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3362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8.0 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错勘(kn) 晌(shn)午 亢(kn)旱 刽(kui) 子手B. 隅(y)头 撚(nin) 断 髻(j) 燕侣莺俦(chu)C. 刬(chn)的 祗(zh)候 亲戚(q) 汗涔涔(cn)D. 鞍鞴(bi ) 恁(nn)的 淆(xio)乱 插科打诨(hn)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魁梧 烦躁 前合后掩 望帝啼鹃B. 凝噎 烂漫 苌宏化碧 鳏寡孤独 C. 嗟怨 混帐 素车白马 轻歌漫舞 D. 戕害 典刑 繁文缛节

2、 玉簪螺髻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层面来认识,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华为公司在国外市场和思科、爱立信等通讯巨头分庭抗礼,在国内市场 2016 年手机出货量也已超过苹果排在第一。兰州市政府想要通过洒水降尘净化空气,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带来其他问题,引发市民非议,政府呼吁大家对此举不要求全责备。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孔之见,也像一面镜子,从多个不同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按照韩愈的读书法,对立论说理一类的著作,一定要探取其中深奥的道理,这样广泛多学,细大不捐,务

3、求有所收获,才能增长见识学问。海博会上,各国商品汗牛充栋,让观众大饱眼福,来自意大利的巧克力、韩国美食、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等展品品种繁多,令人应接不暇。A. B. C.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美韩不顾包括中国在内有关国家的反对,商定将于年内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称此举旨在于反制朝鲜为目的,其他国家不必忧虑B.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 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C. 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

4、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 魅力D. 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 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 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美丽如河流,越

5、深越无声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A. B. C. D.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别绑架道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A而甚至既也只要就B而或者不仅而且只要就C但或者不仅而且而才D但甚至既也而才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 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不是单纯地站在 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断对错。这样一来,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A. A B. B C. C D. D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9.0 分)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

6、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 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 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 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 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

7、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 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 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 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

8、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 曰“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 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 塞/乃还。C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

9、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 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 塞/乃还。8.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 20 岁时取字。B 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C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D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

10、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 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B 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C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 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 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况进退

11、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9.0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 分)麦芽糖 江岸田大妈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割麦子的头把好手,黄泥湾多少人号称的快手,都败倒在她的镰下。 那一年,队里为了抢天夺时,不按工时记工分,按所割麦子的田亩数记工分。田大妈一整天都 猫腰在麦田里愣是不露头,一个人割了一亩多地的麦子,让一村人惊讶得合不拢嘴。不知道从 哪年起,她的手一点点慢了,脚也跟不上趟了。年龄不饶人啊,她说老就老了,等到她哆嗦的 手再也握不住镰刀把了,她就失去了下田割麦的机会,只能帮助忙碌

12、的人们做饭烧茶。当然,田大妈在做罢了饭烧好了茶之后,她也不会躲到阴凉处歇着。她挽着个大竹筐,到收获过的田野里去拾麦穗。 田大妈开始拾麦穗的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家家户户才尝到填饱肚皮的滋味,都比较珍惜粮食,田野里可以说场干地净,基本做到了颗粒归仓。田大妈东张张西望望,眼光似梳子,把一 垄垄麦茬都梳理一遍,偶尔才发现一穗半穗麦子。她把自家田地的麦穗拾完之后,忍不住下到 别人家的田里,早被人发现了,都远远地喊,那是谁啊,别拾俺家的麦穗啊,俺自己抽空也要拾的呢。有时忙乎一天,也拾不到半筐麦穗。 田大妈把拾到的麦穗晒得焦干,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麦粒搓下来,用簸箕簸一簸,麦芒麦壳都扬掉了,留下一堆金灿灿的麦

13、子。田大妈抓起一把麦子,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田 大妈又抓起一把麦子,又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五九年如果有了这一把把麦子,大 毛二毛三毛都不会相继饿死了。当初,四毛放着庄稼不种,要到城里打工,田大妈死活不同意。庄稼人呢,不种庄稼还叫庄 稼人吗?但她到底拗不过四毛,四毛走了,好在还有他媳妇留下来种田。过了几年,他媳妇嫌 累,四毛把媳妇也带跑了,留下儿子陪伴奶奶。他们家再也没人种田了,好端端的田地白白送 给了别人种。再后来,四毛把田大妈祖孙俩也接到了城里。老邻旧居有时到城里办事,就去看看田大妈,羡慕田大妈如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幸福生活。 田大妈总是苦笑,一个劲儿地摇头。邻居们要走了,她把

14、人家送出老远,最后实在不让她送了, 她就倚着路边的树,或者电线杆,手搭凉棚看人家的背影,直到人家连影儿也没有了,才无精 打采地回家。有一次,她和邻居聊天,邻居随意的一句话,却重重地击打在她的心坎上,好几天没缓过神 来。田大妈说:“麦子快收了吧?” 邻居说:“快了,要不了多久了。” “又该你们忙活了,收了麦子,还要拾麦穗。”“现在收麦子都是马马虎虎的,哪能收干净?谁还拾麦穗啊?” 农村如今是怎么啦?这么不知道金贵,这么糟践粮食。如果再来个五九年,恐怕人都要饿死了。田大妈想不通。 她决定回黄泥湾拾麦穗去,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合适。往年在老家,只要听见麦黄鸟从房顶上飞过时洒下一路“大哥大哥,麦黄快割”的催促声,田大妈不用跑到田间地头亲眼看看 那一波波不停翻滚的金黄色麦浪,她就知道,麦子熟了,该开镰收割了。可是,城里没有麦黄 鸟,她只好问儿子四毛,四毛就糊弄她,早呢,还早着呢。要不是那天看电视,新闻报道里说,今年全县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田大妈还蒙在鼓里。田大 妈知道了,就坐不住了,让四毛开车送她回黄泥湾。 一回到黄泥湾,麦子的香味就填满了田大妈的五脏六腑。她撵走了四毛,谢绝了邻居的好心劝慰,挽着个大竹筐,下到了麦田里。 田大妈几乎不用挪太远,就拾到一把把麦穗,那一根根麦穗总是丢在特别显眼的位置,随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