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07984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眼与慧识——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鬯8 ( J 4 2 盘9 中国艺术研究院 2 0 0 5 届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史眼与慧识 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 指导教师:张晓凌研究员 作者:耿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 2 0 0 5 年5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 成果。本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或其他教育科 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萌K 晶 签字日期:沙口妤幽冲 学位

2、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中国艺术研究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中国艺术研究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i 、硕士论文 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艺术研究院可以将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撇珊虢融品 签字E l 期:矽口譬年纱2 ,p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邮编: 电话: 电子邮件 内容提要 ( 全文约3 8 0 0 0 字) 黄宾虹( 1 8 6 4 一1 9 5 5 ) 是2 0 世纪中国画坛上的大家,人

3、称“北齐( 自石) 南黄”,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憋理、出版等各领域都有卓 荦贡献。1 9 5 3 年,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 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 身) 成立及黄宾虹受文化部委任为首任所长,为新中国的美术学学科奠下了学 术基石。 由于学界近年对黄宾虹研究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黄宾虹的创作成就、笔墨 特征以及他的艺术观、创作观、笔墨观等理解更趋深入了。不过,从历年育关 黄宾虹研究的状况以及2 0 0 4 年“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应征论文看,刺黄 宾虹在金石学、文字学、书画鉴定以及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的重要建树,关注 的人相对较少。 作为画坛巨匠的黄宾虹是立体的。他的艺术

4、世界闳廓而深邃,而他在金石 学、美术史学、鉴定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也显示出他有着超越同侪的慧识。 本文仅就作为美术史家、学者的黄宾虹这一角度作一初步探讨。全文分为“深 究金石文字”、“梳理画史画学”、“编撰美术丛书”、“鉴定南迁书厕”四个章 节。追溯黄宾虹作为史家和学者的主要学术生涯,可以为解读他提供一个独特 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更准确地把握黄宾虹在中国现代美术吏和 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黄宾虹美术史金石学书画鉴定史籍编撰 A b s t r a c t T h e s ey e a r s ,w i t ht h e s t u d ya d v a n c i n g

5、 ,H u n gB i n h o n g Si d e a so na r t , c o m p o s i n ga n dt h o s eo nw r i t i n gb r u s ha n dC h i n e s ei n kw e r ef u r t h e r B u t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 t h e r ei sl i t t l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nh i ss p h r a g i s t i c s ,p a i n t i n g ,p o e t i c sm a d c h a

6、 r a c t e r o l o g y , a n dt h es o r t i n ga n dp u b l i s h i n go fa n c i e n tb o o k s I nf a c t ,a sag r e a t m a s t e ro np a i n t i n gc i e c l e s ,H u a n gB i n h o n gi s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a n dh i sa r tw o r l di s e x p a n s ea n dp r o f o u n d H eh a su n c

7、o m m o n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s h o w e dt h ee x e e d i n g i n s i g h to ne p i g r a p h y , c h i n e s ea r th i s t o r ya n dc o l l a t i o n a na n dp u b l i s h i n go fa n c i e n t b o o k se t c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t r yt op r o b ei n t oH u a n gB i n h o n g Sa c h i e

8、v e m e n t so nt h o s ea s p e c t s f r o mt h ea n g l eo f a na r th i s t o r i a na n ds c h o l a s t i c A n dt h ew h o l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n c l u d e s f o u r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t r t h e rs t u d yo ne p i g r a p h ya n dc h a r a c t e r , p u th i s t o r ya n dt h es

9、t u d y o np a i n t i n gi no r d e r , c o m p o s i n ga r t ss e r i e sa n da u t h e n t i c a t i n gt h ep a i n t i n ga n d c a l l i g r a p h ya f t e rm o v i n gs o u t h F r o mt h i sa n g l e ,w en o to n l yc a nf i n das p e c i a la n g l e o fv i e wf o rt h i sg r e a tm a s t

10、e rb u ta l s og r a s pH u a n gB i n h o n g Sv a l u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m o d e nC h i n e s ea r th i s t o r ya n dl e a r n i n gh i s t o r y K e yw o r d s :H u a n gB i n h o n g ,F i n e sa r t sh i s t o r y , E p i g r a p h y , A p p r a i s a lo fc a l l i g r a p h i cw

11、 o r k sa n dp a i n t i n g s C o l l a t i o na n dp u b l i s h i n go fa n c i e n tb o o k s 2 - 1 l - 一、与I 舌兼学者和画家于一身的巨匠 对于黄宾虹,人们已知道他是二十世纪山水画坛的巨匠。在二十世纪烈栗 变化的历史大背景中,黄宾虹4 0 岁之前有过走马击剑,“少年慷慨”的经历。 但他后来选择了抱道自高的治学和从艺之路, 做了大量整伤国故的工作,在金石学、文字学、 美术史学、诗学、书画鉴定、古籍文献整理和 出版等国学领域均有卓荦贡献。黄宾虹推崇民 学”,推崇“学入画”,提出“道咸画

