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调研试题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09578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调研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 九年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调研测试 综合综合IIII试卷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 卷面总分: 50+50 分 考试形式:开卷 测试时间:3 月 28 日 历史部分(历史部分(5050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将正确答案的选项 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 1 分,共计 25 分。 ) 13.盐城地区居民的主食是大米。下列远古居民中为该作物的培植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 、 “

2、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1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 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废旧俗兴汉化 16.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 36 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 A.拥有封地 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 1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 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儒家思想 C.

3、中央集权 D.外族入侵 18.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是 A.元朝 B.唐朝 C.北宋 D.西汉 19.“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这段话描述的是隋朝 实行的 A.科举制 B.郡县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20.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 “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 D.文成公主入藏 2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4、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九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 22.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 命 ”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23.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 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 A.辽 B.金 C.元 D.清 24.(元朝疆域)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5、” 。为 了有效管辖广阔的国土,元世祖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州县制 25.“边愁频入眼,俯仰愧心期”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写的两句诗,诗中的“边愁”主 要指 A.倭寇骚扰东南沿海 B.荷兰侵略者占领台湾 C.沙俄侵略者入侵东北 D.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2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军机处” “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 主题应该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27.2004 年 10 月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历史上第一个中俄双方签订的边界条约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

6、.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8.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大型健康栏目。该栏目的 编导们会经常参考以下哪部著作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9.在法国卢浮宫内珍藏着一块石柱,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古代法律文献。关于这部法 律文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部法律文献是汉谟拉比法典 。 B.它反映了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社会情况。 C.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制订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30.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 是技术方面的变革。与这些变革不相关的事件

7、是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D.工业革命 31.九(8)班同学在某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 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是 A. 三角贸易 B. 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美国内战 32.因第二次科技革命而成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 煤 B. 石油 C.电 D.原子能 九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 5 页 33.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 会议名称 时 间 主要内容或影响 巴黎和会 1919 年 把德

8、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年 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 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慕尼黑会议 1938 年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 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34.20 世纪 90 年代后,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膨胀和高失业 B.信息化和全球化 C.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D.军事化和城镇化 35.漫画又遭重创说明了中东和平之路步履维艰,矛盾错综复杂。中东问题的焦点是 A

9、.叙以问题 B.伊朗核问题 C.黎以冲突 D.巴以冲突 36.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 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 A.国家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37.右图是毕加索创作于 1937 年的以德国轰炸西班 牙小镇为背景的油画格尔尼卡 ,勾画了木然屹立 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 地的士兵、 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 吓得发呆的见 证人等。作者创作的意图是 A.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 B.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 C.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 D.

10、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 二、二、材料问答材料问答题题(第 41 题 8 分,第 42 题 8 分,第 43 题 9 分,共计 25 分) 41.(8 分)改革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 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 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 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 分)材

11、料体现了本次改革中什么具体措施(1 分) 九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5 页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 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得以 最终成功的共同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 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2 分) (4)结合所学与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改革的感悟与认识。 (1 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专家李约瑟说: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成就在宋代。 ” 材料二:

12、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 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大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材料三:19 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 视电力技术的应用。致使第二次技术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迟滞。而美国在 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 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积聚了力量。 材料四: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 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两例宋代在科技发明和应用上的突出成就

13、。 (2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英国有了“经济发展的相对宽松 的社会环境”?(1 分) (3)材料三中的“技术革命” 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请举出美国在这次技术革命中 发明的对人类影响重大的两项成果。 (2 分) (4)材料四中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核心?(1 分)该材料反映了这次科 技革命的哪一特点?(1 分) (5)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想?(1 分) 九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 43.问答题(9 分)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 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

14、平。 第一篇第一篇: :面对危机,积极改革面对危机,积极改革 (1) 1921 年新兴的苏维埃俄国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而采取了什么政策?1933 的美 国新上任的总统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 ,他的“试验”的 中心措施是什么?(2 分) 第二篇:回首战争,呼唤和平第二篇:回首战争,呼唤和平 (2)图示一中两大集团分别以哪个国家为核心?(2 分)它们的形成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 果?(1 分) (3)图示二中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1 分) (4)图示三中的两大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 第三篇:合作与第三篇:合作与竞争,风险与机遇竞争,风险与机遇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各国经济互 相依存,互相竞争。 (5)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组织?(1 分) (6)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 合作的因素,如霸权主义、不公平的国际竞争等等。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 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