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灵脾酒.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3383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麻灵脾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麻灵脾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麻灵脾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麻灵脾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麻灵脾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麻灵脾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麻灵脾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麻灵脾酒(半身不遂) 【配方】仙灵脾、明天麻、独活、制附子、牛膝、桂心、当归、五加皮、川芎、石斛、茵芋、萆、狗脊、海桐皮各30克,虎胫骨60克,牛蒡子、苍耳子、川椒(炒出汗)各30克,好酒2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以生白布袋盛,用酒浸,密封,7日后即可开取饮用。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肢节疼痛无力。 【用法】每日温饮1-2杯,不拘时候,常令酒气相续,酒尽再添,以药味薄即止。桃仁酒方(悦色驻颜) 【配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一升二百枚,清酒三斗。 【制法】上先捣桃仁令碎,纳砂盆中细研,以少酒绞取汁,再研再绞,使桃仁尽即止,都纳入小瓷瓮中,置于釜内,以重汤煮,看色黄如稀饧,便出。 【主

2、治】令人光悦,下三蛊,益颜色,甚妙。 【用法】每服一中盏,日二服,其味极美。女人服之更佳。桃仁朱砂煎酒方(风疾诸病) 【配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剉)二升,朱砂(细研)二两。 【制法】上以无灰好清酒三斛(豆+斗),取瓷瓶三支盛酒,逐豆+斗分桃仁朱砂入瓶内,封头,一依煮酒法度。 【主治】治肝风,筋脉挛急疼痛,益血长肌肉,除瘦弱,悦颜色。 【用法】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忌羊血。天麻酒(痹证) 【配方】天麻(切)二两,牛膝二两,附子二两,杜仲二两。 【制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 【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遂。 【用法】每服温饮下一小盏。 治鹤膝风挛酒方(鹤膝风)

3、鹤膝风是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常因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焦,流注关节所致。由于其形如鹤膝,故称之为鹤膝风。本病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来,为临床难治疾患之一。这里选录的二种药酒配方,一为内服,一为外用,可根据情况选用。 (本草纲目) 【配方】紫荆皮三钱。 【制法】老酒煎。 【主治】鹤膝风挛。 【用法】煎服,日二次。 樱桃酒(关节疼痛) 【配方】鲜樱桃500克,米酒1000克。 【制法】将樱桃洗净,浸入酒中,密封10天即成。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风湿性瘫痪等。 【用法】每次30-60克,早、晚各1次。延寿瓮头春(一)(阳萎) 【配方】天门冬、破故纸、肉苁蓉、粉甘草、牛膝、杜仲各

4、30克,制附子15克,川椒30克(以上八味,制为末,待用),淫羊藿(以羯羊脂500克拌炒)、头红花各500克,白芍30克,生地黄60克,苍术120克,熟地黄60克,白茯苓120克,甘菊花30克,五加皮、地骨皮、当归各120克(以上十二味,切片,用绢袋装好备用),宿砂仁、白豆寇、木香、丁香各15克(以上四味,制为末,待用),糯米二斗,红曲末2000克,好酒20公斤。 【制法】将糯米洗净,浸24小时,再用水淘一次后,上锅蒸为糜,取出晾冷,用红曲及以天门冬等八味药末加入糯米糜中,调匀。再将装有淫羊藿等十二味的绢袋,置于缸底,把已调好的曲、药的糯米糜置于缸中,压住绢袋,拍实。投入好酒,封固7天,榨出洽

5、清酒液,注入酒坛中,加入砂仁等四味药物,再封固酒坛,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埋入土中3天后,即可饮用。 【主治】肾阳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痿软无力,阳萎遗精,精液清冷,婚后无嗣,小便频数,妇女经血不调,带下清稀,周身疲乏,精神不振,食少腹胀,胃脘冷痛等;无明显不适症状,但素体虚寒,气祛血弱者可做为一种保健酒饮用。 【用法】每天视个人情况,酌饮1-2杯。 说明:饮用该酒可有浑身觉热,脐部发痒的感觉。应用制过的熟附子,并掌握用量。延寿酒(四)(阳萎) 【配方】白术(土炒)、青皮、生地、厚朴(姜汁炒)、杜仲(姜汁炒)、破故纸(微炒)、广陈皮(去净白)、川椒各30克,青盐15克,黑豆(微炒)

