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4154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导学设计1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诫子书导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翻译句子,熟读并背诵课文。2、掌握中心论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1、 3、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导学重点掌握中心论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导学难点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导学资源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 “诫子书配乐朗诵、诫子书基础梳理、诫子书文意疏理”,平台讨论及活动。第1部分自学质疑学案【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1、 明确目标(1分钟) 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2、 听读课文

2、,自学教材(4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诫子书配乐朗诵”,一边听一边在课本上标注拼音、划分节奏,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学指导:学习微课,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根据朗读,划分节奏。)夫君子之行(f) 淫慢(yn) 险躁(zo) 遂成枯落(su)3、基础知识积累(5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诫子书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和家训的相关文学常识,并完成下列填空题。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乱隐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称帝后,他被拜为丞相。为兴

3、复汉室,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终积劳成疾,病卒于军中,谥 忠武侯 ,后世称 诸葛武侯 。代表作有:出师表 、后出师表 、诫子书4、疏通文意(10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诫子书文意疏理”进行学习,梳理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5、重点巩固(15分钟)关上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1)(3)题,限时20分钟。完成后,拍照上传到“课文基础预习照片”讨论区。(1)解释下列词语。静: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治

4、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翻译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应)以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淡泊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华随时光消

5、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3)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自学指导: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明确: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确立大志,珍惜时间。【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分钟)1、在线测学(时间:5分钟):完成下列自测题。独立在平台完成“诫子书自测题”,完成后点击提交。(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6、、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C、致远:去很远的地方。D、治性:修养性情。(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饭疏食,饮水 古义:热汤 今义:流动的液体,泛指所有的水B、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C、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安静,集中精神 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吵闹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 今义:表示确数(3)对下面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夫君子之行 译文:君子在一起行走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以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C、淫慢则不能励精 译文:做

7、事情太慢就不能振奋精神D、多不接世 译文:不怎么接触社会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将你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如实写下来,小组整理汇总后拍照上传至活动“诫子书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第2部分训练展示学案【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30分钟)1、学情反馈(时间5分钟)小组根据本组成员自学反馈结果,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共性问题,疑问反馈老师。2、合作探究(时间20分钟)(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阐述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自学指导:浏览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在文中找出论证中心论点的原句,并分析它们属于哪一个方面的内容,时间5分钟。)明确

8、: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反)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反)(2)文章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自学指导:根据第一题的回答,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本文行为的思路,时间3分钟。)明确:开头先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正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再接着从反面说明不“静”的害处,最后从反面论述,强调刻苦勤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3)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根据具体句子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自学指导:找出文章中体现对比的句子

9、。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时间3分钟。)明确:例如:“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静心学习与不学无志进行了对比,突出强调了明确志向、静心学习的重要性。(4)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自学指导:快熟浏览课文,找出关键句子,时间3分钟。)明确: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

10、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3、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小组内选派代表,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至“平台-活动-诫子书合作探究”,教师随机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其他同学订正补充。【环节四】自评巩固自主测评,当堂巩固(10分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

11、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者也力。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蜀之鄙有二僧:偏远的地方 吾欲之南海:到,往越明年:到了 是故聪与敏:所以2、翻译下面句子。(1)子何恃而往? 明确:您凭借着什么去呢?(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明确:一个人立志求学,反倒还不如蜀地边远之处的一个和尚吗?3、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子何恃而往( 表顺承 ) 人之立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表转折 )蜀之鄙有二僧( 结构助词 ) 西蜀之去南海(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对比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12、力学不倦。5、学习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坚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自学质疑导学设计【环节一】学法指导 资源助学(30-35分钟)1、导入:请同学们看这幅对联,说说他是谁?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2、操作流程: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陆平台上传本课相关学习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明确目标。3)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教师巡回规范学生自学方法。4)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生

13、自学情况,提醒和把握课堂节奏。【导学二】学情分析 以学定教(10-15分钟)1、在线测学:教师巡回督促学生完成平台自测题。2、质疑思学:督促学生在组内做好基础强化,疑问拍照上传。3、以学定教:教师及时在线上、线下了解自学效果,为针对性地突破难点作准备。 第2课时【导学三】以交导学,突破疑难(时间30分钟)1、学情反馈(时间5分钟)(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自学文本,了解了文章的大致意思。首先,大家根据自己的自学检测结果进行小组内的答疑解惑和错误反思。(2)根据自学反馈结果,小组交流讨论,解决共性问题,疑问并反馈老师。(时间3分钟)(3)教师集中解决共性疑难问题。(时间2分钟)2、合作探究(

14、时间20分钟)(1)导入: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议论文的写法。(2)学生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分析文章写法,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时间18分钟)(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诸葛亮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时间2分钟)追问: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盼之情。3、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1)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至“平台-活动-诫子书合作探究”。(2)教师选派代表讲解,其他同学订正补充。【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文言文训练,让学生能适当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运用能力。(1)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当堂巩固练习题。(2)有难度的学生可以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议小组为单位上传到指定的地方。(3)使用希沃授课助手等工具,请学生上台展示,点评。(4)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板书设计】 谆谆告诫,修身治学立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养德要求、途径反面阐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阐发“静”的价值 诫子书 治学先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