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3054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病的拔罐疗法一、感冒病因:六淫外袭,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每多兼夹,尤以夹寒、夹热之邪为多,或夹时疫之气。尤以身体虚弱,卫气不固,每遇气候变化,寒热失常时尤易罹患。配穴方一 大椎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2-3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罐,以微出血为度,留罐5-10分钟起罐。根据患者自觉症状消除程度决定拔罐次数。如病情不减,可在原部位连续拔罐1-2次,至症状消失为止。主治:风寒感冒。配穴方二 风门、列缺、外关。头痛配风池、印堂;声哑配天突、鱼际,并可用照海。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主治:流行性感冒。配穴方三 主穴:风池、大椎、风门;配穴:

2、膏肓俞、心俞、胆俞、委中。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或用走罐法、闪罐法,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或针罐法,留罐15-20分钟。均为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各型感冒。配穴方四 主穴:大椎、大杼、肺俞、膏肓俞、膈俞;配穴:气海、百会、印堂、太阳、神庭、头维。方法: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1-2个。留罐15-20分钟,每日施术1-2次。主治:风寒、风热型感冒。配穴方五 大椎至胆俞止的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两侧循行线。方法:采用走罐法(涂刮痧油润滑患部),推至皮肤紫红色为度,然后将罐留在大椎穴、肺俞穴上15-20分钟。也可用排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

3、次,待症状改善后,改用3-5日1次。主治:各型感冒。配穴方六 背部膀胱经的循行线上(共4条)。方法:令患者俯卧或座位上伏案,光露背部,沿着膀胱经的循行线抹上刮痧油。然后取中号罐1只,把罐吸在患者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下来回走罐多次,直到循行线上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四条循行线均应走罐。接着可把罐停在大椎穴上,留罐5分钟,最后用纱布把油擦尽。每日1次。主治:感冒。二、头痛头痛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其他疾病。中医认为,头痛一证,急性为“头痛”,慢性为“头风”。可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又因其病邪随经络而致,故又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痛和偏头痛之分。见证不同,治当详察。病因:致因随多,

4、无非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所致。外感头痛,以风邪为多,因“风为百会之长”,为病每多兼夹,故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之分。内伤头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不足所致。故又有肝火头痛、痰浊头痛、气滞血瘀头痛;或阴阳气血各有偏虚而引起血虚头痛、阴虚头痛、气虚头痛和阳虚头痛。症状: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配穴方一 前额头痛取太阳、印堂;偏头痛取太阳;头顶及后头痛取大椎或百会。主治:顽固性头痛。配穴方二 大椎、风池、太阳。风寒头痛配风府、外关;风热头痛配曲池、肺俞;肝阳(火)头痛配百合、太冲(只点刺)、胆俞;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头痛配百会、膈俞;肾虚头痛配肾俞、

5、气海、太溪。方法:以上头痛均可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均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配穴方三 按头痛的部位取穴。前额痛(阳明经),取印堂、上星、四白、解溪、大椎;偏头痛(少阳经),取太阳、胆俞、风池、足临泣、行间;后头痛(太阳经),取大椎、大杼、风池、风门、天柱、昆仑;巅顶头痛(厥阴经),取百会、风池、肝俞、太冲。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三、三叉神经痛现代医学之三叉神经痛,统属祖国医学的偏头痛范畴。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烈疼痛,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发病,其中部分患者与月经周期有关;男性亦可发生,而以中老年人为多。病因:原发性

6、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多沿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钟)、日发作数次、电击或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来去突然。在鼻旁、口周、牙龈等处可有压痛点(扳机点),如果触及这些部位可以诱发,通常多发于三叉神经的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单发于眼支(第一支)者较少见。其痛多从上下唇、鼻翼、眼眶等处开始向外放射。本病多为慢性,可延至数年或数十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配穴方一 三叉神经第一支痛取攒竹、丝竹空、阳白、中渚;第二支痛取迎香、四白、禾髎、角孙、合谷;第三支痛取下关、大迎、颊车、翳风、内庭。风寒阻络型配风池、外关;风热阻络型配曲池、大椎;肝火上逆型配曲泉、俠溪、支

7、沟;气虚血瘀型配膈俞、肝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方法:均可采用单纯拔罐法。风寒阻络者可用闪罐法;风热阻络、肝火上逆者还可用刺络拔罐法;气虚血瘀者也可用留针拔罐法。以上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配穴方二 大椎、风池、合谷、太阳、胆俞、膈俞。方法:均采用单纯拔罐法,对风热、肝火、血瘀型也可用刺络拔罐法,气血不足者可用留针拔罐法。均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配穴方三 委中、曲泽、手三里、肝俞、足三里。方法:采用刺络拔罐、闪罐、留罐和走罐法。每周拔罐1-2次。四、偏头痛病因: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是由于脑血管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剧烈头痛,现代医

8、学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痛多在一侧;多呈周期性发作。本病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发病,其中部分患者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男性亦有发生,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偏头痛多痛在一侧或两侧,时痛时止,一发作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以后逐渐减轻而至缓解。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配穴方一 天宗、太冲、三阴交、风池。每隔1周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配穴方二 委中、大椎、外关、胆俞、肝俞。方法:采用留罐、闪罐和走罐法。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2-3日1次。配穴方三 太阳(患侧)、太冲(患侧)、肝俞(患侧)印堂、合谷。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尖刺后拔罐10-15分钟,以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

