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02675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病例二 陈娅、陈绮珊、黄敏龙、杨智煊 病例簡介 l患者,男,13岁,广州市人。 l入院前约1个月患者偷吃从市场上购的生香肠。一周 后开始发生腹泻、肌肉疼痛、颈部不适、前额疼痛。 l入院前10天患者体温升到389,眼部明显水肿, 伴有剧烈的前额痛和极度衰弱。用青霉素和磺胺药进 行了治疗,但症状并未改善,体温仍波动在 38.239.4之间。 l患者入院时呈昏迷状态,收缩压略高,脉压差大,脉 搏快,体温高,呈急性面容,有眩晕和大小便失禁。 指甲片状出血,手臂、左腿屈肌无力,痛觉及触觉反 应正常,眼眶周围无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脏 正常,双肺基底部可闻罗音。 入院後的化驗結果 血

2、红蛋白147g/L(正常); 白细胞计数15.5109/mm3(增多); 中性粒细胞0.38 (正常) ; 淋巴细胞0.1(减少); 大单核细胞0.02 (减少) ; 酸性粒细胞0.50 (增多)。 尿检查:正常。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清亮,无细胞和细菌。 粪便检查:寄生虫和虫卵均为阴性。 脑部CT扫描检查:正常。 讨论 l1、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l2、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应做何检查? l3、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初步診斷 服药无效,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減少,中 性粒细胞正常,说明无细菌病毒等感染排除流感、 伤寒、肠炎、钩端螺旋体病 最主要临床症状肌肉明

3、显疼痛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过敏反应 可能是血管神经性水肿,或旋毛虫病/肌肉囊尾蚴病(猪 带)/棘球蚴病(细粒棘球绦虫) 全身性症状排除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为局部 ) 肌肉无包块,粪检正常 排除肌肉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 旋毛虫病旋毛虫病 1.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l我们考虑患者可能得了旋毛虫病。 l患者可能是吃了未经煮熟的生香肠,即食入含旋毛虫囊泡的肉 类。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在胃中自囊泡逸出,并钻入十二 指肠几空肠上端的肠黏膜成虫新生幼虫(雌虫产出),幼 虫移行引起血管炎; 幼虫侵入肌炎(肌纤维变性、肿胀、排 列紊乱、横纹消失;肌细胞坏死、崩解,间质水肿,炎症细胞 浸润) l临床表现:

4、 出现浮肿(眼,脸面部)、发热、全身肌肉酸痛、 压痛(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指甲下片状出血 l其他并发症:肺炎、胸膜炎、心肌炎、颅内高压等 l所以,当新生幼虫岁淋巴、血液循环到达各 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 ,致使患者两臂和左腿屈肌无力; l当幼虫滞留或移行,可致非浓性脑膜炎和颅 内高压,导致患者前额疼痛。 l幼虫移行致肺,可导致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 、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从而能在患 者双肺基底部可闻罗音。 旋毛虫病致病过程分三期 侵入期(1周内):侵入肠粘膜、水肿、出血、溃疡 移行期(23周): 囊包形成期(416周) 除疼痛外,症状渐消退。 高热、全身肌肉酸疼(腓

5、肠肌尤甚 ) 3%因并发症而死亡 肠炎和全身中毒症状,类似中毒和感冒 生活史 幼虫幼虫 囊包囊包 宿主吞食宿主吞食 幼虫幼虫 侵入肠粘膜,侵入肠粘膜,24h24h后回到肠腔后回到肠腔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4 4次蜕皮)次蜕皮)48h48h后后 成虫成虫 ( (交配交配) ) 虫继续长大,产虫继续长大,产 新生蚴新生蚴 (肠粘膜内)(肠粘膜内) 入血 幼虫幼虫 (横纹肌) 囊包囊包 虫死亡虫死亡 生活史要点 1.宿主关系:人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 猪等动物是保虫宿主 2. 感染期和感染途径: 囊胞,经口感染 3、寄生部位: 成虫寄生于小肠上端,以肠组织(肠绒毛)为食; 幼虫寄生于横纹肌,

6、以肌细胞为营养。 4. 囊包形成 2.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应做何检查? 病史询问结合临床特点(发热、肌痛或乏力、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 1. 肌肉活检( Muscle biopsy ) 确诊! Muscle samples were squeezed between two glass plates 肌肉压片 检出率为50% 患者食剩的肉食品应同 时作压片镜检或动物接 种 2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 环幼沉淀试验: 皂土絮状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间接血凝试验IHA: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IEST: 应选用2-3种方法同时进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3其它检

7、查: 幼虫移行期 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 胞 第4周 尿液中肌酸酐 出现肌酸尿最明显 3、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动物之间的传播是由于相互残食形成的“食物链” 成为人类感染的自然疫源。 人感染主要是食入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生或半生 的猪肉及其它动物肉类,猪是人类感染旋毛虫的 主要传染源。 预防 l加强卫生宣教,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及其他哺乳类动物肉或肉制品 是最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l灭鼠,将尸体烧毁或深埋。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对检出旋毛虫的 尸体,应接规定处理。 l改变饮食习惯,一定要将肉烧熟后再吃,切肉、切凉拌莱的刀、砧板要 生熟分开。 l改善养猪方法,提倡生猪圈养,饲料最好经加热处理;加强肉类检疫。 l治疗病人,以丙硫苯咪唑为首选药物,也可用甲苯咪唑等,不仅能驱除肠 内早期幼虫,抑制雌虫产幼虫,还能杀死成虫和肌肉中幼虫。为防止或减轻 因死亡虫体引起的过敏反应,对重症患者可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 此讨论结束! 谢谢大家! 珍爱生命,认真吃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