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5428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元方法 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讲解(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5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52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 53 形函数的性质 54 刚度矩阵 55 等效节点力载荷列阵 56 有限元分析的实施步骤 57 计算实例 第五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假想的把一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小体(单元), 彼此间只在数目有限的指定点(结点)出相互连结,组成 一个单元的集合体以代替原来的连续体,再在结点上 引进等效力以代替实际作用于单元上的外力。选择一个 简单的函数来近似地表示位移分量的分布规律,建立位 移和节点力之间的关系。 有限元法的实质是:把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 理想化为只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 为适

2、合于数值解法的结构型问题。 5-1 5-1 有限元有限元法法的基本思想的基本思想 二、经典解与有限元解的区别: 微分 数目增到 建立一个描述连续体 经 典 解 法 (解析法) 大小趋于 0 性质的偏微分方程 有限单元 离散化 集合 总体分析解 有限元法连续体单元代替原连续体 (近似法) (单元分析) 线性方程组 x y 为平面应力问题 ,由于结构的对 称性可取结构的 1/4来研究,故 所取的力学模型 三、有限元法算题的基本步骤 1. 力学模型的选取 (平面问题,平面应变问题,平面应力问题,轴对称问题, 空间问题,板,梁,杆或组合体等,对称或反对称等) 例如: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选择适当的单元把

3、结构离散化。对 于平面问题可用三角元,四边元等。 2. 单元的选取、结构的离散化 例如: 结构离散化后,要用单元内结点的位移通过插值来获得 单元内各点的位移。在有限元法中,通常都是假定单元的位 移模式是多项式,一般来说,单元位移多项式的项数应与单 元的自由度数相等。它的阶数至少包含常数项和一次项。至 于高次项要选取多少项,则应视单元的类型而定。 3. 选择单元的位移模式 (5-1) 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列阵; 单元的结点位移列阵; 单元的形函数矩阵;(它的元素是任一点位置坐 标的函数) 4. 单元的力学特性分析 把(5-1)式代入几何方程可推倒出用单元结点位移表示 的单元应变表达式: (5-2)

4、 式中: 单元内任一点应变列阵; 单元的应变矩阵;(它的元素仍为位置坐标的 函数) 再把()式代入物理方程,可导出用单元结点位 移列阵表示的单元应力表达式: (5-3) 最后利用弹性体的虚功方程建立单元结点力阵与结点位移 列阵之间的关系,即形成单元的刚度方程式: 式中: 单元内任一点的应力列阵; 单元的弹性矩阵,(它与材料的特性有关) 式中: 单元刚度矩阵 (5-4) (5-5) 考虑整体结构的约束情况,修改整体刚度方程之后,(5- 6)式就变成以结点位移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组。解此方程组 可求出结点位移。 用直接刚度法将单刚 组集成总纲 ,并将 组集成 总载荷列阵 ,形成总体结构的刚度方程:

5、(5-6) 解出整体结构的结点位移列阵 后,再根据单元结点的 编号找出对应于单元的位移列阵 ,将 代入(5-3)式就 可求出各单元的应力分量值。 5. 建立整体结构的刚度方程 6. 求解修改后的整体结构刚度方程 7. 由单元的结点位移列阵计算单元应力 求解出整体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后,可有选择地整理 输出某些关键点的位移值和应力值,特别要输出结构的 变形图、应力图、应变图、结构仿真变形过程动画图及 整体结构的弯矩、剪力图等等。 8. 计算结果输出 一、离散化 在运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时,第一步就 是要对弹性体进行离散化,把一个连续的弹性体变换为一个 离散的结构物。对于平面问题,三角形单

6、元是最简单、也是 最常用的单元,在平面应力问题中,单元为三角形板,而在 平面应变问题中,则是三棱柱。 假设采用三角形单元,把弹性体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 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在其顶点(即节点)处互相连接,组 成一个单元集合体,以替代原来的弹性体。同时,将所有作 用在单元上的载荷(包括集中载荷、表面载荷和体积载荷) ,都按虚功等效的原则移置到节点上,成为等效节点载荷。 由此便得到了平面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如图3-1所示。 5-2 5-2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三角形常应变单元 图3-1 弹性体和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3-2 平面三角形单元 二、位 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三角形单元的力学特性,即 建立以单

7、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各点位移的关系式。设 单元e的节点编号为i、j、m,如图3-2所示。由弹性力学 平面问题可知,每个节点在其单元平面内的位移可以有 两个分量,所以整个三角形单元将有六个节点位移分量 ,即六个自由度。用列阵可表示为: 其中的子矩阵 (i,j,m 轮换) (a) 式中 ui、vi 是节点i在x轴和y轴方向的位移。 (5-7) 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解析解法中可知,如果弹性 体内的位移分量函数已知,则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也就 确定了。但是,如果只知道弹性体中某几个点的位移分 量的值,那么就不能直接求得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因 此,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必须先假定一个位移模式。 由于在弹性体

8、内,各点的位移变化情况非常复杂,很难 在整个弹性体内选取一个恰当的位移函数来表示位移的 复杂变化,但是如果将整个区域分割成许多小单元,那 么在每个单元的局部范围内就可以采用比较简单的函数 来近似地表示单元的真实位移,将各单元的位移式连接 在有限单元法中,虽然是用离散化模型来代替原来 的连续体,但每一个单元体仍是一个弹性体,所以在其 内部依然是符合弹性力学基本假设的,弹性力学的基本 方程在每个单元内部同样适用。 起来,便可近似地表示整个区域的真实位移函数。这种 化繁为简、联合局部逼近整体的思想,正是有限单元法 的绝妙之处。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位移模式, 单元内各点的位移可按此位移

