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3307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2分。)1. 下列对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 在任何条件下,晶体都不可以转变为非晶体,非晶体也不可以转变为晶体【答案】BC.2.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 热量不可能

2、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答案】B【解析】根据热量学第一定律,气体吸热的同时如果还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即温度不一定增大,A错误;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B正确;根据可知P不变V增大,则T增大,需要吸热,C错误;在外界做功的情况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错误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时水已经结为冰,水分子停止了热运动B.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C. 内能不同的物体,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答案】BC【解析】-2时水已经结为冰,虽然水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降低,但不会停止热运动,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

3、志,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B正确;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多少等因素有关,而分子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分子动能可能相同,C正确D错误4.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水蒸发越快B. 若一定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50J,内能增加80J,则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130J的热量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D.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大于109m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汽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

4、发越慢,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即,解得,B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错误;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再增大,D错误5.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两种相互的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液体的蒸发现象在温度较低时停止发生D.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答案】AB【解析】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吸热但不升温,A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距

5、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为表面张力,故B正确;在任何温度下,液体的蒸发现象都能发生,C错误;汽化现象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无关,故D错误6.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B. 只要条件满足,气体的温度就可以无限降低C.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答案】A【解析】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A正确;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错误;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C错误;气体从外界吸

6、收热量同时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大,D错误7.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叶片上的小露珠呈现球形B. 液晶的光学性质不随温度、外加电压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C. 生产雨伞时,应选择容易被水浸润的伞布,以便更好地防水D.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答案】AD【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故A正确;液晶是不稳定的,外界影响的微小变化,例如温度、电场等,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变化,改变它的光学性质,B错误;要增强雨伞的防水作用,伞面可选择对水是不浸润的布料,这样可以减少水在伞面上附着,C错误;液晶具有液体的流

7、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D正确8.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虫水黾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B. 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再接触部位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 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引力较微弱的结果。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同性的表现。选项B正确。

8、考点:此题考查表面张力、扩散现象、分子力、及非晶体的特性。9. 图中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当气体自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时( )A. 气体内能一定增大B. 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C.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 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答案】AD【解析】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由于从A到B,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其内能一定增大,故A正确;B、根据A、B与O点的连线表示等容变化,直线AO的斜率大,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常数),A状态的体积小,可知从A到B,气体的体积增大,故B错误;C、由于气体的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体积增大,

9、气体对外界做功,W为负值,从图中看出气体温度升高,即为正值,所以Q必须为正值,即气体必须从外界吸热,故C错误,D正确点睛: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整理后可得P与T的关系式,判断图象斜率的意义,得到体积的变化,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做功和吸热。10. 如图所示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时气泡与物品接触面的面积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是( )A. p0S B. C. D. 【答案】B【解析】取气泡内的气体研究,设压缩后气体压

10、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则,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故选项B正确。点睛: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气体体积压缩后的压强,从而结合求出压力的大小。1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光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不统一的B. 任何光现象都能明显地显示波动性与粒子性C.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D. 频率较低的光子往往显示波动性,频率较高的光子往往显示粒子性【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少量粒子体现粒子性,大量粒子体现波动性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故A

11、错误;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高频光波长短光的粒子性显著,低频光波长长光的波动性显著,B错误C正确;光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其波动性越明显;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不容易衍射,其粒子性越显著,故D正确1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A可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B. 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C. 原子A可能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3D. 原子B不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发生电离【答案】C【解析】原子A可能辐射出1种频率的光子,只能

12、为21,故A错误;只有大量原子B可能辐射出种频率的光子,B错误;原子吸收的能量应为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的能量差,故C正确D错误13. 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该( )A. 改用红光照射B. 改用紫光照射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增大绿光的强度【答案】B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4.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出去,其速度的大小为v0,经过一段时间落地,取从发射到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为过程1,小球由最高点至返回地面的过程为过程2。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下述正确的是( )A. 过程1和过程2的动量的变化大小都为mv

13、0B. 过程1和过程2的动量的变化的方向相反C. 过程1和过程2的重力的总冲量为2mv0D. 过程1和过程2的重力的总冲量为0【答案】AC【解析】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所以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仍为,取向下为正方向,故过程1中动量的变化量为,过程2中动量的变化量为,故A正确B错误;过程1和过程2的重力的总冲量为,C正确D错误15. 甲乙两人在光滑冰面上相向运动,相遇时两人掌心相碰互推对方,分开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甲m乙,则甲对乙的冲量一定大于乙对甲的冲量B. 无论甲、乙质量关系如何,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C.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速率一定大于

14、乙的速率D.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动量一定大于乙的动量【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以两人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甲对乙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冲量方向相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动量变化量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前速率和动量关系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等,则甲对乙的冲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以两人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知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相反,B正确;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说明相互作用后

15、,两人运动方向与相互作用前甲的运动方向相同,取相互作用前甲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则有所以相互作用前甲的动量一定大于乙的动量由于两人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不能确定两人相互作用前速率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D正确16. 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站在车上的人练习打靶,靶装在车上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已知车、人、枪和靶的总质量为M(不含子弹),每颗子弹质量为m,共n发,打靶时,枪口到靶的距离为d若每发子弹打入靶中,就留在靶里,且待前一发打入靶中后,再打下一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待打完n发子弹后,小车将以一定速度向右匀速运动B. 待打完n发子弹后,小车应停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右方C. 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相同,大小均为D. 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不相同,应越来越大【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子弹、枪、人、车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一直守恒,子弹射击前系统总动量为零,子弹射入靶后总动量也为零,故仍然是静止的;设子弹出口速度为v,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