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10178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郑春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表教研时间2016、10、22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郑春平教研主题如何落实园方制定的幼儿一日常规教育教研目标1. 使新教师了解建立班级常规的意义及园方制定的常规要求。2. 研讨和解决班级常规管理活动中的困惑与难题。3. 班级常规管理经验推广。教研流程1. 主持人提出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落实园方制定的幼儿一日常规教育。2. 请中大班各一位新教师讲述本班一日活动流程,帮助新教师熟悉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并找出每个过渡环节的共性问题,如排队、喝水、入厕、洗手、进餐、午睡、户外活动的组织等。3. 提出问题:“培养幼儿一日常规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4. 学习园方制定的幼

2、儿一日常规教育形式。阐述其制定的依据、意义及所包含的安全教育,针对每一条内容向教师提出:“为什么会这样制定,这样有利于什么”,通过交流、讨论深化教师的常规教育意识。5. 研讨及解决班级常规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鼓励教师积极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6. 针对教师研讨情况,主持人进行小结,总结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及研讨成果。7. 根据本次学习精神进行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各项活动要求,园方将不定期进行班级常规观摩活动。活动记录1. 中三班肖林老师及大二班王清华老师讲述幼儿一日活动流程,讲述内容及时间安排非常准确,对幼儿一日活动流程非常熟悉。2. 陈荣老师针对老师讲述的一

3、日活动流程进行梳理,明确各个活动的时间安排,引导老师找出每个过渡环节,并提出问题“如何使每个过渡环节进行的流畅、有序?”肖:“需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活动常规,这样孩子在每个环节知道做什么,怎样做。”陈:“那什么是常规教育?”王:“常规教育就是教给孩子一个规则意识。”段:“常规教育就是教给孩子如何进行有秩序的进行活动。”孙:“常规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如何做。”肖:“常规教育就是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经常要遵守的规则。”1. 陈荣老师针对老师的回答进行总结:幼儿一日常规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幼儿经常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种班级的常态管理。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

4、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常规培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一日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其二、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其三、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其四、可以更好的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2. 由陈荣老师提出问题:“培养幼儿一日常规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谈:“我觉得需要老师的耐心。”肖:“最重要是要持之以恒,老师要有原则性,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孙:“老师要有爱心,耐心的教导。”段:“最重要的是要根据班级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常规要求。”王:“要注意常规教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班级老师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要有统一性。”1. 陈荣老师根据老师的回

5、答进行小结及补充。1. 常规教育活动中,安全放首位。2. 班级老师对孩子的常规要求要有统一性。3. 常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活动,需要老师的耐心、爱心及责任心,对有个体差异性的孩子还要因材施教。4. 要求老师要持之以恒,对各项活动的规则要有原则性。5. 班级老师要根据班级幼儿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活动常规要求。6. 常规教育要渗透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为幼儿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2. 由谈芳真老师和段成绢老师朗读云溪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要求。3. 由陈荣老师引导教师学习每一条常规要求制定的依据、意义及所包含的安全教育。让每位老师找出每一条常规要求中的关键字词,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制定。(1)排队孙

6、老师进行了解读:“这一条把安全放在了首位,要求孩子排成六纵队避免了因队伍太长而产生的拥挤,教室中间相对是一个比较空矿的位置很安全,同时在幼儿排好队伍之后一定要清点幼儿人数,避免遗漏幼儿逗留在教室或是其他地方。(2)入厕段老师进行了解读:“厕所的空间位置有限,并且厕所的棱角比较多,地面又是地砖这种比较坚硬的物体,幼儿人数多了,很容易因为拥挤而滑倒,摔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每次进入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同时为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要求幼儿进行男女分厕,在组织幼儿入厕的时候老师要站在教室和厕所中间的位置,这样可以观察到所有的孩子。”(3)洗手孙老师进行了解读:“这一点要求幼

7、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传染病高发期更是要求孩子勤洗手,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4)进餐肖老师进行了解读:“这一点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充分尊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要求中大班幼儿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对小班幼儿提出了基本的进餐要求。同时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巡查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进餐情况,从而发现孩子出现的异常,最后这一条的制定还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帮助。”(5)午间操王老师进行了解读:“午间操的时候一定要有两位老师带操,并且要一前一后带操,特别是二楼、三楼的长廊都有楼道,如果

8、配班老师不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孩子由于顽皮,好玩很容易摔下楼梯间而发生安全事故。”(6)午睡谈老师进行了解读:“这一点和第4点很相似,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充分尊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要求中大班幼儿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整理衣物,而对小班幼儿提出了基本的午睡要求如:安静的入睡、有正确的睡姿。同时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巡查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7)中午起床流程由陈荣老师和所有老师一起学习并梳理此活动流程。8、强调幼儿一日活动中安全的重要性,时时刻刻把安全摆在活动的首位。9、由老师提出在班级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中一班段老师:“刚开学,我班有一个孩子情绪不是很

9、稳定,对我这个新老师也不是很熟悉,所在在晨间入园时候,哭闹不停,保育老师正好 打水去了,我一个人在接待的时候有些措手不及,一边要接待入园的其他孩子,一边要安抚这个哭闹的孩子,我实在没办法就让他一个人在小房间哭。”陈:“当晨间接待一个老师在班上的时候,孩子出现了哭闹现象,老师可以让家长先行不要离开,先安抚自己的孩子,这样老师可以更好的接待其他家长及幼儿,等保育老师来了之后,再采取一些教育策略让家长先行离开,安抚幼儿情绪。同时不能独自把幼儿放在小房间,那是一个盲区,老师关注不到,孩子很容易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发生安生事故。”中三班肖老师:“我班是一个新生班,其中有一孩子的性格非常随意,没有一点规则意识

10、,一件事情要重复很多遍,但是他好像还是不明白,上课随意下位走动,老师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陈:“对于这种特殊的孩子首先要做好家园沟通,及时和家长交流,充分了解这个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性格特点,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从而制定一致的教育策略。其次,老师要耐心的对待这个孩子,做好长期教育的准备,当一位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另一位老师可以单独坐在他旁边指导他,避免他影响班级正常活动的进行。最后,班级老师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要开班级会议讨论出一致的教育策略,并对他的情况及进步做好个案分析记录。10、由陈荣老师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小结。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新教师首要掌握的教育技能,所以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意义非常大。2. 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性非常高,有基本的理论学习和前期准备,能大胆的参与活动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讨论,深化了教师的常规意识,并更加完善了我园一日常规要求的制定。3. 主持人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较好,能够创造轻松的研究氛围,给老师充分的交流空间,较好的引导新老师进行问题的探讨,使探讨内容与主题相符合,研讨氛围融洽,热烈。4. 在活动中老师能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作用。5. 此次教研活动目标完成的较好,作为引导者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做好每一次的小结,帮助老师明确教研成果,同时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时间。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