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常6+1”科学实验教学模式.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106672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非常6+1”科学实验教学模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非常6+1”科学实验教学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非常6+1”科学实验教学模式.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第2 期 总第 343 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 因此, 我在科学实验教学环节中紧紧围绕我校 “以人为本, 以 创为本” 的教学基本理念, 以突出 “三重” 为教学重点, 以培养 学生 “四会” 为学生学习目标, 以 “六还给” 为课堂教学效率的 评价标准,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以 “探究蜡烛的变化 过程” 为例, 谈谈我的 “非常 6+1” 科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 自我介绍, 明确课题 教师: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实验室, 今天 我们要做的实验题目是什么?有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来进行自 我介绍自己并讲明今天实验的课题?学生: 大家好

2、!我叫杜玉 润, 今天我们要探究的实验课题是 “蜡烛的变化” 。教师评价: 这位同学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晰。 二、 分担责任, 准备材料 教师提问: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探究蜡烛的变化, 接下来 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告诉大家你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学 生: 大家好, 我们是第一科学实验小组, 今天要做蜡烛变化的 实验。我们准备的材料有: 1 号同学准备了一支蜡烛, 2 号同学 准备了一盒火柴或一个打火机, 3 号同学准备了两个 500 毫升 的烧杯, 4 号同学准备了一片小瓷瓦, 5 号同学准备了一把镊 子, 6 号同学准备了一小瓶澄清的石灰水。 报告老师, 第一小组 实验材料准备完毕。教师激励:

3、你们小组的报告十分精彩, 请 你们小组开始实验部分的第三步。 三、 提出假设, 讲述猜想 教师: 每当实验材料准备充分的时候, 你们要像科学家一 样有根据地猜想。请第二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实验前的猜 想好吗? 学生: 大家好! 我们第二小组的猜想是: 蜡烛燃烧会变 成空气。教师: 接下来有请第三小组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猜想。 学生: 大家好!我们第三小组的猜想是: 蜡烛燃烧以后不仅会变 成气体, 还会变成烟雾。教师: 我想你们小组的猜想一定和自 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得十分密切,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学 生: 大家好!我们是科学实验第四小组, 我们认为蜡烛本身是 固体的,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还会看到有变成

4、蜡块或变成液 体的状况。教师: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 假设,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实验操作这个环节好吗?学生: 好。 四、 设计步骤, 安全操作 教师: 同学们请注意, 为了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验安全顺利 地进行,请你们让老师确认一下你们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否可 行好吗?有请第六小组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操作步骤。学 生: 大家好, 我们是科学实验第六小组, 我们点燃蜡烛变化的 实验操作步骤是: 1. 请操作员点燃蜡烛且垂直地立在实验台 上; 2.请操作员用手拿起一个烧杯, 倒立罩住燃烧的蜡烛火焰; 3.请操作员用镊子夹住, 将小瓷瓦在蜡烛火焰中心燃烧片刻; 4.请操作员将另一个烧杯涂抹

5、澄清的石灰水后, 再罩在火焰上 方 12 分钟。教师: 你们小组实验步骤安全可靠, 请你们立刻 开始实验操作, 并做好实验记录。 五、 记录现象, 讨论分析 教师: 大家好!通过每个小组安全顺利的实验操作, 你们 一定记录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有请第七小组来给大家分享 一下自己的惊喜。 学生: 报告老师! 1.我们在蜡烛独立燃烧时看 到了有蜡块变成液体的现象; 2. 在空烧杯罩着蜡烛的火焰时, 烧杯内壁有雾气可见; 3.当小瓷瓦在火焰中燃烧后, 小瓷瓦变 黑了; 4.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 澄清的石灰 水变成白色膜贴在内壁。教师: 第七组的同学观察特别细心, 请大家掌声鼓励, 请开

6、始你们小组的讨论分析。 六、 得出结论, 填写报告 教师: 大家好, 通过讨论每个小组一定都有了自己小组概 括的结论, 请第八实验小组来给大家分享你们组的科学结论。 学生: 大家好!我们是科学实验第八小组,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 们得出的结论是: 蜡烛燃烧以后少部分会变成液态状, 一部分 变成空气, 一部分变成水, 还有的变成黑炭。教师: 请问其它小 组有无补充? 学生: 大家好! 我们是第九小组, 我们小组的补充 是: 蜡烛燃烧部分变成空气, 哪到底是空气的哪种成分呢?我 们认为这一点应继续追问分析,所以我们小组想补充的是点 燃蜡烛部分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教师: 掌声鼓励!实验过程 中的讨论分析

7、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观察现象的那一 步, 实验中我们往往会得出肤浅的结论, 希望大家向第九小组 学习, 让实验帮助我们见证惊喜, 同时也让分析讨论帮大家得 出深刻的结论。教师: 有哪个小组想来谈谈你们在得出结论的 同时, 与你们小组实验前的猜想相比, 你们同时还收获到了惊 讶还是惊喜?学生: 报告老师, 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蜡烛燃烧变 成了空气” ,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深刻全面的结论, 这让我们 感到十分惊讶。学生: 我们小组猜想的是都变成了液体, 没想 到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不仅全面而且深刻,这让我们小 组的每个同学都感到惊叹。 七、 实验完毕, 整理仪器 教师: 同学们, 每当我们

8、得出结论的时候, 有的同学说我 喜欢实验操作, 这毫无疑问,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奇心, 可 总是有很多人把功劳归结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这也没错, 可 我总觉着这对不会说话的小仪器、 小材料来说, 是不是有点太 不公平了。难道人类的自私也蔓延到了我们的科学实验中了 么?哪位同学谈谈面对帮助我们进行实验的小仪器, 你最后还 需要做些什么? 学生: 整理仪器。 教师: 谁来解释解释我们需要 这一步吗?我们还需做些什么才能体现每个人的文明行为?学 生: 整理仪器就是要把它们安安全全、 安安静静地放回原处。 最后, 教师小结。 浅谈 “非常 6+1” 科学实验教学模式 宋来宏 (长治市城区东街片区南关小学校, 山西长治046000) 教学实践 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