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08448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紧急供应制度: 包括三个部分:石油储备制度、石油预警制度、石油应急制度。石油储备制度是核心,它提供了石油紧急供应制度的物质基础;石油预警制度在危机爆发前预先提出发展动向的分析和对可能出现危机的时间、程度的预告,强调在危机发生时对发展和后果做出判断;石油应急制度则提供了石油紧急供应机制运作的规则体系。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石油紧急供应制度体系。石油进出口贸易制度一般涉及:(1) 市场准入。有的国家从企业经营能力的角度做出规定,如日本1986年开始实施并于1996年废除的特定石油产品进口限制法曾经规定,从事石油产品进口的公司要具备替代生产能力、收率调整能力、储存能力及质量调节能力等资格

2、条件,并要登记注册。有的国家则从国有和非国有的角度做出规定,如委内瑞拉2002年石油基本法规定,国家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和私有公司可以经营石油分离、蒸馏、净化、转化、掺混和生产特殊油品等加工业务,原油及规定石油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只能由总统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经营,其它石油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向私有公司开放。(2) 国家对石油进出口的管理,包括许可证管理、配额管理等。进出口贸易许可证是国家许可对外贸易经营单位进口或者出口某种货物的证明,也是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监管的重要依据。许可证管理即指进出口贸易经营者进口或出口国家规定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必须事先征得国家的许可,取得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对于石油这种重要的

3、国家物资,许多国家都采取许可证管理制度。如委内瑞拉2002年石油基本法规定,所有从事石油产品供应、储存、运输、分销和零售业务的公司要获得能源矿产部颁发的许可证。配额管理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常见制度,指国家在一定期限对于某种商品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的管理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和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出口,超出的不准进出口。(3) 税收制度。进出口税是一国对石油进出口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许多国家都通过调高或降低关税来应对国内以及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4)国际石油期货。在石油进出口贸易制度中,国际石油期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石油期货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发展于八、九十年代,为

4、保值者和投机者提供了公平参与市场的机会。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口益频繁,石油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石油期货也提供了很好的风险防范工具。另外,期货还是一种良好的融资工具,吸引着巨大的资金和众多的参与者。现代以来,对石油期货市场进行相关的规制已成为一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制度中的一个必要内容。三、中国与中东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东局势历来变化无常,地区矛盾异常复杂,世界大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能源角逐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深化,中国在推进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越来越复杂的制约因素。1 大国竞相介入中东,对我国开展中东能源合作形成掣肘。时下,伊拉克局势动荡不安,巴以和谈启动无望

5、,黎巴嫩政坛风云激荡,使中东地区的形势发展充满变数。在诸多利益的驱使,大国竞相介入中东,加大争夺力度,2 复杂多变的地区局势增大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风险。中东既是全球的“能源库”,也是世界的“火药桶”,是连绵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旋涡,更是民族、宗教、政治等纷争的是非地。这都给中东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强烈冲击,使地区格局孕育着深刻复杂的嬗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安全隐患凸显,中国对此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对应措施。3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威胁。个别中东国家对“”等分裂祖国的势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只要不危及本国政权,放任“”分子在其境内自由活动。4中东产油大国沙特、科威特等虽都有与我国进行能源合作的

6、愿望,但要使其能源出口潜力变成现实还须解决诸多问题。中国每年往返于这些国家去谈油气项目的各级各类代表团不可谓不多,但结果不理想,进展缓慢,不能令人满意。5中国石油企业与驻外机构的合作缺乏默契与沟通,彼此互有抱怨,这是中国开展石油外交和中东能源合作中不应出现的一个不和谐因素。6中国政府面向全球的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至今尚未出台,对中国公司参与国际能源合作项目的地位和影响力估计不足,外交政策指导不力。对策1积极贯彻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外交理念,为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条件,为加强双方石油企业间的能源合作铺平道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之下,中方应密切注意中东形势,抓住有利时机,认真分析

7、研究这些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动态与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战略、策略,同时深化改革,建立责权利一致,反应快捷、敏锐的相应管理机制。此外,还应认真研究美国长期的总体战略和地区战略,及时了解其策略的变化和实质,建立自己的综合应对机制,以在政治、安全、外交和经济方面及时采取相应的战略和策略,利用矛盾,运用智慧,作好自我防范,尽量避免陷入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困、堵截、排斥和遏制的窘境。2改变思路,确立新的利益观和安全观,要在考虑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合作方利益乃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要在考虑本国安全的同时,兼顾合作方安全乃至国际社会的整体安全;双赢佳果才是确保双边能源合作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3在中东产油

8、国中,石油资源量和产量参差不齐,有多有少。在当前条件下,中国搞能源合作不能以量小而不为。某些中东产油大国出于政治目的,希望中国能够在中东问题仗义执言,而在能源问题对中国表示出愿意加强合作的倾向,对此,中国方面应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灵活、务实的对策。在当前条件下,要想马上进入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大国拿大项目,搞合作开发存在难度,因此应首先坚守阵地,保持已有的基础,然后再求发展。像苏丹就是一例,2006 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788.10%,这对中国石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利好消息。4中国石油企业参与中东能源的合作开发,中国政府应给予外交上的支持,并加强宏观指导。在这方面,中国首先需要

