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八项规范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3047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探八项规范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探八项规范讲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勘查钻孔8项质量要求1 范围标准规定了煤炭炭资源勘查钻孔的钻探、测井和综合验收及抽水试验质量标本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Z/T 0215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0801993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范3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3.1 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煤层质量分为优质、合格和不合格,各级质量指标见表1表 1 钻探煤层质量指标项目优质合格

2、不合格煤层厚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初见煤(顶末)和止煤(底初)两个回次的岩煤芯缺失量的总和不大于下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初见煤(顶末)和止煤(底初)两个回次的岩煤芯缺失量的总和不大于下列规定:达不到合格标准者为不合格煤层真厚度(m)缺夫量总和(m)煤层真厚度(m)缺夫量总和(m)最低可采厚度1.301.313.50大于3.51不大于0.20不大于0.30不大于0.40最低可采厚度1.301.313.50大于3.51不大于0.30不大于0.40不大于0.502.钻探所确定的煤层厚度,经与可靠的测井资料验证比较,两者的差值不大于下列规定:2.钻探所确定的煤层厚度,经与可靠的测井资料验证比

3、较,两者的差值不大于下列规定:煤层真厚度(m)差值(m)煤层真厚度(m)差值(m)最低可采厚度1.301.313.50大于3.51不大于0.10不大于0.20不大于0.30最低可采厚度1.301.313.50大于3.51不大于0.20不大于0.30不大于0.40煤芯采取符合下列各项条件:1.按确定的煤层厚度计算,煤层的长度采取率不低于90%。2.按煤芯送样质量计算,重量采取率不低于75%。3.煤层的结构清楚,煤芯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符合下列各项条件:1.按确定的煤层厚度计算,煤层的长度采取率不低于75%。2.按煤芯送样质量计算,重量采取率不低于60%。3.煤层的结构清楚,煤芯不污染

4、,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煤层深度在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各10m范围之内已经准确地丈量钻具,误差不大于1.5,且已合理平差。在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各10m范围之内已经准确地丈量钻具,误差不大于1.5,且已合理平差。原始记录小班原始记录和打煤报告书均按规定的格式和填写要求,及时认真填写,字迹清楚、准确,无涂改现象。小班原始记录和打煤报告书均按规定的格式和填写要求,及时认真填写,字迹清楚、准确,无涂改现象。3.2 钻探全孔工程质量标准钻探全孔质量分为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和废孔四级。3.2.1 钻探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钻探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指标见表2表2 钻探甲级孔、乙级孔、

5、丙级孔质量指标项目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煤层钻孔设计要求钻探确定厚度、结构和采取煤芯的煤层,均按有关规程的要求进行了采取,并且其中2/3以上(含2/3)的煤层符合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的优质标准,其余煤层符合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的合格标准。钻孔设计要求钻探确定厚度、结构和采取煤芯的煤层,均按有关规程的要求进行了采取,并且全部符合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的合格煤层标准以上。达不到乙级孔标准又不属废孔者岩层1. 钻孔设计要求采取岩芯的层段,含煤地层岩芯采取率达到70%,非含煤地层岩芯采取率达到60%。2. 岩芯洗净、顺序编号、贴票、装箱保管。需要长期保留的岩芯在钻孔现场质量验收后立即入库,妥善保管存。1. 钻孔设计要求

6、采取岩芯的层段,岩芯采取率要比甲级孔要求低10%。2. 岩芯洗净、顺序编号、贴票、装箱保管。需要长期保留的岩芯在钻孔现场质量验收后立即入库,妥善保管存。终孔层位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孔斜按钻孔设计终孔层位的实际深度计算,最大孔斜度和终孔孔斜度不超过下列规定:按钻孔设计终孔层位的实际深度计算,最大孔斜度和终孔孔斜度不超过下列规定:终孔层位深度(m)孔斜度()终孔层位深度(m)孔斜度()300以内(包括300)3300以内(包括300)540044006.55005500860066009.5700770010.5800880011.5900990012.51000101

7、00013.5110011110014.5120012120015.51200以下每增加100m孔斜度不超过1.51200以下每增加100m孔斜度不超过2定向斜孔达到钻设计所规定的要求定向斜孔达到钻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表2续项目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1. 观测的项目和内容达到钻孔设计要求。2. 钻孔设计要求做消耗量和回次水位观测的钻孔,实际观测次数均达到应观测次数的确100%。1.观测的项目和内容达到钻孔设计要求。2.钻孔设计要求做消耗量和回次水位观测的钻孔,取芯钻进时实际观测次数不低于应测次数的80%;无芯钻进时实际观测次数不低于应测次数的90%;并做到测点分布均匀。达不到乙级孔标

