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6047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类型:A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6页,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

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下列有机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素内含铁 B血红蛋白内含镁 C甲状腺素内含碘 D细胞膜中含纤维素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蚕豆的叶肉细胞必须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才具有全能性B神经元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有基因表达C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D癌细胞的出现与致癌因子有关,而与基因表达无关甲 乙3右图为某一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下列关于此家庭成员的视觉以及是否携带色盲基因正常女正常男色盲女色盲男的判

3、断,正确的是丙丁 戊A仅有男性成员携带色盲基因B视觉正常但一定携带色盲基因的男性成员有3位C视觉正常但一定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成员有3位已 庚 辛D视觉正常但一定不携带色盲基因的家族成员有5位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隔离机制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5下列选项中,不都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一组是A骨髓、T细胞、B细胞 B脾脏、骨髓、扁桃体 C生长因子、淋巴因子、抗体 D溶菌酶、淋巴细胞、胸腺6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遭到

4、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门捷列夫提出了分子论D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物质制备是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C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放出下面有机层再分离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 mL 10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

5、.5mL10NaOH溶液,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9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2c(A2)c(OH)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10. “矿石熊猫”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

6、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第三周期元素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ZRT B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Z1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xNa2O+16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5 B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在新生成的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振荡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Ksp(AgCl)Ksp(

7、AgI)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成了NO2C向CH3CH2X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加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CH3CH2X中含有Br-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13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丹参素在C上取代H的一氯代物有4种B在Ni催化下1 mol丹参素最多可与4 mol H2加成C丹参素能发生取代、消去、中和、氧化等反应D1 mol丹参素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4 mol H22、

8、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项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14如图所示,木块A在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要使A停止运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A增大斜面的倾角 B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D在木块A上再叠放一个重物Ot/102su/V310-31012图(甲)101RP图(乙)15.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下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

9、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ABxy(甲)16在长约1.0 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适 当的圆柱形红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并迅 速竖直倒置,红蜡块就沿玻璃管由管口匀速上升到管底。 将此玻璃管倒置安装在小车上,并将小车置于水平导轨上。若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物体,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B位置,如右图(甲)所示。按照图(甲)建立坐标系,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乙)中的 (乙)

10、yOxAOyxBOyxCOyxDSRS N17安培曾做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绝缘导线绕制成线圈,在线圈内部悬挂一个用薄铜片做成的圆环,取一条形磁铁于铜环的右侧,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发现铜环静止不动,安培由此错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良机。实际上在电路接通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左侧看,铜环中有逆时针的感应电流 B从左侧看,铜环中有顺时针的感应电流 C铜环会远离磁铁 D铜环静止不动18把一钢球系在一根弹性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先把钢球托起如下图所示,然后放手。若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关于钢球的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表

11、示图像,图表示图像 B图b表示图像,图c表示图像 C图d表示图像,图c表示图像 D图d表示图像,图表示图像 b c dOtOtOtOt R1R2NOMv0PER019如图电路,在平行金属板M、N内部左侧中央P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水平速度v0射入电场并打在N板上的O点。现改变R1 或R2的阻值,粒子仍以v0射入电场,则 A该粒子带正电B减少R2,粒子还能打在O点 C减少R1,粒子将打在O点左侧 D增大R1,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不变20位于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P和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通信卫 星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

12、度为v。仅利用以上已知条件能求出 A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运行速率B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万有引力常量AB21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弹簧的原长为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相等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卷(非选择题 共126分)注意事项:第卷11页须

13、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33题为必考题,每个学生都必须作答。第34第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 必答题(共129分)N1N2N3ABOCF1F2F合F3F1F2F合F3AB(甲)(乙)22(5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钉上白纸,固定两个滑轮A和B(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三根绳子的结点为O,在左右及中间的绳端分别挂上个数为N1、N2和N3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1)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钩码的个数N1N22,N34时可以完成实验B若钩码的个数N1N2N34时可以完成实验C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当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当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E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当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2)在作图时,图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