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2901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_1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教程(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宏观经济学 三、主要参考书: (1)(美)斯蒂格利 茨:经济学(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年中文版。 (2)(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北京大 学出版社 5 ( (3)宋承先:现代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 济学),复旦大学出版 社 厉以宁主编:西方经 济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 12 13 不排除某些同学,本能和直觉引 导着他,向正确的方向走。一拍脑 门,灵机一动,就作出了最优决策。 14 凭本能和直觉作出了最优决策,这只是 知其然。学习理论的目的是知其所以然,使 大家活得更明白。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样做 就是对的。 四、作业、考试和成绩评定 1、每次课随堂布置作业,每两周交一次, 平

2、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五、教学内容安排 (第1周 第12周) 1、国民收入的核算 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国民收入的的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GDP和实际GDP。 重点与难点: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 象。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 配收入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基本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 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 决定及其变动;乘数理 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 决定及乘数;四部门经 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 乘数。 重点和难点: 均

3、衡产出的内涵;消费 理论、边际消费倾向和 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乘数原理;两部门、三 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 民收入的决定。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基本内容: 投资的决定;IS曲线; 利率的决定;LM曲线 ;IS-LM分析;凯恩斯 基本理论框架。 重点和难点: IS-LM分析;凯恩斯需 求管理理论。 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基本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影响;财政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两种政 策的混合使用。 重点和难点: 财政政策效果;挤出效 应;货币政策效果。 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基本内容: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重点和难点: 自动稳定器和斟酌使用 的财政政

4、策;功能财政 和预算盈余;货币创造 乘数;货币政策工具。 6、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基本内容: 总需求函数; 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 线; AD-AS模型。 重点和难点: 总需求函数; AD-AS模型。 7、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基本内容: 失业的描述与经济学解 释; 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 货膨胀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 膨胀的治理。 8、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基本内容: 汇率和对外贸易;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 其应用。 重点和难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 其应用。 9、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基本内容: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

5、识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 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重点和难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凯 恩斯经济学说的异同;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 内生增长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从字面的意思看: 微观micro小个体 宏观macro大总体 问题:学完微观经济学再学 宏观经济学,是否说明微观经济 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之 间有无起、承、转、合的关系? 1.

6、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1.1西方经济学的演化规律 (宏观经济学的位置) 亚当 斯密 李嘉图 17c中 约翰 穆勒 古典经济 劳动价值论 19c中叶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 均衡论 19c初 边际革命 效用价值论 19c70s 自由放任 19c70s 20c30s 凯恩斯革命 非均衡论 国家干预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 凯恩斯主义 20c40s 20c70s 20c30s 西方经济学发展鸟瞰图 理性预期革 命 新古典主义 20c70s 危机 综合 革命 如果研究一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1776年亚 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至今,西方经济 学两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7、是在“危机 革命 综合 新的危机 新的革 命 新的综合.”的交替中向前发 展的。(因果循环) 危机-革命-综合 1、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边际革命 2、马歇尔(Marshall)的综合和新古典经济学 的形成 3、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 4、萨缪尔森的综合和新古典综合 凯恩斯主 义的形成 5、经济滞胀和凯恩斯政策 的失效,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即新古典主 义的形成。 (一)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的危机和边际革命 1、经济学史前 价值论的萌芽 经济学是发财致富的学问,经济学 起源于对价值来源问题的探讨。 财富(即金银财宝、贵金属) 产生于商业

8、、流通领域 国家应大力发展商业,限制贵 金属流出(也是一种国家干预) 重商主义 价值产生于流通 领域。(合逻辑的、直接的思路。) 2、经济学的创世纪 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 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这里所说的古典 经济学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开始, 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 约翰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 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 古典经济学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Adam Smith),其 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被认为是经济自由主义 的开山之作,(经济学 三部圣经之一) 古典经济学的中心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 增长,他们强调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因此

