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4487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

2、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

3、情绪表达和标签。“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

4、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

5、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选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B.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C.“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D.“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

6、无往不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C.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D.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 。B.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

7、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C.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母亲张翎母亲要来多伦多探亲,苏伟请了半天假,在家收拾房间。关于母亲的住处,苏伟两口子有过一些激烈的讨论。苏伟觉得母亲的眼睛不好,怕上下楼梯摔跤,应该住在楼下进门的那间房。晓烨说楼下这间房是她的办公室,先不提办公桌搬起来极是笨重,电话传真电脑打印机重新布线,也要费老事。两人争执了半天,结果是苏伟的意见胜出。苏伟的意见胜出,是

8、因为苏伟的一句话。苏伟说母亲来探亲,没有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将是一笔硕大的开销。这句话一下子把晓烨镇住了。晓烨沉吟了半天,才说:“要搬你搬,我不管。”机场里接了母亲,母亲的模样倒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架更是矮小了一些。母亲把鼻子凑得近近地打量儿子,不像是看人,倒像是猫在闻食。“头发哪儿去了?瘦成这个样子。”母亲摸着儿子的手,啧啧地叹气。“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苏伟捅了母亲一下,让母亲住嘴。晓烨这些年一直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秘方,最听不得人说她胖。母亲的眼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回想起来,苏伟总觉得是自己偷了母亲的眼睛,自己的那份光亮,原是踩在母亲的肩膀上得来

9、的。苏伟的父亲去世很早,他和两个哥哥都是靠着母亲在皮鞋厂工作的微薄工资养大的。母亲常年营养不良,又劳累过度,有一天突然眼睛就坏了。三个孩子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懂事起来的。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糊火柴盒。糊两个火柴盒能得一分钱,每天糊满一百个才睡觉。糊火柴盒的收入孩子们只上交一部份,另一部份自作主张拿去给母亲买了鱼肝油。母亲的眼睛时好时坏 -却终究没有全瞎。后来三个孩子都成了家,大哥二哥搬出去住,苏伟也大学毕业去了省城。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却不愿和任何一个儿子住在一起。苏伟是母亲最疼的一个老儿子,所以当苏伟提出要母亲来多伦多探亲的时候,母亲虽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来了。母亲是个节省的人,到了

10、哪里都一样。在苏伟家,母亲舍不得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母亲自己的衣服,总是手洗了挂在卫生间里晾干。走进卫生间,一天到晚都能看到万国旗帜飘扬,听见滴滴哒哒的水声。晓烨说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卫生间总晾着衣服,来客人也不好看。晓烨说了多次,母亲就等到早上他们都上了班才开始洗衣服,等下午他们快下班了就赶紧收拾起来。地上的水迹,母亲是看不清的。母亲自己看不清,就以为别人也看不清,晓烨的脸色就渐渐难看了起来。母亲操劳惯了,到了儿子家里,也是积习难改,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做上一桌的饭菜,等着儿子儿媳下班。母亲做饭,还是国内的那种做法,姜葱蒜八角大料红绿辣子,旺火猛炒,一屋的油烟弥漫开来,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做一顿

11、饭,气味一个晚上也消散不了。家具墙壁上,很快就有了一层黏手的油。后来,晓烨就带着月亮在外头吃饭,吃完了带些外卖回来,给苏伟母子吃。母亲无饭可做了,就闲得慌。母亲不仅不懂英文,母亲连普通话也说得艰难。所以母亲不爱看书看电视,更不爱出门,每天只在家里巴巴地坐着,等着儿子回来。苏伟下班,看见母亲一动不动地坐在黑洞洞的客厅里,两眼如狸猫荧荧闪光,就叹气,说妈这里电费便宜,开一盏灯也花不了几个钱。母亲近年学会了抽烟。母亲很是稀罕月亮,见了月亮就爱搂一搂,亲一亲。月亮说不要碰我。月亮说的是英文,母亲听不懂,却看出月亮是一味地躲。晓烨便对母亲说:月亮不习惯烟味,从小到大,身边没有一个抽烟的。母亲听了,从此再

12、也不敢碰月亮。 母亲的签证是六个月的,可是母亲只呆了一个半月,就提出要走。其实母亲是希望儿子挽留的。可是晓烨没说话,苏伟就不能说话。母亲虽然眼力价不好,母亲却看出了在儿子家里,儿子得看儿媳妇的眼色行事。航班是大清早的,天还是冷,晓烨和月亮都睡着,苏伟一个人开车送母亲去机场。一路上,苏伟只觉得心里有一样东西硬硬地堵着,气喘得不顺,每一次呼吸听起来都像是叹气。泊了车,时间还早,苏伟就领着母亲去机场的餐馆吃早饭。机场的早饭极贵,又都是洋餐洋味。苏伟一样一样地点了一桌子。母亲吃不惯,挑了几挑就吩咐苏伟打了包。母亲连茶也舍不得留,一口不剩地喝光了。母亲的手颤颤地伸过饭桌,抓住了苏伟的手。母亲的手很是干瘪

13、,青筋如蚯蚓爬满了手背,指甲缝里带着没有洗净的泥土那是母亲昨天在后院收拾隔年落叶留下的痕迹。“娃呀,你听她的,都听。妈年轻的时候,你爸也是顺着我的。”母亲说。母亲在将近四十的时候才怀了他,小时候母亲从不叫他的名字,只叫他娃。母亲的这个娃字在他堵得严严实实的心里砸开了一个小洞,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他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扯了一把纸巾堵在嘴里,哑哑地哭了一场。走出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在母亲兜里。“两千美金。大哥二哥各五百,您留一千。”苏伟陪着母亲排在长长的安检队伍里,母子不再有话。临进门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才说:“哥写信打电话,别提,那个,钱,的事。”送走母亲,走出机场,外边是个春寒

14、料峭的天,早晨的太阳毫无生气冰冷如水,风刮得满树的新枝乱颤。苏伟想找一张手纸擤鼻涕,却摸着了口袋里那个原封不动的信封 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又把钱还给了他。苏伟坐进车里,启动了引擎,却很久没有动身。汽车噗噗地喘着粗气,白色的烟雾在玻璃窗上升腾,聚集,又渐渐消散。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机场见到儿子后的打量、抚摸、叹气,以及在家里忍不住想搂搂、亲亲月亮,这些表现都体现出母亲的慈爱。B.父亲去世的早,苏伟弟兄三人成家后都出去住了,而“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反映了她的落寞与伤心。C.不习惯异国他乡的生活、难以融入儿子家的家庭氛围等多重复杂因素,导致母亲探亲期限未到就提出

15、要离开多伦多。D.苏伟送别母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暗示他给母亲和哥哥的两千美金的事情并未征得晓烨的同意,而且也不想让她知道。(5)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6)请结合原文,探究造成“母亲”和“妻子”矛盾冲突的原因。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