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的分类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3663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1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类的分类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贝类的分类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贝类的分类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贝类的分类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贝类的分类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类的分类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类的分类剖析(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贝类的分类 亚里斯多德将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 佩尔森纳把贝类分为:双神经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 纲以下又分为若干目和亚目。 1952年由于深海贝类新碟贝的发现,将贝类分为五大类群:(1)单板类 , (2)沟腹类;(3)多板类;(4)腹足类、瓣鳃类和掘足类,(5)头足类。 本书基本上采用了佩尔森纳的分类系统,并参照格拉西(Grasse,1960) 主编的动物学集成第五卷中波特曼(Portmann)的分类系统,把贝类 分为7纲:(1)无板纲;(2)多板纲, (3)单板纲;(4)瓣鳃纲;(5)掘足纲; (6)腹足纲 (7)头足纲。 第一节 无板纲或沟腹纲的分类 无板纲是贝类

2、中的原始型,形态与其他贝类不同, 全体呈蠕虫状,没有贝壳,腹面中央通常具腹沟。 种类很少,全世界总共约100种,全为海产。本纲 又分为2目 n毛皮贝目 n新月贝目 1.毛皮贝目(Chaetodermoida) 身体延长,呈蠕虫状。头部通过一个收缩部与体躯分开,身体呈圆筒状 。口和排泄腔位于两端。全身被有角质带棘的外皮,腹面无腹沟。排泄 腔内有2枚发达的羽状鳃。中肠具盲囊,有肝的作用。肾也具有生殖输送 管的作用。雌雄异体,无交接器。齿舌特殊,有的具1枚大齿,大齿上生 有多变的锯齿 2.新月贝目(Neomenioida) 身体两侧对称,头和排泄腔区与体躯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口位于腹面近 前端,排泄腔

3、位于身体后端部或接近端部。具有腹沟,腹沟中有足;或 至少在腹面有一长条形的区域,该区域无角质外皮。具足腺。鳃围绕在 肛门边缘成褶叠状,有时缺乏。雌雄同体。齿舌的形状正常或缺乏齿舌 。中肠没有盲囊。自由生活或营寄生生活。 A:毛皮贝Chaetoderma sp. B:Epimenia australis 第二节 多板纲或有板纲的分类 多板纲是贝类的原始型,完全海产,现生种类有600余种, 普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中,它们都营底栖生活,从潮间带至 5000余米的大洋深处都有分布,但是生活在深海的种类较 少,一般生活于盐度为29-35的水域中,盐度过低的河 口,很少有这类动物分布。多板纲动物按嵌入片的形

4、状分为 鳞侧石鳖和石鳖2目。 n鳞侧石鳖目(Lepidopleurida) n石 鳖 目(Chitonida) 第三节 1.鳞侧石鳖目(Lepidopleurida) 贝壳没有嵌入片,即使有也不具有齿裂。 如低粒鳞侧石鳖,体小,长圆形。壳板白色,无嵌入片。尾板 比头板稍大。环带上有多种棘和簇状鳞,鳃10对。我国黄海低潮区 到40m深的海底有分布。 2.石鳖目(Chitonida) 贝壳具有嵌入片,而且具有齿裂。本目包括大多数的有板 目种类。 鬃毛石鳖科(Mopaliidae): 身体椭圆形或近圆形。头板前方的嵌入片有8个齿裂, 尾板后方中央有凹陷窦。 环带上除生有针、鳞外, 还被有鬃毛状突起。

5、 鳃列通常超过足部长度的一半。 齿舌的内侧齿具有大的3个齿尖。 返回 隐板石鳖科(Cryptoplacidae): 体呈椭圆形或细长条形。壳板较小,头板的嵌入片具3或5个 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裂或无齿裂,环带发达。齿舌的内侧齿 有3个齿尖。 锉石鳖科(Ischonochitonidae): 壳板通常有明显的翼部,具各种雕刻。盖层发达,常覆被连接 层的大部分。在头板和尾板中的嵌入片齿裂数目有变化;中间板 每侧的齿裂数很少,13个。齿舌的内侧齿常有2尖或3尖,很少为 单尖或钝圆的。 棘带石鳖科(Acanthopleuridae): 如日本花棘石鳖,体长椭圆形,壳板褐色,环带上黑色和白色的 棘相间