6、60克,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各30克,高梁酒1.5公斤。 【制法】上药共碎为粗末,夏白布或绢袋盛,置于净器中,注酒封口浸之,春夏7日,秋冬10日即可取用。 【主治】脾肾两衰,男子阳萎,女子经水不调,赤白带下。 【用法】每早、晚各空心温服1-2杯。勿食牛、马肉。妇女受胎不可再服用。延寿酒 【材料】黄精30克、天冬30克、松叶15克、枸杞20克、苍术12克、白酒1000克。 【制作】将黄精、天冬、苍术切成小块,松叶切成碎末,同枸杞一起装入瓶中。 再将 白酒注入瓶内,摇匀,静置浸泡10-12天即可饮用。 【功效】补虚强身,延年益寿。 【用法】早晚各服1 次,每次10-15克。延年生石斛酒(

7、痹证) 【配方】生石斛(搥碎)三斤,牛膝一斤,杜仲、丹参各八两,生地黄(切,暴令干)三升。 【制法】上五味切,以绢袋盛,以上清酒二斗,入器中渍七日。 【主治】风痹脚弱,腰胯疼冷,利关节,坚筋骨,令强健悦泽。 【用法】每食前温服三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至一升,忌芜荑。小黄芪酒(痰证) 痰证是因痰湿停滞体内而表现出来的病证,因其所停部位不同,表现亦不一样,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滞在心,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可见痴呆、神昏;痰停于胃,可见呕吐恶心,痰在经络筋骨,可见瘰疠痰核,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临床又分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等不同类型。 历代治疗本病所用药酒,有以祛风散寒、扶正固本为

8、主者,常用黄芪、附子、防风、牛膝等药,如小黄耆酒;有以消痰下气为主者,常用苏子,如苏子酒;有以燥湿健脾为主者,如苍术酒;有以清热滋阴为主者,如玉露酒。 【配方】黄芪、附子、蜀椒、防风、牛膝、细辛、桂心、独活、白术、芎、甘草各三两,秦艽、乌头(集验用署预三两)、大黄葛根、干姜、山茱萸各二两,当归二两半。 【制法】上十八味咀,少壮人无所熬练,虚劳人微熬之,以绢袋中盛,清酒二斗渍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大虚加蓰蓉二两,下痢加女萎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各二两,心下多水者,加茯苓、人参各二两,署预三两。酒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滓。 【主治】大治风虚痰癖,四肢偏枯两脚弱,手不能上头,或小腹缩痛,胁下挛

9、急,心下有伏水,胁下有积饮,夜喜梦,悲愁不乐,恍惚善忘,此由风虚五脏受邪所致,或久座腰痛,耳聋卒起,眼眩头重,或举体流肿痛痹,饮食恶冷,恶寒,胸中痰满心下寒疝,药皆主之,及妇人产后余疾,风虚积冷不除。此药攻痹甚佳,服一剂得力,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神良。 【用法】先食服一合,不知,可至四五合,日三服,服后小热宜冷饮食。服之不尔,可暴滓捣,下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 五味子酒(一)(失眠) 【配方】五味子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五味子洗净,装入玻璃瓶中,加入酒浸泡,瓶口密封,浸泡期间,每日振摇1次,浸足半个月后即可饮用。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心悸,健忘,烦躁等症。 【用法

10、】每次饮3毫升,每日3次。三味地黄酒 【来源】山居备用 【材料】生地黄(切)100克,大豆(炒)200克,牛蒡根(切)100克,酒2升。 【制作】将药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效】补肾除烦,祛风止痛。适应症肾虚,心烦,关节疼痛。 【用法】不拘时,随量饮之。每日1-2次,每次饮服1-2小盅。 【注释】方中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热病伤阴及消渴心烦等症。王好古言其用说:“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本草经百种灵云其功效说:“地黄,专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大豆性

