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呵护个性的“蓓蕾”--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02963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呵护个性的“蓓蕾”--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呵护个性的“蓓蕾”--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呵护个性的“蓓蕾”--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管理 新 课 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学会呵护个性的“ 蓓蕾”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 陈贵一 ( 浙 江省安吉县上墅私 立高中) 陶行知说: “ 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 ” 教师应该在充分 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 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合理地安排教学 目标和 内容 , 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 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为教育的“ 个 性发展原则” 摇旗呐喊 、 冲锋陷阵。 一 、高考压力下的语文教学现状 长期的应试教育割断了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脐带 ,把人文内涵 丰富的语文教学剥离得仅剩下孤立零碎的干巴巴的考点 ,德育被 “ 驱逐出境” , 美育被“ 打入

2、冷宫” 。语文教学过程也被肢解成“ 介绍 作者一交代背景一解释字词一分析课文一归纳主旨一写作特点” 的教学模 式 , 教师让学生虔诚地拷贝着“ 标准 ” 答案。 语文教学与学 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 个性化教学的“ 缺席” , 紧紧地束缚了学生 个性 创造 的翅膀 。 二、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条件 ( 一 ) 语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的课堂, 它是学生个性培养的温床 1 教师要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才能形成培养学生个性的 意识 美国卡耐基促进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 波伊认为:面向 2 1 世纪的教育改革首先应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这句话很好地阐 释了教育思想革新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

3、 语文课堂应 该要更具开放性 , 我们要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 让全体学生都获得 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2 教师要具有开放性的知识 、 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培育出富有 个性魅力 的人才 塑造有个性的学生 , 就要有个性鲜明的教师 。 如果一位语文教 师没有兼容并蓄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没有独具魅力的个性化的 教学 , 那么他的教学只能照本宣科、 索然寡味, 又怎么能让学生“ 亲 其师 , 信其道” 呢?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丧失活力、 毫无个性而言。 所 以 , 开放性的知识 、 个性化的教 学既有益于教师创造生动活泼 的 课堂教学 , 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创造精神的培育。 3 教师要多

4、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个性 化的答案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 , 更富有人文性 , 语文教材所选 的课文大 多文质兼美, 风格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都是作者情感 和个性的凝结。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要多设置开放性问 题, 促其绽放出一簇簇智慧的个性花朵。 4 教师要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培 养得以保 障 苏霍姆林斯基说: “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于点燃 孩子渴望知识 的火花 。” 正因为如此 , 我们要运用多种开放性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来点燃这一火花, 用心呵护那一株株个性的幼苗。 教 师应勤启发、 多质疑, 灵活研读课文, 使学生的灵魂徜徉于字里

5、行 间, 使学生的情感浸染于墨韵书香 , 形成 自己健康的个性, 提高 自 己的认识水平 。 一 1 7 4一 教师应该以教材为载体, 以课堂为平台,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 潜在个性和审美情趣,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 让语文化作他们生命中的一泓清泉, 滋润其一生。 ( -) 语文教学需要开放性 的阅读 , 它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催化剂 1 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 的指导 科学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知识和能力的构 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方法得当, 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 做 到事半功倍 , 更可以促使学生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意图, 尽情地歆享 阅读的快感

6、。 2 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 习惯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 , 让他们去读符合自己年龄阶段 的书籍, 读他们 自己喜欢读的书籍。因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教 师不要轻易地抹杀学生的爱好,更不要扼杀那不掺杂任何功利的 原生态的阅读动机。 3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倡导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难, 大胆怀疑。鼓励学 生敢于对权威说 “ 不” , 敢于对课 文进行 富有个性和创造性 的解读 。 于无疑处存疑, 方是读书的正确方法和态度。 有句话说 得好 : “ 语文学 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 让语文与学生 的生活贴近, 找出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络点, 激发

7、学生的共鸣, 以 完善个性, 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 三) 语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的作业 , 它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助 推器 以 荷塘月色 一文的教学为例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诸如“ 文中 作者的语言是否富有女性阴柔之美?” “ 这种语言特色是否和作者 的情感一 脉相 承?” 等思考空 间大 的问题 , 让学生充分地 发挥个性 特点, 深入探究, 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 ( 四 ) 语文教 学需要开放性 的评 价体制 , 它是学生个性培养 的 护航者 在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中,制约学生个性培养的最大桎梏 就是成绩的评价体制。 “ 一考定终身” 的高考制度 , 使语文高考题的 答案大多“ 带着镣铐跳舞” , 不敢“ 纵横捭阖, 大收大放” 。可喜的是 我省的高考改革在 2 0 0 9年翻开崭新的一页, 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 的曙光。 总之, 语文教学应呵护学生的个性“ 蓓蕾”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 性 , 让学生在和谐 的交响乐中弹奏出 自己的个性音符 。 参考文献 : 1 夏 宗光 谈语 文课 堂如何发展 学生个性 J 成才 , 2 0 0 1 ( 1 2 ) 2 祁茵 教什么怎么教 J _ 成才, 2 0 0 1 ( 8 ) 编辑张珍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