6、排列,呈带状。头板上有互相交织的细放射肋和生长纹; 中间板具有同心环纹;尾板小。在8枚壳板中以第三板最宽。环 带上着生粗而短的石灰质棘。鳃数目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云斑石鳖科(Toniciidae): 如平濑锦石鳖,体呈长圆形,壳板花纹鲜艳,以第二板的 长度最大。头板半圆形,布有放射状排列的壳眼,嵌入片具有9 个垂直的齿裂。中间板峰部三角形,翼部特别显著,前缘有34 行壳眼,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大,后缘有壳眼23行 。环带表面生有微细的小毛,鳃32对。生活于潮间带,见于我 国东南沿海。 甲石鳖科(Loricidae): 如朝鲜鳞带石鳖,体呈椭圆形。壳板高。头板有16条由粒状突起联成的

7、末 端分叉的放射胁,嵌入片有14个齿裂。中间板的中央部具有粒状突起的 纵肋,翼部也有明显的粗肋数条,肋上有较大的粒状突起,嵌入片两侧 各具2个齿裂。尾板中央区有纵肋,后区有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 环带窄,被以鳞片。鳃34对。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海滨习见种类之一 。 返回 第三节 单板纲的分类 单板纲分罩螺目(Tryblidiacea)、帐篷螺目(Scenellacea)和 窄套目StenothecoidS cea)等3目。其中最大的和最了解 的目为罩螺目,它分为3科:罩螺科(Tryblidiidae)、古戚科 (Palacacmaei4ae)和Cyrtonellidae科。 罩螺科 如新

8、碟贝,外形颇似腹足类和石鳖的联合,有单一 大而两侧对称的壳,壳顶向前方和腹方弯曲。头部退化变小 ,具有1个广阔扁平的足,外套沟把足缘和每侧的外套膜分 离。口位于足的前方。肛门位于体的后端外套沟中,外套沟 有 5对栉状鳃。 单板纲的代表种类新碟贝 Neopilina galathea 第四节 瓣鳃纲或双壳纲的分类 瓣鳃纲约15 000种,根据贝壳的形态、铰合齿的数目、闭壳肌的发育程 度和鳃的构造不同,分为5亚纲。 (一)古列齿亚纲 两壳相等。铰合齿数多,分成前、后两列。闭壳肌2个。 鳃呈羽状,为原鳃型。 (二)翼形亚纲 两壳相等或不等。铰合齿数多,排成1列,或退化。前闭 壳肌较小或完全消失。鳃为

9、丝鳃型。 (三)古异齿亚纲 两壳一般相等,铰合齿分裂,或分成位于壳顶的拟主齿 和向后方引伸的长侧齿,或退化。闭壳肌2个。鳃为真瓣鳃型。 (四)异齿亚纲 壳形多种多样。铰合齿数少或无。闭壳肌2个。鳃为真瓣 鳃型。 (五)异韧带亚纲 两壳常不等。铰合齿缺或弱,韧带常在壳顶内方的匙状 槽中。鳃为真瓣鳃型或隔鳃型。 本纲动物的分类,有的学者分为 u列齿目(Taxodonta) u异柱目(Anisomyaria) u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 有的学者按照鳃的构造不同分为 u原鳃目(Protobranchia) u丝鳃目(Fillibranchia) u假瓣鳃目(Pseudolame

10、llibranchia) u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 u隔鳃目(Septibranchia) (一) 古列齿亚纲(Palaeotaxodonta) 两壳相等,能够完全闭合。贝壳表面具有黄绿色壳皮。壳内面多具 有珍珠光泽。铰合齿数量多,沿前、后背缘分布。通常具有内、外 韧带。前、后闭壳肌相等。鳃呈羽状,足具蹠面。成体没有足丝。 胡桃蛤目(Nuculoida):本目贝类特征与亚纲相同。 (1) 胡桃蛤总科(Nuculacaea) 胡桃蛤科 (Nuculidae) (2)吻状蛤总科(Nuculanacea) 吻状蛤科(Nuculanidae) Tindariidae科 Neil

11、onellidae科 (3) 蛏螂总科(Solenomyacea) 蛏螂科 返回 (二)翼形亚纲 (Pterimorphia) u 壳呈卵形、长方形或圆形 u 两壳相等或不等。 u 壳顶两侧常具翼状的前、后耳。 u 铰合齿多或退化 u 前闭壳肌较小或完全消失 u 多数种类具足丝 u 无水管,鳃为丝鳃型。 蚶目贻贝目珍珠贝目牡蛎目 返回 1.蚶目(Arcoida) 铰合齿数目多,排列1列,鳃呈丝状。 蚶总科(Arcacea) 贝壳相等或不相等,前后近等,表面常有带毛壳皮。铰 合部具小齿多枚,排成1列。前、后闭壳肌均发达,足部具 深沟,常具足丝。心脏在围心腔内,具2支大动脉。鳃呈丝 状,一般反折;