8、准又不属废孔者钻孔封闭按钻孔封闭设计书设计要求进行封闭。每个封闭段经取样检查合格,孔口埋标(暗标或明标),提出封闭报告。按钻孔封闭设计书设计要求进行封闭。每个封闭段经取样检查合格,孔口埋标(暗标或明标),提出封闭报告。原始记录各项原始记录均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写要求,认真填写,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完整。各项原始记录均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写要求,认真填写,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完整。其他设计要求有益矿产、专门性采样(如水样、瓦斯样、岩矿样、岩土样等),以及钻孔结构、含水层隔离等,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有益矿产、专门性采样(如水样、瓦斯样、岩矿样、岩土样等),以及钻孔结构、含水层隔离等,达到钻孔

9、设计所规定的要求。3.2.2 钻探废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废孔:a) 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任何目的者。b) 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主要设计目的,需补孔重打者。c) 钻孔的终孔深度大于100m,但因钻探原因而没有测斜资料者;或钻孔中的任何一测斜点的孔斜度等于或大于5,但没有取得系统的方位角资料,使地质资料无法使用者。4 钻孔测井质量标准4.1 钻孔测井煤层质量标准 钻孔测井煤层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三级,各级质量指标见表3。4.2 全孔测井质量标准 钻孔全孔测井质量级别为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和废品四级。表3 钻孔测井煤层各级质量指标优质合格不合格煤层及夹矸定性可靠,两种物

10、性参数按各自原则解释,与两参数成果平均值的厚度、深度误差不大于下列规定。煤层及夹矸定性可靠,两种物性参数按各自原则解释,与两参数成果平均值的厚度、深度误差不大于下列规定。达不 到合 格标 准 又不 属于废 品 者煤层厚度(m)最大厚度误差(m)最大深度误差(m)夹层最大厚度误差(m)最大厚度误差(m)最大深度误差(m)夹层最大厚度误差(m)最低可采厚度1.300.100.200.100.150.250.151.313.500.150.250.150.200.300.203.518.000.200.300.200.250.350.258.000.300.400.300.350.450.354.2

11、.1 全孔测井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全孔测井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指标见表4。表4 全孔测井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指标项目甲级乙级丙级测井参数不少于四种物性参数不少于三种物性参数达 不 到 乙 级 标准 以不 属于 废 品 者工程质量1.原始数据准确齐全清楚。2.测速符合出厂指标,变化不大于5%。3.丢错码率不大于1%,且无连续丢码。4.深度误差井深500m以内不大于。0.25m,500m以上不大于0.05%。5.采样间距:目的层0.05m,其他不大于0.10m。6.监视(或回放曲线)传送误差每10m不超过0.20m,井壁规则段声波跳跃每100m不超过4次,无畸变,目的层及界面

12、无干扰。7.按规定进行仪器刻度及井场检查。1.主要技术数据无遗漏、无涂改。2.测速变化不大于甲级的确1.2倍。3.丢错码率不大于2%,连续两个以上的丢码每100m不超过两处。4.深度误差不超过甲级的2倍。5. 采样间距:自然伽马目的层0.10m,其余要求同甲级。6. 监视(或回放曲线)传送误差每10m不超过0.30m,井壁规则段声波跳跃每100m不超过甲级的4倍,无畸变,目的层及界面无干扰。7.刻度间隔不超过规定的1.5倍,项目不少于规定的1/2,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1.5倍。煤层定性解释和参与评级的可采煤层定厚解释90%达到优质层质量要求,其余煤层达到合格质量要求。定性解释和参与评级的可采煤

13、层定厚解释90%不低于合格质量要求。岩层有三种物性曲线划分岩层,解释结果与岩芯分层基本吻合。有二种物性曲线划分岩层,主要层段的解释结果与岩芯分层基本吻合。含水层两种物性参数曲线对主含水层深度、厚度的解释误差不大于2m。符合设计要求。断点在物性标志层稳定的地区,有两种物性参数曲线进行解释,且不遗漏断距大于20m的断点。在物性标志层稳定的地区,有两种物性参数曲线进行解释,且不遗漏断距大于30m的断点。孔斜按规定进行测斜,重复测量差值,顶角不大于1,方位角不大于10(在顶角大于3时)。工作有缺陷,但不影响成果,重复测量差值,顶角不于1.5,方位角不大于15(在顶角大于3时)。孔径仪器供电电流的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不大于0.5cm。仪器供电电流的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不大于1cm。井温按设计要求和规程规定进行测量。供电电流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于o.2。工作有缺陷,但不影响使用,供电电流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于o.4。原始数据各种原始数据和表格填写及时、准确齐全,清楚整洁,无涂改。各种原始数据和表格填写及时、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