11、味甘,平,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牛膝根性味苦寒,有祛风热、消肿毒之功,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三味相伍补肾除烦,祛风止痛,虚烦可医,骨痛可止。生地滋肾清心,以水济火,则烦可除;大豆去风散热,是以风痹烦渴可用;牛蒡根祛风热,亦可治风痹烦渴。酒浸为饮,其效益佳。人参酒方(筋骨诸病) (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人参、防风、茯苓、细辛、秦椒、黄芪、当归、牛膝、桔梗各一两半,干地黄、丹参、薯蓣、钟乳、矾石各三两,山茱萸、芎 各二两,白术、麻黄各二两半。大枣三十枚,五加皮一升,生姜(切,炒干

12、)、乌麻(碎)各二升。一本无乌麻用杜仲二两半。 【制法】上二十二味口父咀,钟乳别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斗半浸五宿。 【主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 【用法】温服三合,日再,无所闻,随意增进。人参酒 【来源】经验方 【材料】人参3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人参切成段或薄片,浸入优质白酒中,加盖密封,置于阴闵处,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后饮用。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沛,生津固脱,安神益智。适用于久病气虚,脾肺不足,食欲不振,动则气喘,自汗乏力,面色黄白少华,或脉虚,津伤口渴、消渴,神经

13、衰弱,失眠多梦,疲倦心悸,健忘,阳痿等患者服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服10-10毫升。人参固本酒 【来源】 录竹堂集验方 【材料】人参、枸杞、天门冬、生地、熟地各60克,当归、麦冬、何首乌各60克,茯苓30克,白酒5千克。 【制作】诸药细锉,纱袋盛,入酒坛浸泡,密封,下用桑枝文火煨半小时,熄火后置阴凉处,7日后取用。 【功效】补益气血,调经助孕。妇女气血亏虚,头晕腰酸,月经不调,白带日久,体弱不孕;男子身体羸弱,气血亏虚,腰酸腿软,久不生育等症。 【用法】每次30毫升,早、晚钣后各1次。 【注释】本酒偏重于滋肾补血,对于体虚者尤宜,方中人参补元气;生地、熟地、当归补血养血,据本草纲

14、目记载:“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何首乌滋肾补血;麦冬、天门冬、枸杞滋阴润肺,养肝明目;茯苓健脾安神。全方能使人身强力盛,健身长寿。人参枸杞子酒 【来源】民间方 【材料】人参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10公斤 【制作】 将人参烘烤切片,枸杞除去杂质,用纱布袋装上扎口备用。 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水加热溶化至沸,炼至色黄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备用。白酒装入酒坛内,将装有人参、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搅拌1 次,泡至药味尽淡,取出药袋,用细布滤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搅匀,再静置过滤,澄明即成。 【功效】强壮抗老,补阴血,

15、乌须发,壮腰膝,强视力,活血通经。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饮用。无病常饮,亦有强身益寿之功。 【用法】饮用时,可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饮10-12克。清宫焕春酒(阳萎)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配方】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及人参等。 【制法】本酒是根据清代宫廷秘方,用传统工艺方法精制而成,属低度酒。 【主治】身体虚弱,神疲健忘,腰膝软,阳萎,遗精,性功能减退等诸肿虚损之症。 【用法】午饭、晚饭后饮用,每次20毫升,或作佐餐用。 说明:常饮此酒精神焕发,强身益寿。青梅煮酒(虫证) 虫证是指寄生于人体的各种虫类所引起的病证,本节介绍的两个药酒方,用以治疗蛔虫所致的“虫心痛”、“虫积腹痛”。 (验方) 【配方】青梅30克(无青梅可用食品店出售的糖渍青丝代替,用量酌增)黄酒100毫升。 【制法】用青梅和黄酒用放瓷杯中,再将瓷杯放在有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