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08372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式教学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体验式教学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验式教学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式教学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应用.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7卷第 8期 2 0 1 1年 中学 生物 学 Mi d d l e S c h o o l B i o l o g y Vo 1 2 7 No 8 2 0 1 l 文件编 号 : 1 0 0 37 5 8 6 ( 2 0 1 1 ) 0 80 0 3 00 2 体验式教学在“ A T 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 节中的应用 孔秀花 ( 山东省聊城第一 中学 山东聊城2 5 2 0 0 0 )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 目 标,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 激活学生思维 ,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 成主动学习, 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

2、情知合一、 实 践创新的“ 完整的学习主人” 的教学模式。 1 教材分析 “ A T 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是人教版高中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1 分子与细胞 第五章第 三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 习第二节 “ 细胞 的能量通 货A T P ” 的基础上 , 进一步对生物异化作用( 物质 分解) 分析的一个重要过程, 并且为同化作用( 物质合 成) 光合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 点内容。该节从化学角度 阐述物质变化 , 又从数学角 度分析物质能量 的多少 , 存在多学科交叉 , 因此又是 难点内容。为化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教师应想尽办 法多方创设情景, 进行体验式教学。 2 体

3、验式教学的课堂设计 2 - 1 诱发感官、 亲身体验新课题导入 在课题导人时, 教师准备了3 个苹果: 新鲜苹果、 隔年保存的苹果与用塑料袋扎紧袋口保存的苹果, 并 请学生看果色、 闻果香、 品果肉, 调动多感官, 亲身体 验苹果的细胞呼吸。 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细胞呼吸的 反应物和产物 以及细胞呼吸的条件 , 轻而易举地化解 了细胞呼吸的概念。 由于选取的材料是学生经常食用 的, 学生的表现明显活跃, 对探究充满好奇心理。 从这 个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细胞呼吸随处可在 , 并 激发了对细胞呼吸的学习兴趣 。 2 2 设计 实验、 探究体验一呼吸方式的辨别 ( 1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

4、对细胞呼吸的方式 进行 自主探究。 问题情境: 我们吃过馒头和面包, 喝过米酒。 这些 食物的生产都用到了同一种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是什 么?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内容, 观看大屏幕了解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 ( 2 )学生根据情境资料, 尝试提出以下问题: 一 3 0一 三三 澄清石灰水 酵母 菌培养 澄清石灰水 B 图 1 酵母 茵细胞呼吸实验装置 ( 6 )进行实验 ,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 师生共 同讨论作出结论( 略) 。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 , 一方面让学生亲 自获得细 胞呼吸两种方式的知识 ;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探究实 验的设计和对比实验方法的掌握 , 同时也激发 了学生 迫切想知道

5、原 因的好奇心 , 从而使他们更积极 、 更 主 动地去探求新知识。 2 3 形 象展示、 互动体验有氧呼吸过程的破解 本校一直采用“ 提出问题学生 自学小组 讨论分组展示点拨提升” 六环节小组合作交 流学习方式 , 主要思想是“ 兵教兵” 教育模式 , 让学生 主宰 自己的学习 , 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采用此种教 学方式 , 引导小组活动 , 鼓励小组合作讨论学 习, 突破 “ 有氧呼吸过程” 的难点 , 并实施小组评价机制 , 督促 学生 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 ( 1 )活动准备 : , 教师准备: 用一张广告宣传大纸画出一个足够大 的细胞图, 并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简图, 为探究有氧呼 吸全

6、过程的活动提供舞台( 即有氧呼吸的场所) ; 用粘 贴纸写出场所名称 、 物质名称及 A T P的多少。 提出问题 : 有氧呼吸每个阶段各发生了哪些 变化?第一阶段 : 反应物和产物有哪些?在哪里进行? 第二阶段: 反应物和产物有哪些? 在哪里进行? 第三阶 段 : 反应物和产物有哪些?在哪里进行?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2 )学生 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理解“ 有氧呼吸过 程” 的相关内容 , 对有氧呼吸过程进行独立思考。 ( 3 )小组讨论 : 小组成员对有氧呼吸过程 的理解 达成共识 , 小组组长指导组员用剪贴图的方式在黑板 上演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并负责讲解有氧呼

7、吸的 各个阶段 , 将各 阶段连贯起来 , 自主建构完整有氧呼 吸过程的模型。 ( 4 )分组展示: 各小组自愿到讲台前展示 自己小 组的成果 , 并在相应的场所贴 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 反应物 、 产物及能量( 图 2 ) 。 图 2 细胞 呼 吸示 意 ( 5 )点拨提升 : 激励学 生 , 并总结归纳有氧呼吸 化学反应总方程式和有氧呼吸的概念 。 ( 6 )检测落实。 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场所 等分别是什么? 有氧呼吸的生成物 C O 和 H 2 0分 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有氧呼吸过程中 哪几个阶段有 HI 产生? 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并说明 其去向。 有氧呼吸

8、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 A T P产 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c 6 H 。 :O 能否进入线粒 体参与有氧呼吸?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 中学 , 亲临其境 , 学生理解 记忆更深刻。通过组织学生的演示活动 , 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 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培养合作学 习的能力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 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和 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 成功 的愉悦感 , 使学生在体验 、 分享与合作交流中突 破教学难点。 2 4 联 系生活、 实践体验细胞呼吸应用的提升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 中, 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 的现 象 , 让学生分析以巩固知识。 如生活中有句谚语

9、“ 造酒 不成造成醋” 、 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 蔬菜粮食的储存条件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 和思考 ,在生活和生产 中如何把握细胞呼吸的条件 , 体验细胞呼吸的利用价值 , 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 向实 践能力转化。 学习金字塔第一种学习方式“ 听讲” , 也就是 教师在上面说 , 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最熟悉 最常用的 方式 , 学 习效果却是最低的 , 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 能留下 5 。第二种 , 通过“ 阅读” 方式学到的内容 , 可 以保留 1 0 。第三种 , 用“ 声音 、 图片” 的方式学习, 可 以达到 2 0 。第 四种 , “ 示范” , 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10、 , 可 以记住 3 0 。第五种 , “ 小组讨论” ,可以记住 5 0 的内 容。 第六种, “ 做中学” 或“ 实际演练” , 可以达到7 5 。 最 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 , 是“ 教别人” 或者 “ 马上应用” , 可以记住 9 0 的学习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灵活应用小组讨论 、 做 中学以及教别人的教学策略,多角度分析阐述问题 , 丰富整个课堂活动 , 让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坚持 以学生 的 自主探究 、 自主演示为主 , 调动学生 的积极 性 , 培养学生 的 自学能力 、 团结合作学习能力 以及人 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 有氧呼吸过程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 各 合作小组在演示有氧呼吸的三个 阶段时, 小组成员之 间有分工 、 有协作 、 有合作交流 , 活动 的质量很高 , 说 明学生真正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而且活动很有成效。 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台前进行讲解,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起来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并且实现 了知识 、 能力与情感态度的统一 , 让学生的 接受达到最高境界。 一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