12、鳃叶游离没有叶间联系。生殖孔与肾孔分别 开口。侧神经节与脑神经节合一,外套膜游离,无水管。外 套痕简单。 蚶科 (Arcidae)帽蚶科 蚶科 (Arcidae): u壳质坚厚,较膨胀; u外韧带复于一个平面上或位于韧带槽中; u铰合部直或略呈弧形,具有很多短或片状的齿,齿同形或 前后端有差异; u分布极广,全世界各海洋中、均有发现,其垂直分布自潮 间带至深海。 我国蚶科的种类约有50种左右,常见的种 类有: n蚶属(Arca),如舟蚶(A.navicularis Bruguiere)。 n须蚶属(Barbatia),如棕蚶(B.fusca Bruguiere)。 n扭转蚶属(Trisidos

13、),如扭转蚶(T.totuosa Linnaeus)。 n粗饰蚶属(Anadara),如古蚶A.antiquate (linnaeus)。 n毛蚶属(Scapharca),如毛蚶(S.subcrenata Lischke)。 n泥蚶属(Tegillarca),如泥蚶T.granosa (Linnaeus)和结泥蚶 T.nodifera (Martens)。 n细纹蚶属(Striarca),如褐蚶(S.tenebriea Reeve)。 常见的种类 n泥蚶 放射肋 18-21条 n毛蚶 放射肋 30-34条 n魁蚶 放射肋 42-48条 毛蚶 魁蚶 帽蚶科(Cucullaeidae): u壳大而

14、坚厚,两壳不等,放射肋细密。 u韧带面呈梭形。 u铰合部直,铰合齿变化大。 u壳内后端具有隔板。 返回 2. 贻贝目(Mytioida) 前闭壳肌较小或完全消失,铰合齿一般退化成小结节,或没有。鳃丝间 由纤毛盘联系或由结缔组织联系。 贻贝总科(Mytilacea) 体对称,两壳同形,铰合齿退化,或成结节状小齿。壳皮 发达。后闭壳肌巨大,前闭壳肌退化或没有。心脏仅有1支大动脉。鳃除 有纤毛盘形成鳃丝间联系外,更有鳃叶间联系,但此叶间联系仅由结缔 组织组成,尚无连通之血管。生殖腺扩大而达外套膜中,生殖孔开口于 肾外孔之旁,有明显的肛门孔。外套膜有一愈着点。足小,以足丝附着 于外物上生活。大多数种类

15、海产;少数淡水产,如沼蛤(Limnoperna)。 贻贝科 (Mytilidae): 本科的特征与总科同。富有经济价值,如贻贝、翡翠贻贝和寻氏 肌蛤等已进行人工养殖。目前我国贻贝科海产的种类,已定名者50 余种,常见的种类有: n 贻贝 (Mytilus edulis Linnaeus) n 厚壳贻贝 (M.coruscus Gould) n 翡翠贻贝 Perna viridis(Linnaeus) n 条纹隔贻贝 Septifer virgatus (Wiegmann) n 隆起隔贻贝 S.excusys(Wiegmann) n 麦氏偏顶蛤 (Modiolus metcalfei Hanle

16、y) n 寻氏肌蛤 Musculus senhousei(Benson) n 短石蛏 (Lithophaga curta Lischke)等。 返回 3. 珍珠贝目(Pterioida) (1)珍珠贝总科(2)扇贝总科 (3)不等蛤总科(4)江珧总科 返回 (1) 珍珠贝总科 (Pteriacea) u两壳大小常不等,壳背缘直; u壳顶两侧有时具长耳; u一般无铰合齿; u足长,呈舌状;足丝腺发达; u后闭壳肌接近中央,有时有一个小的前闭壳肌; u无水管; u肾孔与生殖孔接近。鳃与外套膜愈合。 钳蛤科(Isognomonidae) 珍珠贝科(Pteriidae) 钳蛤科(Isognomonidae): 左右两壳不相等,壳形不甚规则,耳或有或无。铰合部短或特别延长, 无齿,韧带常分裂成数个。我国已发现的有: n丁蛎属(Malleus),壳大,外形纵长或不规则,铰合部直,有的种壳 前、后部有翼状耳,1个韧带沟,如丁蛎M.malleus(Linnaeus),以足丝 附着在沙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