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5429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讲解(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3Chapter3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 o 一般说来,求解方程的途径有两大类: 1)直接针对原始方程进行求解 2)间接针对原始方程进行求解 直接解法解析法: o解析法从力平衡关系、几何关系以及物理关系出发,推导出一个 或一组关于应力或者关于应变、有时是同时含有应力、应变的微 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解出应力、应变和变 形量。工程中,常采用的解析方法有材料力学中对杆件的分析, 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的求解,板壳理论等。 o解析法的很多基本理论是建立在一些简化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经 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被证明能很好的符合构件实际工作情况,已 成为成熟

2、的理论。解析法得到的结果是未知量(应力、应变等) 的函数解,可直接得到结构中任意点的精确解。解析法在分析理 论问题以及一些工程问题时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解析法在应用到 一些形状复杂或应力分布复杂的结构时,往往由于数学上的问题 而显得无能为力,因而使解析法在应力分析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对于一般的工程构件,即弹性体,由于偏微分方程边值问 题在数学上求解的困难,因此直接根据给定的边界条件求解弹 性力学的基本方程是十分困难的。为了避开偏微分方程边值问 题直接求解的困难,在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中,经常采用的方 法是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逆解法就是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特点, 确定基本未知量,写出相应的基

3、本方程并且假设一组满足全部 基本方程的应力函数或位移函数。然后在确定的坐标系下,考 察具有确定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的物体,根据边界条件确定表面 作用面力或者已知位移。由此确定假设函数可以求解的弹性力 学问题。 直接解法逆解法、半逆解法: 半逆解法就是对于给定的弹性力学问题,根据弹性体的几 何形状,受力特征和变形的特点或者已知的一些简单结论 ,如材料力学得到的初等结论,假设部分应力分量或者部 分位移分量的函数形式为已知,由基本方程确定其他的未 知量,然后根据边界条件确定未知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求解过程带有“试算”的性质,显然 弹性力学解的唯一性定理是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理论依据 直接

4、解法半逆解法: 直接解法有限差分法: o有限差分法: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其基本思 想是: 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是计算机数值模拟最早采用 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将求解域划分为差分网格, 用有限个网格节点代替连续的求解域。有限差分法以Taylor级数展 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 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组 。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将微分问题变为代数问题的近似数值解法, 数学概念直观,表达简单,是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的数值方法。 有限差分格式 o格式精度:一阶格式、二阶格式和

5、高阶格式。 o差分的空间形式:中心格式 o时间因子:显格式、隐格式、显隐交替格式等。 o构造差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级数展开方 法。其基本的差分表达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阶向前差分、一阶 向后差分、一阶中心差分和二阶中心差分等,其中前两种格式为 一阶计算精度,后两种格式为二阶计算精度。通过对时间和空间 这几种不同差分格式的组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差分计算格式。 间接解法加权残值法: o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该方法先假定 一族带有待定参数的定义在全域上的近似函数,该近似 解不能精确满足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即存在残差.在加 权平均的意义下消除残差,就得到加权残值法的方

6、程.由 于试函数定义在全域上,所得方程的系数矩阵一般为满 阵.选取不同的权函数,可得到不同的加权参量法. 利用加权的方法消除残值的计算方法 虚功原理定义:弹性体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满足变形连续条件的 虚位移及其虚应变,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真实应力 分量在对应的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即虚应变能。 最小势能原理要求 最后得 间接解法虚功原理: 间接解法最小势能原理: o最小势能原理就是说当一个体系的势能最小时,系统会处于稳定平衡 状态。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小球在曲面上运动,当到达曲面的最低点 位置时,系统就会趋向于稳定平衡。 o势能最小原理与虚功原理本质上是一致的。宇宙万物,如果其势能未 达到

7、“最小”(局部概念),它总要设法变化到其“相对”最小的势能位 置。举个例子:一个物体置于高山上,它相对于地面来说有正的势能 (非最小),因而它总有向地面运动的“能力”(向地面“跃迁”)(其 力学本质是其处于一种不稳平衡状态)。因此,它试图(也只有)向 下运动,才能保证其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o在有限元的理论中,最小势能原理是在所有满足给定边界条件的位移 时,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的位移使得势能取得最小值。 o 把一个物理学问题用变分法化为求泛函极值(或驻值) 的问题,后者就称为该物理问题 的变分原理。如果建 立了一个新的变分原理,它解除了原有的某问题变分原 理的某些约束条件,就称为该问题的广义变

8、分原理;如 果解除了所有的约束条件,就称为无条件广义变分原理 ,或称为完全的广义变分原理。 o 在当代,变分原理已成为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而广义 变分原理已成为混合和杂交有限元的理论基础。在实际 应用中,通常很少能求出精确的解析解,因此大多采用 近似计算方法。 间接解法变分原理: 1)假定 2)将上式代入泛函 ,计算变分 。 3)由极值条件,算出待定常数 ,使之满足基本微分方程。 4)把得到的常数代回 ,得到所求问题的解。 与有限元方法比较: 相同点:都是求解极值问题的方法,方法类似。 不同点:求解问题区域不同:局部和整体 关系。 对于泛函 工程问题无论是几何形状、受力方式还是材料特性都是 千

9、变万化的,因此一种求解方法是否有优势,其判断标 准应该是 p 具有良好的规范性(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和个人技巧) p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处理任何复杂的工程实际) p 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计算结果收敛稳定,精度高) p 具有良好的求解可行性(计算工作量) 本章主要内容 o 3.1简明问题的解析求解 o 3.2弹性力学问题近似求解的加权残值法 o 3.3弹性力学近似求解的虚功原理、最小势能原理及其 变分原理 o 3.4各种求解方法的特点及比较 3.1简明问题的解析求解一维拉压杆问题 o 基本变量:ux(x),x(x),x(x) o 基本方程: 几何方程 物理方程 平衡方程 边界条件 o 对三大方程直