9、个疗程间隔3-5天。五、支气管炎(咳嗽)配穴方一 分两组:一为风池、身柱、风门、外关;二为天突、经渠、大椎。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主治:风寒咳嗽。配穴方二 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第1-7胸椎两侧各穴及胸骨上面诸穴。采用单纯拔罐法。每日1次。第1次拔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等15分钟;第二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诸穴。每次留罐15-20分钟,交替使用。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用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1个疗程。主治:久咳不止的急、慢性支气管炎。配穴方三 分两组:一为大椎、风门、膻中、中府;二为身柱、肺俞、大杼、膏肓、丰隆、曲泽。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

10、。2组穴位,每次选1组。隔日1次,7次为1疗程。配穴方四 大椎、肺俞(双)、神阙。急性咳嗽配风门、身柱;慢性咳嗽配脾俞、肾俞、足三里;咳喘配定喘。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配穴方五 大杼膈俞、大椎至阳、孔最尺泽、足三里丰隆、天突膻中。方法:采用走罐法。先令患者取俯卧位,显露背部,在背部涂适量的刮痧油,沿着膀胱经和督脉所选的穴位来回走直罐,至皮肤出现紫红色淤血为止。起罐后将背部的油迹擦干净,然后令患者仰卧位用同样的方法在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经穴来回走罐,至皮肤出现紫红色淤血为止。一般每周走罐1次,每次可选2-3条经脉走罐。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六

11、、关节炎(痹证) 关节炎,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两种,均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居多。 病因:本病之作,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邪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所致。 症状:关节疼痛,酸麻重痛,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甚则畸形。如疼痛游走不定,多为风邪偏甚,属风痹;痛处固定而痛剧,多为寒邪偏甚,属寒痹;痛虽不甚,但肢体重着者,多为湿邪偏甚,属湿痹;痛剧而红肿灼热,多为湿热之邪偏甚,称热痹。 配穴方一 大椎、阿是穴。病在上肢配肩贞、肩髃、曲池、绝骨;病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肝俞;病在下肢者配秩边、殷门、委中、承山。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刺络拔罐

12、法。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痹症(关节炎,筋骨、肌肉痛)。 配穴方二 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风市、血海、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均取两侧穴)。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配穴方三 曲池、外关、阿是穴。膝关节炎配梁丘、血海、膝眼、阳陵泉、委中、足三里。 配穴方四 随患部位取穴。肩关节炎:取肩髃、肩髎、肩井、天宗、或局部压痛点。肘关节炎:取曲池、天井、手三里,或局部压痛点。腰髋关节炎:取腰阳关、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秩边、环跳,或局部压痛点。膝关节炎取梁丘、血海、膝阳关、曲泉、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或局部压痛点。踝关节

13、炎:取绝骨、解溪、丘墟、太溪、昆仑,或局部压痛点。用留针拔罐法。留针10分钟,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配穴方五 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循经取穴。上肢取肩髃、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风市、梁丘、阴陵泉、悬钟、昆仑、丘墟等。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风湿痛痹,或膝关节肿大、积液明显,同时伴有痛胀,屈伸困难,病程较长者。尤以关节肿大者收效颇捷,一般3次即愈。七、坐骨神经痛(痹证) 坐骨神经痛,其痛以始于臀部,沿股后侧、小腿后外侧,而放射至足背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中医认为,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经络,客于坐骨神经所致。 症状: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

14、腿后外侧发生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走或伸腰疼痛加剧,也可因咳嗽、喷嚏等而加重。 配穴方一 分四组:一为患侧腰椎旁之夹脊、秩边、委中;二为环跳、阳陵泉、丘墟;三为居髎、风市;四为足三里、内庭。兼见足趾麻木者配八风(只针刺)。 方法: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法。视其痛处取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配穴方二 次髎、环跳、压痛点、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合阳、三阴交、昆仑。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每次取4-5穴。每日或隔日1次。 配穴方三 疼痛区域。 方法:采用走罐法。每次走罐至皮肤紫红色为度。然后在疼痛明显处用密排罐法,拔罐15分钟。3日1次。八、肩周炎(肩凝证)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

15、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为肩凝证、漏肩风、老年肩、肩痹、冻结肩、五十肩等,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非体力劳动者为多见。 病因:多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或外伤后遗,痰浊瘀阻,复感风寒湿之邪侵袭经络,致使气血凝滞不畅、瘀阻经脉所致。 配穴方一 肩髃、肩髎、天宗、肩贞。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隔日1次,五次为1个疗程。 配穴方二 阿是穴(压痛点)、肩髃、肩外俞、肩髎、肩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灌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配穴方三 主穴:肩髃、肩髎、肩前(位于肩髃前1寸凹陷中的奇穴)、曲池。配穴:大椎、肩中俞、肩贞、腰俞、天宗、巨骨、外极泉(在腋前皱纹尽头凹陷中的奇穴)、臂臑、外关。 方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随症选用。留灌10-15分钟,连续治疗2-3次后,改用隔日治疗1次。 配穴方四 阿是穴(痛点)或痛区。 方法:一般采用闪罐法,慢性者用刺络拔罐法,肩部肌肉肥厚者,用走罐法,每日治疗1次,同时配用推拿疗法。闪灌,走罐法至皮肤充血、发红为度,慢性者留罐15-20分钟。 配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