12、学中兴” 的主张,追求“内美”,这样明确的的艺术史观 和画学主张,与他清操洁行的个人修为和内在 品格一脉相承。他在绘画上早学晚熟,晚年变 法,笔墨臻于化境。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上,他 强调以字入画,以点为元素,以渍墨作统率, 进而概括出“五笔七墨”之法,以生生不息的 太极图式揭橥中国画理法变化的内在规律。作为7 0 岁前后的黄宾虹 面家,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遥接北宋传统,师古人也师造化。黄宾虹通过对 中国笔墨传统的系统化整饬梳理,通过数十年不懈的实践和追求,终于在笔墨 上获得了重大突破。他以浑厚华滋的图式风格,形象而直观地诠释了中国绘画 的民族性。 1 8 8 9 年,因其父经商失败,黄宾虹全家从

13、金华迁回歙县潭渡村。其后几年, 黄宾虹废寝忘食习画,大量菟集古玺印。早在】9 0 6 年,他就与陈去病、江炜、 汪律本等九人在歙县新安中学成立“黄社”,义取黄宗羲非君论,以研究诗 学为名,图新国政,倡导“取新学以明理,忧国家而文”的文艺救国宗旨。1 9 0 7 年,因被人以“维新派同谋者”罪告密,仓促出逃至上海。黄宾虹自幼攻经、 诗、书画及篆刻,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在上海的3 0 年, 他全力搜求古物书画并细心研摹。黄宾虹担任过国粹学报编辑,参加柳亚 予等人发起成立的南社,与邓实合编了美术丛书,编辑神州国光集、神 州大观、历代名家书画集、6 , 9 国名画集等金石书画图册,担

14、任国画月 刊编辑、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组织金石书画艺观学会,主编过艺观 双月刊等。1 9 1 2 年,他与宣哲( 愚公) 发起组织了以“保存国粹,发明艺术,启 人爱国之心”为宗旨的 “贞社”。社名取“抱守 坚固,持行久远”之意。 1 9 2 8 年,与张善碍、张 大干、俞剑华等组织烂 漫社。此后逐渐转入教 学和绘画创作。 1 9 3 7 年6 月,黄宾 虹应古物陈列所之聘来 北平鉴定南迁留存书画 和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 校教授。七七事变后滞 留北平杜门谢客,埋 头金石书画研究、作画 和著述。1 9 1 2 年贞社年代尚存惟一照片( 左一为黄宾虹) 黄宾虹不同于“五 四”以来反传统主义思潮的激进

15、人物,他不会选择陈独秀那样全盘否定文人 画的社会革命模式,亦不同于八大、倪云林的逃世和冷眼对抗。他选择了将全 部精力转入学术与绘画创作中的路向。在“疴时艰,薄世味”之余,“集玺印, 以古自娱”,为捍卫和发扬民族艺术埋头工作,执着治学、绘画、终其一生。 对道光、咸丰以后的陈若木、吴熙载、赵之谦等人,黄宾虹很推重。还认 为当时出土文物多,大量发现的青铜器、古陶文字、泉币、古玺印,不仅直接 有利于对周秦文字的研究,更可有助于国画艺术的振发,能挽有清以来的柔靡 画风。对于进修学问,他提出“以力学,深思,守常,达变为旨”。而这一切, 都可从他对金石文字古玺印的钟爱中找到注脚。 黄宾虹对金石文字的搜罗和研

16、究付出了巨大精力,在这一领域有开创性成 就。在上海,他怀着自强救国的信念投入了“保重国华”、“自主其学”的出版 编辑工作。与邓实合编了规模庞大的美术丛书,在社会文化巨变,西学东渐 的特定历史年代为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美术文献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 0 世纪初 期,黄宾虹以论从史出法理并重的研究方法,对地域画派和中国绘画史进干j :了 系统而独特的研究,显示了“古不乖时,今刁;同弊”的特点。他是最早以世界 眼光从事中国画学研究的史论家,采用的则是根源于徽学的文献学方法。他的 绘画史研究方法及其学术观点,对后来卓有成就的美术史家如王伯敏、汪世清、 亏孝萱等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即对于今天的美术史研究和中国美术史学科建 设,仍具有很高的意义和价值,美术丛书和古画微等著述至今仍起着重 要作用。晚年对故宫南迁书画的鉴定,不仅使黄宾虹得以遍览古迹,为他融通 古今成就一代画坛大家作了最后的引渡,而三年辛劳鉴定留下的蔚为大观的故 宵审画录,显示了黄宾虹于画史之恢廓视阈,于学术之一贯品格。这一鉴定记 录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