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604179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如茉莉说课稿及反思爱如茉莉说课稿【教材分析】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文。课文通过叙述一对普通夫妻互相关怀、互相照顾的平常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像茉莉花一般平淡无奇却又芳香怡人。文章语言纯朴,感情真挚,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和情感熏陶的佳作。【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揣摩和把握人物的情感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间平淡而又真挚的感情,深入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细节描

2、写体会父母之间平淡而又真挚的感情,本课的难点则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含义。【教学方法】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1. 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多媒体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2、品读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读中实现词句的品味和语言的积累。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议议,自主读悟,疑难处引导小组探究、合作研读。【教学过程】本课我将分成两个课时授课第一课时,重在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板书“茉莉”,同学们认识“茉莉”吗?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

3、吗?然后把课题补充完整,询问学生看到了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些什么。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生词。读后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读音情况,注意读准“揉”、“洗漱”“缕”。出示“莫名其妙”“一本正经”“蹑手蹑脚”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词语的意思,以此来检查学生们的自学情况。2. 带着对题目提出的质疑再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什么事,并初步回答提出的疑问,感知课题“爱如茉莉”讲的是父母间平淡而深厚的爱。3. 通过阅读交流,学生了解到课文主要写了妈妈生病时,爸爸和妈妈互相体贴、互相

4、照顾的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边读边思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三、首尾对照阅读,体会情感变化1. 请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交流从中知道了哪些内容,学生可以从女儿和妈妈的对话中知道妈妈认为真爱就像“平淡无奇”的茉莉。引导学生揣摩文中人物的动作、语气和语言,细细品读,体会母亲说话时有些害羞但又严肃真挚的态度。然后有感情地朗读。2. 我针对女儿与妈妈对真爱的不同认识提出问题:文中的我一开始是否认同妈妈的看法?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分析“差点笑出声来”和“

5、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这两处描写,体会一开始女儿并不认同妈妈的看法。接着我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连呼两次“爱如茉莉”,从中理解女儿受到的震动和感悟。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中女儿的态度变化,理解女儿由一开始感到可笑到被爱怔住,最后由衷发出“爱如茉莉”的感叹的情感变化。四、写字指导指导写字时,提醒学生要把握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注意笔画的繁简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尽量做到匀称、美观。本课的9个生字中“掏”“揉”等5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最后学生临摹书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指导。第二课时,重在品读感悟父母

6、互相体贴、互相关怀的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间平淡而又真挚的情感,进一步理解“真爱就像茉莉”。一、复习回顾,衔接导入我先做出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女儿一开始对母亲爱如茉莉的话感到可笑,到最后却由衷发出“爱如茉莉”的感叹,为什么她的情感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一读。二、精读细节,感悟真爱第一步,学习68小节,体会真爱1. 请学生默读68小节,找一找段落中能体现父母之间真情的词句,用笔圈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再与同学们讨论讨论。交流时抓住“虚弱”一词让学生体会此时妈妈的身体状况很糟糕,然而面对这么糟糕的身体状况她还在担心爸爸能不能吃到饺子。然后我引出话题“在你眼里饺子

7、和生病哪个重要?在文中的妈妈眼里,饺子和生病哪个重要”让学生思考交流,从而理解在妈妈的心中没有什么比爸爸更重要,体会出妈妈对爸爸的体贴与关怀。2. 接着出示第8节,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没”、“直奔”“每天” 想象爸爸匆匆赶往医院的画面,体会爸爸的着急、担心与牵挂。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句子。第二步,学习918小节,品味真爱1. 请学生默读918小节,圈画出文中能够体现“爱如茉莉”的细节描写,细细咀嚼品味,适当地加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交流,初步感受爸爸妈妈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对方的一片真情。交流中重点品味句子“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我投

8、影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感人的情景,然后抓住“紧握”一词,让学生想一想:爸爸为什么要紧握着妈妈的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是为了告诉她:自己会一直陪伴;是为了给妈妈力量去战胜病魔;也是为了当妈妈半夜醒过来时能够得到及时照料。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紧握过别人的手,为什么紧握?通过移情体验帮助学生感受“紧握”这一简单动作所传达出的真情。第9自然段中还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阳光照进病房的景致,衬托了病房中爸爸关心妈妈的美好景象,所以写景句子的学习不可忽略。可抓“探”字引导体会景物描写句的写法,反复诵读,感受温馨的画面,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境。句子“我怕惊动他