9、, 增加财富的方法就是通过资本积累等途径来 发展生产。亚当斯密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 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一方 面批判了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只有对外贸易才 是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又克服了 重农主义者所持有的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 富的偏见,从而明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的研究从流 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而使经济学 开始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真正 意义的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的。 古典经济学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劳动价值 论的建立。 3、约翰穆勒的综合 现在认为经济史上的第一次综合是约翰穆 勒的综合。 约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第一本有里程碑 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

10、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把斯 密的生产费用说、詹姆士穆勒等人的工资基金说、 西尼尔的节欲说、李嘉图的地租论等等来了一个 混合综合。 由于他的经济理论全面系统地 吸收和综合了前人成果,因此曾长期 被看作李嘉图之后古典经济学的最 大权威。 劳动的报酬 工资 (詹姆士穆勒等人的工资基金说) 资本的报酬 利润 (西尼尔的节欲说) 土地的报酬 地租 (李嘉图的地租论) 从生产的不同方面说明了生产要素价 值的决定与价格的形成。 4、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源于新、旧葡萄酒问题的争论。 显然有一种不为人所知的因素在 影响价格。 5、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 (Menger,18401921) 、英

11、国经济 学家杰文斯(Jevons,18351882) 、 瑞士洛桑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Leon Walras,18341910) 边际三杰 三个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英雄所见 略同?),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 论,开始了“边际革命”。这一理论反对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 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 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一种 与古典经济学家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 边际主义者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市 场上的定价与主观的边际效用相关,由于 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对各种产品效 用的主观心理评价就会存在递减。主观、 心理的评价决定商品的价格。 这是在世界 观

12、上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革命。 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论述中产生了 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边 际分析是增量分析,即分析自变量的变 动所引起因变量的变动情况。从数学上 讲,边际量即是总量函数的一阶导,这 与当时数学中微积分理论的发展成熟密 切相关。 这种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经济研究 的方法论上的革命,使经济学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期。“边际效用概念不仅被看 作经济工具箱的一种补充,并且还被 看作是经济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一项极重 要的革新。” 劳动价值论死亡了吗?劳动价值论被马 克思所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 (德国黑格尔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科学社会主义)之一,是其1867年发表 的

13、资本论的基础(利润来源于 剩余 价值 是对工人的剥削 剥削是不道德 的(站在工人的立场上),是坏事 无产 阶级应起来推翻不道德的资产阶级),指导 了20世纪,世界上1/3的人口进行社会主义的 实践,(三圣经之二)。 (二)马歇尔(Marshall)的综合 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Neo - classical Economics)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 第二本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 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 提出具有首创意义的均衡价 值论,使他成为经济学说史 上第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 “占有无可争辩的一代宗 师的地位”。“All in Marshall .” 支持力 物理学中 的均衡 重力 均衡是

14、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物体同 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而这 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 等而处于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 衡,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主 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变量 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 的境界。 经济中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 买者消费需求 主观、心理的 边际效用价值论 卖者 生产 供给 客观的、 劳动价值论 需求与供给、消费与生产、买者与卖 者是经济中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马歇 尔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归结 为决定需求、消费、买方的力量,客观存 在的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供给、生产、 卖方的力量,当两种力量完全相等时,就

15、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均衡状态,形 成均衡价格。 均衡价值论将原本完全对立的世界观、 价值论综合为一体。 在方法论上,马歇尔在坚持李嘉图演释 推理的同时,广泛运用边际分析。 因此,马歇尔的综合是“世界观的综 合、价值论的综合和研究方法的综合”三重 意义上的综合。 使革命者边际主义和被革命者 古典经济学从对立、互斥变成互补,把 经济理论重新团结在“看不见的手”的 旗帜下。 西方经济学又出新了,被称为“新 古典经济学”( Neo - classical Economics )。 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 纪30年代结束,新古典经济学同样把自由放 任作为最高准则,但已不像古典经济学那样 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转向了消费、需 求,他们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研究的中心, 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从这 种意义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又是古典经济学 的延续,但它是以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 论述自由放任思想。 危机 综合 革命 亚当 斯密 李嘉图 17c中 约翰 穆勒 古典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