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6017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題,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旨在切实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是基于革命文物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革命文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A. B. C. D. 【答案】D【解析】【

2、详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是基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革命文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适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物本身不是精神力量,错误;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2.2018年12月,马云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称为“数字经济的创新者”,他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打造了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平台。成功的企业必然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是马云所倡导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不知不觉融入企业员工的肌体和血液中,才造就了淘宝网

3、这一全球最大电商网站。这说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员工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正是马云所倡导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不知不觉融入企业员工的肌体和血液中,才造就了淘宝网这一全球最大电商网站。这说明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员工,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合题意;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排除;本题并未体现深远持久的特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

4、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近年来,黑龙江省根据中央纪委、中央宜传部等部委的统安排,开展了“扬正气,促和谐”全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活动,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廉政公益广告能促进廉政建设,下列成语、诗文能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特点的是耳濡目染、孟母三迁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 【答案】C【解析】“廉政公益广告能促进廉政建设”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

5、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不符合题意,“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

6、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4.书信是有情物,每一

7、封书信都在还原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淡出生活的今天,电视节日见字如面,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现象中可以体会到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

8、场景”表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书信属于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表述错误; “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5.实体书店在网络冲击下经营惨淡,而“字里行间”书店采用“啡啡+书店”经营模式,并搭配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等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人在社

9、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体现经济决定文化,项与题意不符;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6.在很多农村老人心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而儿子却是“

10、养儿防老”的命根子。象山的一则新闻,曾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说的是女儿为了分拆迁款把90多岁的母亲告上了法庭,只因老人想把180万的拆迁款都给儿子。老人的女儿认为拆迁的房子是父亲留下的遗产,自己理应有三分之一的继承权,母兄极力反对,只能对簿公堂。这证明了A. 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B.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 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D. 一定的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在很多农村老人心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而儿子却是“养儿防老”的命根子。象山的一则新闻,曾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老人的女儿认为拆迁的房子是父亲留下的遗产,自己理应有三

11、分之一的继承权,母兄极力反对,只能对簿公堂。这证明了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适合题意;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A错误;文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时先于社会经济发展,C错误;本题不是强调文化的作用,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7.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体现了

1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适合题意;人们的文化素养就是在长期的做事当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适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作用,排除;强调了文化的普遍性,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

13、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8.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

14、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9.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和理解度大幅提升,拼音和汉字“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家的一种新现象。比如饺子、八卦、孟子等都直接以汉语拼音的方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

15、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快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经济决定文化。近两年中国拼音和汉字在国外的接触度和理解度大幅提升,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使得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项符合题意;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借助牛津英语词典等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加快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自信,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外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借鉴,不是中华文化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借鉴,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10.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也称慕课,从教学大块上分成视频单元和非视频单元,视频单元多是3至8分钟的教学视频片段。这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的教学创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和接受。这说明 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网络文化是适应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