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09649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 训 道r s YANXUNDAO 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诉求 林 先 安 , 陈 林 桥 摘 要 :文章从教学目标分解与整合、硬性和弹性、显性与隐性、理性和感性、制订与教学、预期与达成六个方面进行 剖析与思考,以期人们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基层教学;教学目标;诉求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 的地位,尤其在当下课程改革进人深水 区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外延都 得到了发展,常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与 思考。下面是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一 些诉求,以期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客 观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 学。 一、教学目标分解与整合 对教学目标

2、进行分类和分解,是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学目标,比如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一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其目的是让教师从三个维度对 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分析性审视。出发点 是好的,但也有令人迷惑不解之处。 就 拿 “ 过程和方法” 目标来说, 你能说“ 过程” 中没有“ 方法”, 没有“ 知 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 成?正如有些教学专家所言: “ 三维目 标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 传 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形成过程”。既然这样的三 维目标不是相对独立的,那又怎能说是 三维目标?这样分类好像逻辑上有点 行不通。 再 说 “ 知识

3、和技能”这一维,尽 管有相容的一部分,如技能在形成过程 中有认知部分,但二者更多的是不同, 一个是认知领域,一个是动作技能领 域。以往教学论将它们分别对待,如 今将不怎么相容的它们硬撮合到一起, 会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将教 学目标分解不是不可以,如果因为人为 的分解将目标中有些成分都丢掉了就 不应该了。像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氢和氧之间的连接就没 了。像庖丁解牛,眼里看到的都是一些 局部的,岂不有失事物的本来面貌,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在理论上对目 标分析研究之后,还需逆向还原整合, 要重视因分解而失掉的东西,这样才能 做到既深刻又全面。 二、 教学

4、目标硬性和弹性 当下,教学目标的制订特别强调 具体性,认为越具体越便于人们去操作 和实施,但同时会使得灵活性和机动性 越来越缺失,这不利于发挥师生的主观 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些专家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 教 学结果的底线”,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应 该 是 “ 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即师 生努力的上线。且不论谁对谁错,给笔 者的启示是,教学目标应该是有一个范 围、一个区间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点、 线的问题。 从客观上讲, 由于师生个体、 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差 异性,所带来的变化也是参差不齐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目标定低了,优 等生吃不饱,定高了,差等生吃不了, 所以教学目标要有必要的弹

5、性,留有必 要的空间以适应不同个体差异性的需 要 ,让我们的学生达到他们各自个体的 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显性与隐性 “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 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 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 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代技术 手段测量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 目标一定要是可见而且可测的。按照 这样的观点,那 么 “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 目标就不能算是教学目标;只能 意会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发生、在作用 的默会知识,也不该在教学目标之列。 如果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将这些排除在 外不加考虑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目 标就显得十分的狭窄, 这将有 悖 于 “ 学 生全面发展”的教

6、育价值取向。所以, 教学目标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明确提 出的教学目标称为显性教学目标,那么 还有一些教学目标虽然没有直接提出, 但在教学行为中发生发展,让人感到其 教学目标的客观存在,这种教学目标称 为隐性教学目标,隐性教学目标是隐于 幕后,含而不露的。 目前对隐性目标 不够重视,因此,在教学目标制订时, 要给隐性教学目标应有的地位和关注, 不仅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要正 确地处理好教学目标的显与隐的关系, 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目标理性和感性 教学目标的理性表现在教学目标 必须从相关的教学理论出发,突出其科 学性;教学目标一般以教学专家制订的 为准;教学目标的表述中科学专业术语

7、 成分比较多;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形式比 较规范。但从我们的教学实际,特别 是从学生这一角度去看,则希望教学 目标中感性成分多一些,内容直白些, 形式活泼些,条目少一些,最好用学生 听得懂的话进行表述,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形式来呈现,这样学生接受和理解教 T e a c h e r 125 立足校 谭 斯 gftipgpB- & 一所学校形象的定位和发展,首 先看这所学校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反观笔者身边的许多教师, 确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 “ 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演绎 得淋漓尽致,成为讲台上可歌可泣的 人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 只 顾埋头于日常繁杂、低效的教学工作

8、, 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不善于以理论指 导实践,只教学而不研究,只凭经验而 不思改革开拓”的层面上的话,将会大 大阻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 大大阻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使教师 队伍素质的提升,使之拥有对教育的 学目标的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 教学目标由谁来制订?我们教师 要不要制订教学目标?不少人会这样 说 : “ 教参上不是写得好好的,抄一下 不就解决问题了,何必自己来搞?如果 你搞,你还会比教参的好?” 教师是教学目标制订的主体,教参 上专家制订的教学目标是给我们参考和 研究的,如果采取“ 拿来主义”,这就 是我们对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可 以先自己制订教学目标,再

9、与教参上的 教学目标比较优劣,找出自己的不足和 努力的方向,进而不断提高自我制订教 学目标的水平和质量。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学目标使用 的实际效果并不佳,于是有些老师认为 教学目标只要我们教师知道就行了,不 需要给学生看。但也有些教师不这么认 为 : “ 教学目标并非仅仅是把持在教师 手上的法器,只有在目标师生共知的情 况下,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主动 合作者,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与自主性才 执着与热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校本研 训。校本研训应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 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与人格,充分体 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要,立 足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的实际和实践, 不断创新校本研训,使之成为教师

10、喜 欢和期盼的学习形式,从而保证校本研 训的质量。在研训形式上,我们应该 始终坚持课内研训与课外研训相结合, 集中研训和分散研训相结合,理论研训 和实践研训相结合的原则。 一、勤于反思促成长 “ 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就是在 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教师的种种说法不无道理,要解开 他们之间的纠结,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 来思考这个问题,将教学目标分为“ 教 的目标”和 “ 学的目标”, “ 教的目标” 给我们教师看,理性成分可以高些; “ 学的目标”给学生看,感性成分可 以多些。这样,通过分型辩证、因人而 异、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来使我们的教 学目标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进而真正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

11、控制、激励、 中介、测度功能,岂不美哉! 六、教学目标预期与达成 “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 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 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能否达到这 个预期和走向, 其实这里面变数比较大, 不仅涉及教学过程的人、物 ,还有其他 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因此实际的教学 是有教学误差的。更让人担心的是,如 果在教学目标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错 误 , 那么有些教学目标就可能半途夭折, 根本实现不了,所以教学目标的预期和 校本管理原则下,在教师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基础上,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 式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 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真正 让教师生长自己的教育思想

12、,促进教师 的成长,推动教育的发展。有人认为, 教师成长的公式是: 经验+ 反思= 成长。 叶澜教授也指出: “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 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 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梳理反思与 总结成败得失,只会永远停滞不前,更 何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创新? “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训的基本 达成并非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推崇教学目标的潜台词就是“ 凡事 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事物是一分 为二的,我们也应看到,教学目标的确 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 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教师的思 维,制约着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因此在 肯定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 不容忽视。 所以,我们要辩证、全面地看待教 学目标, 在确保教学目标正确的前提下, 正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之间 的关系以及灵活机智地执行教学目标尤 为必要。 以上仅是我们对教学目标表面的 问题浮光掠影的浅思,可能未及教学目 标深层问题,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议题谈 一点思考,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对教学目 标的关注,并通过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来 解决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 (作者单位:林 先 安 江 苏 省 扬 中市第一中学;陈林桥江苏省扬中市 教师发展中心) 126 T e a c h e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