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电阻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6790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定金属电阻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测定金属电阻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测定金属电阻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测定金属电阻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测定金属电阻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定金属电阻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金属电阻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根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RS/L=d2R/4L实验器材: 金属丝、千分尺、安培表、伏特表、(3伏)电源、(20)滑动变阻器、电键一个、导线几根 【点拨】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瓦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毫米左右,电阻510欧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选3伏直流电源,安培表选0 0.6安量程,伏特表选0 3伏档,滑动变阻器选0 20欧。VRASE图1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三

2、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求出其横截面积S=D2/4.(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的原则画好电路图1,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点拨】为避免接线交叉和正负极性接错,接线顺序应遵循:电源正极电键(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用电器安培表正极安培表负极电源负极,最后将伏特表并接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即先接干路,后接支路。(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U值,分别计算电阻R再求平均值,设计表格把多次测量的D、L、U、I记下来。【点拨】测量

3、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应控制在1.00A以下,本实验由于安培表量程00.60A,每次通电时间应尽量短(以能读取电表数据为准),读数完毕立即断开电键S,防止温度升高使金属丝长度和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计算时,务必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不能先分别求电压U和电流I的平均值,再由欧姆定律得平均值,否则会带来较大计算误差。实验记录测量次数123平均值导线长/m导线直径/m导线的横截面积S= (公式)= (代入数据)= m2测量次数123电阻平均值电压U/V电流I/A电阻R/所测金属的电阻率= (公式)= (代入数据)= m注意事项(1)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时要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要估读下一位数字。

4、(2)金属导线的电阻和电流表的内阻相差不很大,因此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过程中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不宜过大,以防止温度升高电阻率发生变化。【点拨】(1):为了减少电阻的计算误差,可以作U-I图象求出电阻的平均值【点拨】(2):经验表明,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采用外接法则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影响,造成电阻测量值偏大,若误用内接法则安培表分压影响更大。仪表量程太大且读数不准计算未遵从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实验中易混淆的是:R=U/I和R=L/S两个定律,这两个定律都是实验定律,但前者是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两者之间关系;后者是研究导体本身的

5、性质即电阻与材料、长度、截面积三者之间关系,与所在的电路因素或是否接入电路无关,注意R=U/I中,电阻与U、I无关;R=L/S中,电阻率与L和S无关,使用这两式时是不变的。易错的是:测量电路(内、外接法)、控制电路(限流式和分压式)、量程的选择及有效数字、电阻R平均值的计算等。易忘的是:金属丝未接入电路就测量其长度,用千分尺测直径D前未查零误差、测D时未按三个不同位置测量取平均值。实验结论由实验表中数据计算得出,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率平均值。高考试题:1.(2012北京物理21)在“侧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侧金属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6、,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2)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电流表(内阻0.1),电压表(内约3阻),滑动变阻器R(020,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是采用图2中的_图(选填“甲”或“乙”) 甲 乙 图(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图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图3

7、图4(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3个坐标点,并描绘出图线,由图线得出金属丝的阻值=_(保留2位有效数字)。(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A. B. C. D.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的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有多个正确选项)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图象处理数据求金

8、属丝的电阻率可以消除偶然误差。2.(2007山东理综23)(11分)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的滑动变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为5(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6C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D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E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F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G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H游标卡尺I毫米刻度尺J电键S、导线若干 (1)用伏安法测定RX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 (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 (填“V1”或“V2”) (2)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下

9、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电路原理图和对应的实物连接如图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3(2007广东物理,13,12分)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1.710-8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工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步操作)将红、黑表笔分别

10、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_;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1k 100 10 1OFF2.5 10 50 250 500 2.550mA10010150010250V+VAABPSVERxRBAABPSVERxRCAVABPSEARxRAVABPSEDRxR0302025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b)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mm;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

11、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_。4(2007全国理综,22)有一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 k;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AR1R1S2S1E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

12、1,调节R,使A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的内阻rg=R1。试问: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_;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_;电源E应该选择_。R0,甲,E2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5(2008江苏物理,10,8分)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螺旋测微器 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下图所示,读得直径d= mm.(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电阻R()121.050.023.910.03.1导

13、线直径d(mm)0.8010.9991.2011.4941.998导线截面积S(mm2)0.5040.7841.1331.7533.135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3)若导线的电阻率,则表中阻值为3.1的导线长度l=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2009广东物理,16,14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14 图15图14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断开开关,_,合上开关,重复的操作。(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