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0736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办院—实验讲座3.(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合实验室实验技术讲座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储层伤害评价实验室 塔里木油田工程院 提 纲 一、流变实验 二、高温高压腐蚀测定实验 三、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四、岩心伤害实验 一、流变实验 l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流动及形变规律的科学 l 压裂液/酸液流变学:是研究聚合物配制压裂液或 酸液,在流动状态下的非线性粘弹行为 l 压裂液/酸液的高温流变学 一、流变实验 l 液体流动是,表现为粘性行为,生产永久的形变 ,变形不可恢复,耗散掉部分能量牛顿定律 l 固体形变时,表现为弹性行为,其生产的弹性形 变在外力撤销时能够恢复,生产形变时储存的能 量,变形恢复时还原能量,材料具有弹

2、性记忆 胡克定律 一、流变实验 l 流变性实质就是“固一液两相性”同存,是一种“ 粘弹性”表现。但这种粘弹性不是在小变形下的线 性粘弹性,而是材料在大变形、长时间应力作用下 呈现的非线性粘弹性 一、流变实验 流变学的发展 l 科学流变学自诞生至今仅有四分之三个世纪的 时间 l 1928年,美国物理化学家E.C.Bingham正式命 名“流变学(rheology)”的概念,次年成立了 流变学会,创办了流变学报(Journal of Rheology),一般将此公认为流变学诞生日 Log Log POWER-LAW PROCESSING RANGE 103 s-1101 s-1 旋转流变仪 毛细管

3、流变仪 一、流变实验 稳态流变学流动行为 液 体固 体 (理想)粘性流动行为粘弹性流动行为 Newton定律Maxwell 定律 粘弹性变形行为(理想) 弹性变形行为 Kelvin/Voigt 定律Hook 定律 流动/粘度曲线蠕变实验、弛豫实验、振荡实验 基本概念:剪切应力、剪切速率、粘度 牛顿流体的流动行为 非牛顿流体(剪切依赖型)的流动行为:剪切稀释、剪切增稠、屈服值 时间依赖型:触变性、震凝性 温度依赖型 Shear stress Shear rate 剪切应力及剪切速率 剪切应力 单位面积所受的作用力 剪切速率 1 s s 1 ms m h v D - = = =)( Q一 流动介质

4、的体积流量,cm3/s; 一流动介质的粘度,mPas; L一 岩心轴向长度,cm; P一岩心进出口的压差,MPa; A一岩心横截而积,cm2 四、岩心伤害实验 动态实验用夹持器 动态伤害实验过程: 伤害用堵头 伤害液在岩心端面循环通道 四、岩心伤害实验 a)准备阶段 配制模拟地层水或标准盐水:2.0%KCl+5.5%NaCl+0.45%MgC12+ 0.55%CaC12将配制好的标准盐水用100G4#玻璃过滤漏斗过滤,用真 空泵脱气 1h 。 岩心抽真空饱和:用标准盐水饱和岩心24h。对于测试方特别要求的 ,可根据储层特征建立相应的束缚水饱和度。 制备伤害液。 动态伤害实验过程: 四、岩心伤害

5、实验 b)实验阶段 伤害前岩心渗透率K1的测定:使流动介质从岩心夹持器反向端挤入岩心进行 驱替,流动介质的流速低于临界流速。直至流量及压差稳定,稳定时间不少于 60min。注水井的流动介质应从岩心夹持器正向端入口进入岩心 ; 伤害过程:伤害液装入中间容器中-加围压-平流泵打压注入伤害液为伤害端 系统打一定的压力(常用3-5MPa)-按方案设定循环泵流速并启动循环泵开始动 态伤害及滤失过程-动态伤害2h后关闭循环泵并卸去伤害系统压力 伤害后渗透率测定:反向测定伤害后渗透率。 实温度为伤害液适用温度(高于90按90实验) ; 岩心伤害实验 岩心渗透率 K1、K2均按下式 计 算 : 其中: K 岩

6、心渗透率,um2; Q一 流动介质的体积流量,cm3/s; 一流动介质的粘度,mPas; L一 岩心轴向长度,cm; P一岩心进出口的压差,MPa; A一岩心横截而积,cm2 岩心伤害实验 渗透率损害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1一渗透率损害率,用百分数表示; K1一岩心挤压裂液滤液前的基质渗透率,um2 ; K2一岩心挤压裂液滤液损害后的渗透率, um2 。 实验数据处理: 岩心伤害实验 (1)加压时注意围压比驱替压力高2-3MPa。 (2)若有压力时,拆夹持器管线及开釜操作必须先完全泄压,切勿带压操作,造成 实验人员受伤。 (3)在做高温实验时不可触摸电热套和夹持器外壁,防止烫伤。 (4)实验中用到氮气时保持通风条件,防止空气中缺氧。 (5)缓冲容器中不可长时间存放液体,做完实验后应排出容器中液体并清洗容器内 壁,防止活塞和内壁发生锈蚀。 (6)实验后及时冲洗管线,防止酸碱性液体或盐溶液残留对管线造成长期腐蚀。 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