9、尽快制定从中央到地方协调一致的、面向世界市场的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对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工作、运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应给予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同时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确保中国企业把参与项目的风险降至最低,以减少国家利益的损失。5涉外石油企业与外交机构应加强协调和合作,特别应该引入适当、灵活、必要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外交机构的中介、桥梁作用。在此激励机制下,中国的外交部门和驻外机构应紧跟高层领导的步伐,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大力促进中国的中东能源合作。6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脚走路的方针,在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源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中东产油国

10、的石油资金,用于国内石油项目的投资,其结果就是能够大大减少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动给中国带来的风险。中国应对能源合作各种影响因素的战略对策:1、 融入中亚地区能源相互依赖“同心弧”链条中,获得油气能源消费国并参与能源争夺的非国家行为体合作机制。2、 2、开展能源外交、提升我国国际地位,获得长期、稳定、充足和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3、 3、我国大型石油企业要努力完成自身的国际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勇于进入中亚地区,和国际大公司一同竞争。4、 4、与各国搞好平衡外交,避免招致不必要的嫉妒与仇恨。(中亚各国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给中亚地区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也会给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带来潜在的破坏力。)

11、5、警惕“民族主义”对中国在中亚地区能源利益的威胁。(政变、革命或“民族主义”运动有时将带来大规模没收外国公司财产的“运动”。)6、努力扩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增强其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上合组织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力;推动经贸部长会议关于能源合作的议题;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石油资源开发的合作。中国国际油气合作的现状与对策成就:1能源外交为油气合作铺路搭桥。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安全问2合作机制日益健全。目前中国已经与36个国家建立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合作对象国从初期的周边邻国、中东,逐步扩展到中亚、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广大地区3合作领域更为广泛。国际油气合作呈现全方位

12、、多领域发展的强劲势头。从生产供应环节看,从单一的油气上游勘探开发,逐步拓宽到上下游一体化合作。4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成果斐然通过并购等其他资本运营的形式,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已经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油气项目100多个,难点:(一)中国参与国际油气合作面临诸多挑战1中国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程度比较低,主要是一般性合作和对话性合作目前中国参与具有法律效力的实质性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不多,作为成员参加的国际能源组织往往是协调型或对话型组织,而没有加入同盟型和协作型等有相应法律规则的国际能源组织2中国缺乏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权中国对国际油气市场及油气供应产地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口石油

13、价格形成机制,缺乏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3中国油气资源直接合作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一是油气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着非均衡性,导致争夺油气资源的地缘冲突频繁发生;二是在能源紧缺局势下,油气资源的国有化成为世界潮流不可逆转,这在拉美、俄罗斯表现更为明显;三是和国有化同时跟进,资源国对于油气这样的战略领域总是限制外资进入;四是为了控制有限的资源,或者为了分享更多的利润,资源国的投资政策纷纷调整,给外资的进人造成很大障碍;五是中国海外油气项目60 以上集中在内乱频繁的高风险地区,这些国家一旦发生政治动荡和权力更迭等事件,中国的利益损失首当其冲。对策:1制定面向全球的中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目前节能减排、低碳发

14、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理念,在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难以替代传统能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油气资源就成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快制定出一套具体完善的短期和中长期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的规划,要考虑制定“稳定国内,拓展海外,调整结构,厉行节约,增加储备”的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油气资源发展的突破口放在海外,在制定油气资源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要明确其合作的战略重点。(1)合作的形式上,在稳定贸易型合作的同时,逐渐把重点转移到投资性合作获取更多的“份额油”上来。即便油价高企,只要中国公司掌握足够的份额油,就能更多地享受到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好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因此增加的

15、采购成本。(2)从油气合作战略区域重点的选择上,在贸易型合作方面,可继续把中东作为合作的重点。我国西北部的邻邦俄罗斯和中亚各国,该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也要逐步作为合作重点。在投资性合作方面,鉴于中亚对于中国的地缘优势,从降低合作成本的角度,应该把和中亚的合作作为重点。对非洲和南美地区的合作,要在进行原油贸易的同时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完善合作模式,直接占有资源,获得份额油。在中俄合作中,在以跨国管道建设推动未来大规模油气贸易的同时,最终要带动上游油气资源开发,这应成为中俄油气合作未来的战略重点。2构建多元和多渠道的油气供应体系(1)建立全球化的油气贸易体系、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建立全球化竞争要求的石

16、油贸易体系和与此对应的有效制度。一是由国家能源委牵头制定全局性的国家石油贸易中长期规划,遵循“国家规范,行业指导,公司协调运作”的合作原则,构建全球化的油气贸易体系,形成各方通力协作的竞争机制。二是对于战略性的油气供应,国家要大力推动国内大公司与资源国签订期限合理、种类搭配、方式灵活的石油贸易协议,建立资产置换、跨境运输和储备的合作机制。三是利用我国的金融、工程和市场优势,与中亚、西非和南美等地区主要资源国建立供需互保的油气安全机制,开拓包括“贷款换石油”、“工程服务换石油”以及交叉投资促贸易等多种方式在内的贸易模式,最大限度地锁定油气贸易中的价格和其他风险 J。(2)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油气供应体系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但是中东的石油资源已基本被美国等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