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2769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由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B. 是由于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产生的C. 是由于气体的重力产生的D.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答案】B【解析】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和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点睛: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2.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是布朗运动B

2、.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C.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D. 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答案】D【解析】A: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不是布朗运动。故A项错误。B:布朗运动无法说明分子大小与分子运动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C: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不能反映花粉分子的热运动。故C项错误。D: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故D项正确。点睛:布朗运动的现象是显微镜中看到的固体颗粒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的实质反映了液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

3、。3.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B.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 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D. 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答案】A【解析】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故A项正确。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若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动量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CD:物体的动量改变,可能是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还可能是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故CD两项错误。4. 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以大小为v1的速度竖直向下撞到水平地面上,碰撞后被竖直向上弹出,速度大小为v2,若

4、v1 = v2 = v,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v1 = v2 ,小钢球的动量没有变化B. 小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大小是2mv,方向竖直向上C. 小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大小是2mv,方向竖直向下D. 小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大小是mv,方向竖直向上【答案】B【解析】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初动量,末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即动量变化量的大小是2mv,方向竖直向上。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点睛:动量、动量的变化都是矢量;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可先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动简化成代数运算。5. 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体积C. 水分子的体积和

5、水分子质量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答案】D【解析】A:知道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可求出水的摩尔体积,不能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故A项错误。BCD:知道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或者知道水分子的体积和水的摩尔体积都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6. 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大C.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小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C【解析】当分子力

6、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错误;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力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B.7. 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 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 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 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 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答案】B【解析】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所以液

7、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和液体都不易被压缩,故B正确,ACD错误。视频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 对于温度相同的氧气与氢气,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C.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D. 压强不变时,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答案】C【解析】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项正确。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不是与液面垂直。故C项错误。D: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热的同时要膨胀并对外做功,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故D项正

8、确。本题选不正确的,答案为C。点睛: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不是与液面垂直。9. 一瓶矿泉水喝完一半之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水的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当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影响保护蒸汽压的因素:液体的种类和液体的温度;饱和蒸气压强与饱和蒸气体积无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饱和蒸气压强基础题目10.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

9、00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200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 800J, U -200J, Q -1000JB. W -800J, U -200J, Q 600JC. W 800J, U -200J, Q 600JD. W -800J, U 200J, Q 1000J【答案】A【解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00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200J,则:、,据可得:。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1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发生了一次循环变化,其压强 p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a、b在同一直线上,bc与横轴平行则A. a到b过程,气体的体积减小B. b到c过

10、程,外界对气体做功C. b到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 b到c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答案】C【解析】A:O、a、b在同一直线上,a到b过程是等容变化,气体的体积不变。故A项错误。B:b到c过程,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B项错误。CD:b到c过程,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项正确,D项错误。12. 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A. v0v

11、 B. v0v C. v0(v0v) D. v0(v0v)【答案】D【解析】人在跃出过程中船人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二、多项选择题13. 关于液晶、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可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B. 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C. 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D.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CD【解析】A: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对光显示各向异性,电场可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A项正确。B:黄金的延展性好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黄金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B项错误。C:单晶体的物理性质

12、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C项正确。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CD。点睛:单晶体有天然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没有天然规则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没有天然规则几何形状。14.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B. 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则说明云母为非晶体D. 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小【答案

13、】AD【解析】试题分析:在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我们把油酸分子简化为了球形,并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故A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每隔30s时微粒的位置,不是布朗运动的轨迹,故B错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由图可知,其为各向异性,说明云母为单晶体,故C错误;D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F最小为零,而分子势能也最小,故D正确故选AD考点:晶体和非晶体;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热学的基本内容,在学习热学时要注意全面综合分析,每个知识点均可作为考点出题15. 某同学用同一注射器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早晨和中午分别做了“验证玻意耳定

14、律”的实验,中午气温高于早晨,他将实验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则 A. 图线是依据中午的实验数据画出的B. 图线是依据中午的实验数据画出的C. 气体在状态C与状态A相比,体积减小,内能增大D. 气体若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内能一定增大,吸收热量【答案】AD【解析】AB:据可得,则图象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温度的大小,中午气温高于早晨,所以图线是依据中午的实验数据画出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C:气体在状态C与状态A相比,体积减小,温度不变;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内能不变。故C项错误。D:气体若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0,气体内能增大,据热力

15、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D。1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 硬币可以漂在水面上B. 叶面上的露珠成球形C. 辽宁舰航行在南海上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B【解析】A:硬币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A项正确。B:叶面上的露珠成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项正确。C:辽宁舰航行在南海上是水对船的浮力。故C项错误。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花粉粒的不平衡撞击所致。故D项错误。17. 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气,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 )A. 压强变小B. 压强不变C. 一直是饱和汽D. 变为未饱和汽【答案】AC【解析】水上方蒸汽的气压叫饱和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只要下面还有水,那就是处于饱和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