9、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妈妈手开始发麻时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感悟妈妈为了让爸爸多睡一会,宁可自己难受,这种平淡、纯朴的行为背后是妈妈对爸爸深深的爱惜。这里我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深入体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中,感受字里行间中流露的真情。紧接着老师抓住写映儿的语句深化真爱教育。看着爸爸妈妈的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映儿也被深深感动了,读读课文1316自然段,找找映儿做了些什么,体会体会映儿的内心。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2. 在学生被温馨的画面所陶醉,被文中爸爸妈妈的真爱所感染时,我抓住文中的“钻”“哦”二字提问,“

10、钻的仅仅是茉莉花的清香吗?” 让学生结合上文理解钻入的除了花香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和感动。三、总结回顾,升华情感请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我进行过渡:是的,最终女儿也同妈妈一样发出了“爱如茉莉”的感叹。老师不禁想问到底爱和茉莉有什么相同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茉莉花的图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对茉莉花的相关描写,结合课文中的插图,体会“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等词语的内涵,理解真爱就是于平淡之中见真情,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又洁白纯净、芳香怡人。最后老师总结:真爱就像茉莉。这种爱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缠绵悱恻,荡气回肠,这种爱看上去普通平凡,但它真切持久,感人至深,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珍惜

11、。四、布置作业1. 请学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通过孩子们的声音把文章中如茉莉般纯洁的真情传播得更远。2.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一件你身边令人感动的小事。【板书设计】我这样设计板书简明扼要,突出了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的理解: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爱如茉莉教学反思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在你心里流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你的心房。1、音乐创情境音乐与文学,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

12、联系。音乐让人有灵性。因此,在课的伊始,我就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创设情感场,在最后学完全文后的总结时,我也配上了音乐。合适的音乐非但不会伤害语言,而且会让语言自身的意味保持得更长久。尽管语文教学要回归简单,但也并不一定要谈多媒体色变。2、字词促理解语文教学有时也需要咬文嚼字。在字词的感悟中,有助于学生读懂文字的内涵,体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在对“奔”字的教学中,我从语音入手,让学生获得语义的理解,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把语文学习的真谛隐含在这个字的处理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感觉到文字的温度。课堂教学永远存在遗憾,感觉不足的是在对“掏”“钻”等动作的领会上还没有到位,文中还有许多爱的细节还没有来

13、得及细细品味。3、诗歌见真情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优秀的表达,必是思想锤炼的结果。当学生即兴创作的小诗在课堂上静静流淌时,那一刻的我内心被滋润了。“爱,是一把大伞,为你遮风挡雨。爱,是一束鲜花,芬芳怡人。爱,如甘甜的露水,滋润心田;爱似灿烂的阳光,带来无限温暖”即使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也在最后的创作中吐露出了心声。也许,在“品字”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温度。这样的教学,或许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爱如茉莉教学反思2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读了这篇课文,

14、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出现在我眼前,不由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父母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我精心设计这课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抓住一个“爱”字,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情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抓一句话,抓一个动作,抓一个画面,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去品茉莉般的真爱。抓住细节,寻觅真爱。在这个环节中,我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第一、所有的爱,都是通过生活中一个个细

15、节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课文中寻找那些充满爱的生活细节,例如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眼神,可能流露的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第二、所有的动作和细节都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所以我们阅读课文时要关注语言。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不是冰冷的,它是有温度的,在学生交流时,我打算重点指导这两处:第一处: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给你爸爸包饺子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让学生通过读,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到“妈妈爱爸爸”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读“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体会爸爸爱妈妈。是啊,如果爸爸知道妈妈生病了,他能吃得下饺子吗?所以说这句话虽然是说妈妈爱爸爸,但是也可以看出爸爸爱妈妈,他们两个人相互关爱。妈妈把爸爸吃饭看得比自己生病还重要。什么叫爱?就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就叫爱!这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虽然平淡,却真真切切。第二处: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话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