10、接进行求解得 几何方程 物理方程 平衡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可得,c=P/A, c1=0 o 讨论1 若用材料力学的经验方法求解,则需先作平面假设,即 假设应力为均匀分布 x=P/A 由广义胡克定律得 x=P/EA 右端的伸长量为 u=xl=Pl/EA o 讨论2 应变能 动能 势能 有限元分析步骤-单元分析 o 由于杆单元只有两个节 点位移,故可以设杆单 元的位移模式为之包含 两个待定常数的形式 u(x)=a1+a2x 根据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将弹性体离散成有限个单元体的组合,以 结点的位移作为未知量。弹性体内实际的位移分布可以用单元内的位 移分布函数来分块近似地表示。在单元内的位移变化可以假定

11、一个函 数来表示,这个函数称为单元位移函数、或单元位移模式。 o 回代得 写成矩阵形式为 其中Ni,Nj是形函数。 o 根据位移条件有u(0)=u0, u(l)=ul,从而得 o根据几何方程得 p根据物理方程得 p从而,根据单元分析结果,进行整体分析,求解整体方程组, 进行结果分析 由虚功原理可以推得 3.1简明问题的解析求解平面梁问题 o 基本方程 1)一般的建模及分析方法,取微单元体 2)特征建模法,采用工程宏观特征量来进行问题描述 简支梁的特征: o 梁为细长梁,因此可以只用x坐标来刻画; o 主要变形是垂直于x的挠度,可以只用挠度来描述位移 场。 针对这两个特征,可以做出以下两个假定:

12、 p 直法线假定 p 小变形和平面假设 o 直法线假定:一垂直中面的直线(称为法线),变形时不 伸缩,并且仍为弹性曲面的法线。 o 平截面假定:平截面假定是材料力学中最基本的假定之 一。这个假定认为所有与杆轴线垂直的截面在杆件变形 后仍保持为平面。这样截面上每一个点的变形趋势就可 以确定,如果知道了中性轴的位置和任意一点的应变( 变形),整个断面的应变就可以知道,这是建立该假设 的基础。实验也证明匀质弹性体根据此项假定所得的计 算结果是准确的。 o 基于以上假定,该问题的三类基本变量为 位移:中性层的挠度v(x=y=0) 应力:x方向的正应力x,其他应力分量很小忽略不 计,该变量对应于梁截面上

13、的弯矩M 应变:采用x ,满足直法线假定 o 平衡方程: x方向 y方向 o 几何方程: ab的变形为: 因此正应变为: 其中为曲率半径 。 o 物理方程: 由广义虎克定律有 整理得 p 边界条件 。 弯矩 ox方向平衡 y方向平衡 。 o 求解方程 得 其中c1,c2,c3是待定系数。最后可得 o 讨论 应变能 外力功 势能 由于单元有四个位移 分量,可设梁单元的 位移模式v(x)为包含4 个待定常数的三次多 项式: 有限元分析步骤-单元分析 根据边界条件可以确定待定系数,将其进一步回代,可以得到用节点 位移表示的梁单元位移。 式中 根据梁的平面假定可知梁单元的轴向应变为: 这里利用平面假设

14、(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平面,与纵线正交)如图: 从而可以由单向虎克定律得出单元的轴向应力: 由虚功原理可以推得 3.2弹性力学问题近似求解的加权残值法 直接针对原始三大类方程边界条件下求解三大类变量往往是非常 困难的,尤其是当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比较复杂时,一般求不出相应 的解析解。 如果事先假定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试函数,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近 似求解,则可以大大降低求解难度。这种试函数方法可以使得求解过 程比较规范和简单,并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求解的精度有所降低。 试函数方法的基本原理: 先假定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试函数,然后将其带入需要求解的方程 中(控制方程),通过使与原来的方程的误差残值最小来确

15、定试函数 中的待定系数。为了提高解或逼近精度,可以采用较多项数的试函数 来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叫做加权残值法。 加权残值法WRM: Galerkin加权残值 残值最小二乘法 3.2.1梁弯曲问题近似求解的Galerkin加权残值法 设满足以下方程和边界条件的位移场为 公式中的L为微分算子。由于平面弯曲梁的平衡方程为 故 假设能找到事先满足式中的边界条件的一个试函数,将其带入到控制方 程,则一定存在残差,记为 对于更一般的情形,设有一组满足所有边界条件的试函数,将其线性组 合为新的试函数 其中c1,c2,c3cn为待定系数。 将试函数代入原始方程组,则必有残差 ,真实的c1,c2,c3cn使得残

16、值的积分为零,即 其中w1,w2,w3wn为权函数。以上为关于c1,c2,c3cn的方程组,由上式 可以求出他们,最后由线性组合形式的试函数得到真实的 。如果 将权函数w1,w2,w3wn取为1, 2, 3 n,则该方法称作伽辽金法。 受均布外载荷简支梁的Galerkin加权残值法求解 代入控制方程得残差 由Galerkin加权残值方程分析可得 , 求解上式可得 受均布外载荷简支梁的Galerkin加权残值法求解 代入控制方程得残差 由Galerkin加权残值方程分析可得 , 求解上式可得 受均布外载荷简支梁的Galerkin加权残值法求解 同时满足面力边 界条件根据Galerkin法分析可得 几种函数结果比较 1、仅仅取1项试函数时,由伽辽金加权残数法得到的结果与精确 解得相对误差为0.3861%。 2、仅仅取2项试函数时,由伽辽金加权残数法得到的结果与精确 解得相对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