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04204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0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文学类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文学类考研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中文考研中文考研 远离尘嚣远离尘嚣 QQ:1661732092) 1.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 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 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 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 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2.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

2、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也反映了诗人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叫“拜伦 式英雄”。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 德,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追求个人自由、意志坚强、骄傲 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代表人物:海盗 中的康德拉。 3多余人多余人: 19 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特点是出身贵族, 生活环境优越, 受过良好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 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

3、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 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多余人的形象包 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4.小人物小人物:特指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 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 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 判沙皇专制制度。普希金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中篇小 说彼得堡故事深化了普希金描写小人物的主题,代表作是外套狂人日记。

4、陀思 妥耶夫斯基穷人则使这一主题又有新发展。 5.复调小说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他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 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 以区别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陀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 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这些多音调并 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 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 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小说具有对话性。 6.冰山原则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

5、冰 山。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 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 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 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 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7.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9 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20 世纪在欧美广泛流行,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 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 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 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 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 自己

6、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是保尔瓦雷里。 8.表现主义表现主义:20 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尔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 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动揭示内在 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心灵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 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 对其他现在主义流派产生了影响。 其戏剧和 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斯特林堡。 9.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从法国

7、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从达达主义发展而 来,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 现一种更高度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具有以下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 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 “梦幻记录法”,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 幽默、魔魂现实主义都有影响。代表作家布勒东、阿拉贡。 10.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 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

8、打破了传统 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里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 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意识流的 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主义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在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代表:乔伊斯 尤利西斯。 11.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先出现在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 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其基本观点: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倡 导人们通过“自由选择”去面对荒诞的现实和痛苦的人生,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这些作 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

9、思维和哲学思 辨。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 人等。 12.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波及欧美的反传统戏剧流派,是寻在主义 哲学在戏剧领域中的表现,由马丁.艾思林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 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 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 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13.黑色幽默黑色幽默:20 世纪 60 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

10、哲学影响, 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 架下的幽默, 以表面的轻松、 调侃、 玩世不恭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 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 具有非逻辑性。代表作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14.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 60 年代取得辉煌成绩。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关心祖国和人 民的命运,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基本主题都来自现实生活,但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 而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 离的新现

11、实,但他们在小说中变现实为魔幻却有不失其真。深刻的寓意,非凡的艺术造诣, 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广泛的群众性,使它做到了高雅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马尔克斯百年 孤独。 15.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在美国,是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唯一 共同之处就是对社会公认的一切都抱背道而驰的态度。 基本特征: 思想倾向上深受欧洲存在 主义影响;艺术上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俗甚至 粗鄙。虽然有大量不健康因素,但通过他们的眼光可以加深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解,粗犷自 然的风格在当代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影响。代表:凯鲁亚克在路上金斯堡嚎叫。 16.约克纳塔法世系约

12、克纳塔法世系:福克纳的很多小说都设在这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 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 17.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 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 自己的宗教 “博爱” 思想, 人们称之为 “托尔斯泰主义” 。 托尔斯泰主义: 道德的自我完善, 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18.忏悔贵族忏悔贵族:“忏悔贵族”的共性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生活意义,愤愤不平

13、地揭露统治阶级 的腐朽道德和社会的残酷无情,苦苦思考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原因,寻找贵族出路,寻求接 近人民的图景,具有道德感情的纯洁性。这些人物无不打上俄国社会发展印记,同时也包含 了作家本人思想探索过程。 19.梅塘集团梅塘集团: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 因短篇小说集 梅塘之夜 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 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 赛拉尔、 爱尼克、 雨依斯曼和莫伯桑, 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 夜之名出版。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 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20.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 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 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 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