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03776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才思网址: 才思网址: 1 北影录音系考研-2015 年北京电影学院音乐科技考研辅导机构 78.劳动发生说 是在审美发生学中很有影响的学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 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普列汉诺 夫等人对此都进行过阐释。 它可以从三方面论证: (1)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提供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前提。这个物质前提 就是人类脑髓的发展、感觉器官的发展、思维的形成和语言的产生等。正如恩格斯在劳动从 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指出的,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脑髓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感

2、觉器官 的发展,是劳动促使人类思维、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2)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原始艺术大多是适应劳动生产 的需要,并伴随劳动而产生。在为生存而进行的劳动中,原始人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增 强劳动效果,也为了交流思想感情,便不时地按照“定的拍子,并且在生产性的身体运动上 伴以均匀的唱的声音和挂在身上的各种东西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而这种唱和响声也就是最 早的音乐,当原始人把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同语言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原始人 为了交流生产生活经验,还常常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洞穴内外的石壁上),把各种飞禽走兽、 狩猎工具等, 刻画在上面, 而这也就是

3、最初的绘画和雕刻; 原始人为了祈望通过劳动征服自然, 又编造出各种降魔伏怪、战天斗地的神话传说和舞蹈。总之,不论是诗歌、音乐、舞蹈、神话 传说还是绘画、雕刻,它们最早都是适应原始人劳动生产的某种需要,伴随劳动而产生的。 (3)从原始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看,也可以证明文艺起源于劳动。现存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都和 生产劳动有关。例如,在我国新疆的霍城等地狩猎氏族的石壁遗址上的壁画,画的都是动物, 原始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出自对劳动动作的摹仿。神话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等无不同生产劳动相关。再从原始文艺的形式看,由于原始人所从事的繁重劳动 比较单调,往往按一定的节奏进行,因而原始的诗歌、音乐、

4、舞蹈无不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在所有这些场合下,歌的节奏总是严格地由生产过程的节奏所决定”。 79、继承和创新 艺术发展中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两大部分。所谓艺术的继承是指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 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 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 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 主要是对艺术作品思想内容、 作品形式、 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 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

5、秀文 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然而, 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 推陈出新的过程, 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没有继承,创新就失去前提;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意义。创新是为了使文学适应发展中的 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适应人们审美欣赏的需要,创造出具有新质新态的作品。但创新又不 能脱离继承,只有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才可能超出前人,使艺术有所发展。继 承和创新互相依存, 互为条件, 不可分割。 从创新的目的出发去继承, 继承的结果又推动创新。 80、中国戏曲 作为一个独特的剧种, 既有综合艺术和戏剧的共同

6、特征, 又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表现手段,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才思网址: 才思网址: 2 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 (1)歌舞诗合一,浓郁的抒情味。 我国戏曲同歌、舞、诗结合十分密切。歌、舞、诗三位一体本是原始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一传 统在我国戏曲中保存最为突出。戏曲中几乎所有抒情的演唱都是优美的诗和歌的结合,曲词往 往就是涛,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像牡丹亭中的“游园”、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 每一段曲文都充满诗情画意,脍炙人口。所以,中国戏曲,从广义上说是一种诗剧,它是从诗 歌发展而来的表现诗情画意,审美意境是我国戏曲的最高的艺术追求。正如我国戏曲理论家张 庚所说:“戏曲也就是

7、剧持,是一种新体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至于歌和舞更贯穿于 戏曲表演的全过程,不但演员要有一定的舞蹈动作(如霸王别姬中的舞剑),就是演员的寻 常台步姿态、 一招一式, 也无不带有一种舞蹈美。 戏曲表演中许多程式化动作其实就是规范化、 舞蹈化的表现,都能给人以美感。 歌、舞、诗结合尽管在其他戏剧中也并不少见,但大多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如歌剧以歌为主, 舞副以舞为主,诗剧以诗为主,惟独戏曲是把这三者有机综合在一起,并贯彻始终。故而戏曲 欣赏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2)表演动作和场景的虚拟性。 中国戏曲中的动作和场景大多是虚拟的。这是因为,戏剧舞台的时空限制,使其无法按情节需 要设置实物

8、、实境,而只能靠演员的某些虚拟性的动作和景物来暗示。虚拟性,其实是一种写 意性,强调传神而不追求形似,讲求以虚代实,以形传神。舞台上空空荡荡(最多几张桌椅), 却凭演员的表演,显示.出山水、楼台、舟、马等景状。手脚稍一比划,便表现出生活中各种 动作;学几步上楼梯的步子,就到了楼上;用手稍稍一推,就已开门进屋。在表现人的神情时, 更是如此。悲哀不能真掉泪,而是甩袖掩面,假声啼呼;欢喜则仰面耸眉,笑声也奇怪。显然, 虚拟性不是追求对生活真实的模拟,彳是侧重于演员心理的表现,欣赏这类表演不能用客观真 实的尺度去衡量,而要以观众的理解、想章去沟通。 戏曲的虚拟性体现于布景、道具、动作、表演各个方面。七

9、八人千军万马,三五步登山涉水, 盹几秒一夜过去。时间长短、空间远近、完全任意为之,有很大的伸缩性。有时,台上有一点 象征性的实物,比如以浆代舟,以鞭代马;有时光靠演员的表演来暗示。 (3)表演行当的程式化。 在我国戏曲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定型的表演程式和方法。这就是程式。它由 一代代戏曲表演家在长期表演实践中, 不断探索创造, 积累成型, 并被戏曲界认同而普遍采用。 程式几乎贯穿于戏曲的全过程,具有某种规范性、稳定性和普遍性。+所以“程式化”构成了 我国戏曲的另一重要特征。 程式化主要体现于人物的动作表演里, 它同虚拟性密不可分。 比如: 武将出场整盔系甲的“起霸”,文官上场整饬仪容的“整冠”,旦角常用的“水袖”等,都有 点装模作样的味道,在各类戏中大同小异。程式化同角色行当的分工也相关,生、旦、净、末、 丑各类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程式动作。此外,戏曲的唱腔、伴奏也有一定的程式化,有基本固 定的曲牌和板式。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才思网址: 才思网址: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