所以称之为干洗。适 于那些不宜水洗和易褪色的织物。洗后衣物还有消毒、灭菌的特功效不易虫蛀便 于保存。 干洗用的的药水(四氯乙烯)是有很强的毒性的,干洗是不漂洗的, 洗完后直接烘干,这样做衣服上的药水是没有弄干净的,但是由于这种药水(即 四氯乙烯)是有很强的挥发能力的,所以烘干后只要挂几天就没关系了,如果洗 完了立即取回穿上或放进柜子了就有可能导致人出现不适状况(即中毒,甚至死 亡)或让柜子里的其他衣物都有毒,最终还是让人体中毒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

4、一定量 的溶剂里呢?溶液能“吃饱”吗? 课外探秘 思考: 1、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20上层清液加入两个烧杯 中,再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杯搅拌,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硝酸钾固体有剩余,不能继续溶解 2、加少量水,搅拌,观察 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3、加热,搅拌,观察 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实验结论: 配制溶液时,用水量越多,溶解的溶质的量也越多。 一般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量也增多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P17实验1-3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5、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这两个概念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饱和溶液也好,不饱和溶液也好,它们都是在两个前提之下: 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关键看:能不能继续溶解 在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并不是 不能溶解任何物质,它只是不能溶解原溶质,但它还可以溶解其他 物质。 强调: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时,由于溶质不会继续溶解, 因此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充分震荡后观察 溶质是否减少,若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

6、该物质的饱 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 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若 溶质不能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强调:不能以溶液中有没有剩余固体为依据,而应以“一定条 件下,能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为依据”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 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

7、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 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如能转化,怎样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如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升温 时可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时变成不饱和溶液,再如气体的水溶液,升 温时,溶液中有气体逸出,饱和变不饱和,降温时可溶解更多 强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最简单 的方法。 (2)改变溶剂的质量或温度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 关系 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 相同温度,同一溶

8、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 溶液要浓一些。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 定是稀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 1、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 B 3、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D 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为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B.温度不变,加入20克硝酸钾 C.降

9、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30 D 练习: 复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 度。溶解度可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理解该概念要把握如下4个要点: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S) 条件: 标准: 溶液状态: 单位: 一定温度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 ,溶解度没有意义。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这是由于水越多,溶解的溶质越多,只有 取固定量才好比较。且100 g为溶剂质

10、量,而不是溶液质量。 饱和状态只有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溶 解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大溶解量。 质量(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在此质量的单位为克 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 表68 20时几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质氢氢氧化钙钙碳酸钠钠食盐盐硝酸钠钠硝酸铵铵蔗糖 溶解度/g0.16521.536.088.0192204 例:蔗糖在20的溶解度是204g。 含义: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4g蔗糖。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4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意义

11、 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 温度要求 与温度有关与温度无关 溶剂质量 100g无固定值 溶液是否饱和 是不一定 单位 g1 联系 s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s+100g100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 . 0.01g1g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溶物质 。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难 A 20时的 溶解度S/g S101S 100.01S 1S 0.01

12、 溶解性 等级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举 例硝酸钾氯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 含义是什么? 2、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据 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20, 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硝酸钾,达到饱和 状态 B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 解,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 20时

13、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 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 ( ) 温度 100克水 饱和状态 练习2: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g。36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 酸钾溶解度是_g。13.3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溶质质的质质 量 溶剂剂的质质量溶液的质质量 2031.6g100g131.6g 4.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则此温度下硝

14、酸钾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比 为 。 1:5:6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 到饱和,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20 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_g,形 成_g氯化钠溶液。 在40时,200g水中溶解80g氯化钾溶液达到 饱和,则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40 时将40g氯化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成了氯化钾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_g 。 36g 18 68 40g 70 饱和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5、190 5010203040090607080 温度/ . . . . . 硝酸钾 . . . . 温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 0 9 0 100 溶 解 度 /g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331.620.945.8 63.9 85.5 110 138168202 246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 溶解度(克 )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90807060 50403020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1:同种物质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 度多少。 2: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下的溶解 度相对多少。 说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