9、模式由单元节点位移通过 插值而获得。线性函数是一种最简单的单元位移模式, 故设 (b) 式中 1、2、6是待定常数。因三角形单元共有六个 自由度,且位移函数u、v在三个节点处的数值应该等于 这些点处的位移分量的数值。假设节点i、j、m的坐标分 别为(xi , yi )、(xj , yj )、(xm , ym ),代入 (b) 式, 得: (c) 由 (c) 式左边的三个方程可以求得 (d) 其中 (5- 8) 从解析几何可知,式中的 就是三角形i、j、m的面积。 为保证求得的面积为正值,节点i、j、m的编排次序必须是逆 时针方向,如图5-2所示。 图5-2 平面三角形单元 将 (d) 式代入

10、(b) 式的第一式,经整理后得到 (e) 其中 同理可得 若令 这样,位移模式 (e) 和 (f) 就可以写为 (i , j , m轮换) (5-10) (i , j , m轮换) (5-9) (f) 式中 I是二阶单位矩阵;Ni 、Nj 、Nm 是坐标的函数, 它们反映了单元的位移状态,所以一般称之为形状函数,简 称形函数。矩阵 N 叫做形函数矩阵。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的 形函数是坐标的线性函数。单元中任一条直线发生位移后仍 为一条直线,即只要两单元在公共节点处保持位移相等。则 公共边线变形后仍为密合。 (5-11) 也可写成矩阵形式 (5-12) 三、应 变 有了单元的位移模式,就可以利用平面

11、问题的几何方程 求得应变分量。将 (e) 、(f) 两式代入上式,即得: (g) 可简写成 其中 B 矩阵叫做单元应变矩阵,可写成分块形式 而子矩阵 由于和bi 、bj 、bm 、ci 、cj 、cm 等都是常量,所以矩阵 B中的诸元素都是常量,因而单元中各点的应变分量也都 是常量,通常称这种单元为常应变单元。 (i , j , m轮换) (3-15) (3-14) (3-13) 四、应 力 求得应变之后,再将(3-13)式代入物理方程 , 便可推导出以节点位移表示的应力。即 (5-16) (h) (5-17) 令 则 其中 S叫做应力矩阵,若写成分块形式,有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弹性矩阵D为

12、(5-18) (i) 所以,S的子矩阵可记为 (i , j , m轮换) (5-19)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只要将 (i) 式中的E换成E/1-2 , 换成 /1-,即得到其弹性矩阵 (j) (i , j , m轮换) (5-20) 注意到(5-7)式,则有 (5-21) 由(5-19)、(5-20)式不难看出,S中的诸元素都 是常量,所以每个单元中的应力分量也是常量。 可见,对于常应变单元,由于所选取的位移模式是线 性的,因而其相邻单元将具有不同的应力和应变,即在单 元的公共边界上应力和应变的值将会有突变,但位移却是 连续的。 在上节中,提出了形函数的概念,即 其中 (i , j , m轮换)

13、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形函数所具有的一些性质。根据行列 式的性质:行列式的任一行(或列)的元素与其相应的代 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等于行列式的值,而任一行(或列) 的元素与其他行(或列)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 为零,并注意到(5-9)式中的常数ai 、bi 、ci ,aj 、bj 、 5-3 5-3 形函数的性质形函数的性质 cj 和am 、bm 、cm 分别是行列式2的第一行、第二行和第 三行各元素的代数余子式,我们有 形函数在各单元节点上的值,具有“本点是1、它点 为零”的性质,即 在节点i上, 在节点j、m上, (a) (b) (c) 类似地有 (d) 在单元的任一节点上,三个形函数之和

14、等于1,即 (e) 简记为 (5-22) 这说明,三个形函数中只有二个是独立的。 三角形单元任意一条边上的形函数,仅与该边的两端节 点坐标有关、而与其它节点坐标无关。例如,在i j 边上, 有 (5-23) 例如,对图5-3所示的单元 jm和ijn ,具有公共边ij。 这样,不论按哪个单元来计算,根据(5-11)式,公共边 ij上的位移均由下式表示 图5-3 由(5-23)式可知,在ij边上 式中 Ni , Nj 的表达形式如(5-23)式所示。 (i) 利用形函数的这一性质可以证明,相邻单元的位移 分别进行线性插值之后,在其公共边上将是连续的。 由此可见,在公共边上的位移 u、v 将完全由公

15、共边上的两个 节点i、j 的位移所确定,因而 相邻单元的位移是保持连续的。 为了在以后讨论问题中能够比较 方便地确定单元中任意一点处的 形函数数值,这里引入面积坐标的概念。 在图5-4所示的三角形单元ijm中, 任意一点P(x , y)的位置 可 以用 以下三个比值来确定 图5-4 式中 为三角形单元ijm的面积,i 、j 、m 分别是三角 形Pjm、Pmi、Pij的面积。这三个比值就叫做P点的面积坐标。 (5-24) 显然这三个面积坐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由于 所以有: 而三角形pjm的面积为: 故有: 类似地有 (5-25) (5-26) 由此可见,前述的三角形常应变单元中的形函数Ni 、N

16、j 、 Nm 就是面积坐标Li 、Lj 、Lm 。 根据面积坐标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在平行jm边的直线 上的所有各点,都有相同的坐标Li ,并且该坐标就等于“该直 线至jm边的距离”与“节点i至jm边的距离”之比,图5-4中给出了 Li 的一些等值线。 容易看出,单元三个节点的面积坐标分别为 节点 i: Li =1 Lj =0 Lm =0 节点 j: Li =0 Lj =1 Lm =0 节点m: Li =0 Lj =0 Lm =1 不难验证,面积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存在以下变换关系: (5-27) 当面积坐标的函数对直角坐标求导时,可利用下列公式: (5-28) 一. 单元刚度矩阵 为了推导单元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