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02975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园建工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园建工程)山东XXXX科技有限公司 XXX1总则:1.1为提高我公司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水平,控制景观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控制标准指引。1.2本控制标准指引的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的范围,是以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为主。1.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求除执行本指引外,还应执行国家、省、地方等相关园林景观工程的标准和规范。2基本规定:2.1在施工前,参与图纸会审过程中,组织人员熟悉图纸,与设计单位协调,如发现设计不合理、不便施工项目,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出具相关

2、变更文件。2.2分项施工相关部门应认真编写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防治措施(见附表),经总工办审查、批准后实施。2.3本标准检查方法除有明确要求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须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2.4园林景观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公司相关技术部门(总工办)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常见质量通病汇总收录:1、 混凝土构件断面尺寸偏差2、混凝土发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3、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4、 石砌体砂浆不饱满5、石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6、地面铺装板块空鼓1、混凝土构件断面尺寸偏

3、差产生原因:(1) 施工测量放线有误;(2) 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不够,稳定性差,使模板产生变形和失稳;(3) 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且浇筑时一次下料过多等。防治措施:(1)严格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做到放线与复核相结合;(2)模板支设要充分考虑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对高支模构件必须要编制模板装拼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3)对于直接坐落于地基土上的基础梁模板支撑系统,基土必须夯实,竖向支撑底部打入老土层,并设置有可靠固定的斜向支撑;(4)混凝土浇筑前拟定浇筑方案,保证浇筑方法符合规范规定;(5)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性下料量及一次性浇筑高度,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应振动模板,以防模板位移、变形或倾斜而

4、改变构件几何尺寸。2.混凝土发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产生原因:(1) 模板表面不光滑且没有涂刷隔离剂;(2) 模板拼缝不严密;(3) 混凝土振捣不实,有少振、漏振现象;(4) 混凝土下料距离过高,未设串筒或滑槽,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5) 混凝土配比计量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6) 模板缝隙未堵严,导致水泥浆流失;混凝土构件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过大等。防治措施:(1) 混凝土配制时计量要准确;(2) 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使之具有良好的和易性;(3) 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振捣密实;(4) 模板表面要洁净,板面水泥浮灰要清除干净;(5) 木模

5、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6)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7) 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8) 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可保证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如构件断面较小,钢筋较密,无法留出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或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补救方法:(1)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

6、: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斜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凿去多余混凝土;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麻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和原混凝土配合比中同比例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孔洞: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3天后,喷涂一道素水泥浆,用高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为防孔洞顶部在填塞混凝土时形成死角,支模时在孔洞上部要形成一定的斜角,以保证混凝土的

7、充盈,脱模后再凿除多余的混凝土。(4)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松散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3、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产生原因:(1)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3) 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浇筑后分层产生裂缝;(4) 拆模不当或野蛮拆模;(5) 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等。防治措施:(1)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

8、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控制好混凝土的使用时间。(3)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其内外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度裂缝,因此,浇筑后的覆盖保温养护工作更为重要。(4)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5)严格控制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除构件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拆模时应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拉,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6)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而致损坏。补救方法:可将缺棱掉角处松散颗粒凿除

9、,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4、石砌体砂浆不饱满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产生原因:(1) 砂浆稠度不足;(2) 组砌方法错误;(3) 座浆不密实。防治措施:(1) 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2) 同时砂浆应具有一定稠度,便于与石面胶结;(3) 严禁先干砌、后灌浆的组砌方法。5、石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产生原因:(1) 石砌体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2) 组砌方法错误;(3) 单班砌筑高度过高;(4) 砌筑时

10、拉线过长或拉线意外变形。防治措施:(1)应注意选择至少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不应小于150mm,块石宽、厚都不应小于200mm,以保证砌筑稳定。(2)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丁石应长于顺石的1.5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0mm。(3)当日单班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4)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弧面)线位的准确度,发现有石面勾线应及时调整,一次拉线长度不宜超过20米。6、地面铺装板块空鼓产生原因:(1) 铺板前基层有灰渣和杂物;(2) 基底和板底未喷水湿润;(3) 砂浆含水率过高。防治措施:(1) 基层应彻底清除灰渣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2) 必须采用干硬性砂浆做结合层,砂浆应充分搅拌均匀;(3) 铺结合层砂浆前,先用水泥素浆刷匀,随即铺结合层砂浆,严禁洒干水泥喷水扫浆,并用木抹子抹平,拍实;(4) 板块铺贴前,板底应湿润、晾干,定位后,将板块均匀轻击压实。(5) 板块铺设完成24小时后,应洒水养护两次,以保证水泥砂浆水化反应必须的水分,养护期间严禁上人。补救方法:空鼓部分板块掀起补浆重铺并进行常规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