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9216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语文科寒假练习一(2016.1)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

2、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

3、,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

4、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

5、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B.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D.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

6、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B.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C.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

7、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像没有曲调的“徒歌”,收在古代史传中。D.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

8、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走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注】委肉当饿虎之蹊:意思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委,放置。蹊,小路。惛:愁闷,烦恼。后交:新交,晚交。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燕国力量薄弱。雕鸷:雕与鸷均为凶猛的禽鸟。比喻秦国的凶猛。4.下列句子中,

9、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受而舍之 舍:使住下来 B.祸必不振矣 振:兴起C.愿太傅更虑之 更:再,重新 D.行怨暴之怒 行:施行,发泄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B.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C.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 谓资怨而助祸矣D.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

10、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B.鞠武劝说太子丹不要收留樊於期,并希望太子马上派遣樊於期将军到匈奴去杀人灭口。C.太子丹顶住压力,坚决收留樊於期,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想通过鞠武结识田光。D.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太子丹的侠肝义胆。7.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5分) (2)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5分) (二)课内文言知识(12分)8.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吾不能

11、早用子 共其乏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以乱易整,不武 因人之力而敝之A. B. C. D.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11.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不胜杯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范增数目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秋毫不敢有所近 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 B

12、. C. D.(三)古代诗歌阅读(1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6分)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12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13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7分)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4.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3分) 15.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