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08627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得出推行礼制有利于社会稳定,四民安定,国家太平,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礼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没有涉及到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礼制和宗法分封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主语为民、农、工贾、士、官和大夫,这属于职业分类,而不是社会等级,所以无法得出礼是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中央集权是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因而中央集权与官场风气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门下省主要是皇

2、帝的近臣,地位低下,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说明皇帝重用近臣以削弱大臣的权力,这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门下省官员的事务及政治地位,与士人道德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门下省官员的事务及政治地位,与忠君爱国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3【答案】D 【解析】由材料“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只得遵旨”可知内阁掌握票拟权,但最终的决定权取决于皇帝,故选D项;内阁大学士能够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B项;内阁掌握票拟权,“按照皇帝传谕来票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4【答案】C 【解析】材料不涉及“抑商”的信息,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强调的是一

3、种生产的模式,与地租土地税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先秦时期,井田制是一种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的所有者,地租和土地税界限不是十分明确,故C项正确;地租和土地税以实物形式缴纳,只是形式上的相同,不足以影响两者间的界限,故D项错误。5【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

4、符合史实,排除D项。6【答案】B 【解析】“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这一段时期清朝并没有主动融入世界的意图,故A项错误;“清乾隆中期以后”虽然清朝本身并没有改变对外贸易的基本思路,但此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波及了中国,故B项正确;“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中国依然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可见并没有突破“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可知地方官员通过行政命令维护小农经济的生产,由材料“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

5、”可知地方官员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维护,由此得出地方官员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的思想,故选C项;材料强调官府对农业的重视而非垄断商业的现象,排除A项;结合所学宋代由于货币使用频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B项;材料强调地方官员对农业生产的态度而非商人地位,排除D项。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知宋代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史学世俗化、平民化,故选C项;根据材料“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知宋代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儒家伦理观念影响百姓历史认知,排除

6、A项;根据材料“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知宋代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理学影响历史认知的形成,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排除D项。9【答案】D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续发展,故选D项;陆九渊的主张与王阳明的主张在“心学”观点上是一致的,没有发生异化,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不属于治国理论,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程朱理学”,排除C项。10【答案】C 【解析】“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指读书与穷理、为学环环相扣,结合所学可知为程朱理学,“若其心正

7、、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强调修心养性、内心反省,结合所学可知为陆王心学,故选C项;孟子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墨子为墨家代表,排除A项;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为法家,排除B项;陆九渊与王阳明同属于心学,排除D项。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著作记载的内容以农作物的优选优种等为主,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主要记载生产实践的活动,故选B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以服务农耕经济为主,并未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排除A项;进化论是19世纪提出的,我国的古代耕作是长期实践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优选优种原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D项。1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的

8、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但宽容和制度性保障有着本质的差异”说明雅典政制不是制度民主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故选 D项;据材料“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说明该学者认为雅典是自由不是专制,排除A项;据材料“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即使专制君主偶尔也对个人自由表现出宽容”可知是否定不是肯定,排除B项;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据材料“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可知不是人文精神,排除C项。13【答案】B 【解析】题干提及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可以无偿征用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和就近材料,体现了私人利益要服从公共利益,故选B项;题干中提及“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体现了补偿性质,排

9、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土地或材料是谁的,排除C项;题干提及无偿征用土地的特殊情况公路冲毁或坍塌,且征用一词也就实际说明土地所有权是私人的,排除D项。1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重商主义政策,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亚当斯密主要对批判重商主义的荒诞性和不公正性,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适应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亚当斯密主要批判重商主义的荒诞性和不公正性,排除A项;重商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增加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排除C项;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太过绝对,排除D项。15【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

10、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也就在这里”,可知李斯特对以亚当斯密的为首的自由主义进行批判,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而非强调自由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据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结合所学可知,自由主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而非强调工业革命的深化世界分工,排除D项。1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总人口增多,西北部人口分布上升,东南部人口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地理发生变化,故选B项;题干表格未涉及英国劳动力农村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增长快,排除

11、A项;表格未涉及英国人口与其他国家人口相比,不能得知英国人口优势,排除C项;根据题干表格可知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总人口增多,西北部人口分布上升,东南部人口下降,仅提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缩小题干主体,排除D项。17【答案】C 【解析】材料中“贵族院成为一瓶变味的啤酒”等信息,推知贵族势力削弱而已,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贵族院即上议院随着新势力的加入,贵族势力衰落,非自由平等流行,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故C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政党制度,故D项错误。18【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其并没有加快法国基础学科研究的革新速度,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资

12、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迅速壮大,封建势力受到削弱,共和派的力量壮大,在1875年法国最终确立起共和政体,故B项正确;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所以充分开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故D项错误。19【答案】C 【解析】材料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的存在不合时宜,二月革命胜利后两个政权并立,故A项错误;此时俄国是资产阶级政府当政,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应当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当时社会形势导向无产阶级一边,故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通过讨粤匪檄中“粤匪”、“崇天主之教”,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点“清朝晚期”,可知该文件是清政府针

13、对太平天国运动而发布的,可知题干中对立的双方是指太平天国和清政府,故选D项;通过题干可知,“胡虏”、“外夷”是指清政府,不是指外国侵略者,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可知其发布者是太平天国,不是维新派,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和太平天国是针锋相对的关系,其分歧不在于学习西方文化,排除C项。21【答案】D 【解析】“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的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容,故选D项;“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中“总统内阁行使行政权”内容,排除A项;“中华民国之

14、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中“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内容,排除B项;“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符合近代西方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排除C项。22【答案】C 【解析】“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表明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这个应该发生在民国成立之后,抗战胜利之前,故C项正确;18401894年是在清末,在民国成立前,故A项错误;18951911年是在清末,民国成立前,故B项错误;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故D项错误。23【答案】A 【解析】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是为了取代1935年发行的法币,原因是法币发行

15、量大增,几年间增加超过一百倍,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国民政府改发行金圆券,并强制收兑民间黄金、白银和外国币券,以挽救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加强国统区的经济统制是国民政府的手段,不是其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做法主要是在国统区,没有涉及扰乱解放区金融秩序的内容,故C项错误;推动货币现代化转型不是当时国民政府措施的目的,故D项错误。24【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知识分子阶层逐渐取代了土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故B项正确;据题干信息

16、可知材料说的是社会阶层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政治制度变革和社会演进的关系,故C项错误;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故D项错误。25【答案】B 【解析】题干中所提及的众多文件都与民族资本主义有关,即这些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清朝末年,而题干的时间点是1914年,排除A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第一次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26【答案】D 【解析】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初步统一了中国,为了换取各省政治支持,国民政府放弃各地土地税也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分裂,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之一,故A项错误;题干中“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是主要部门,说明农村经济重要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