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2539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终稿)全汇编(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管理制度 目 录工程测量管理制度1施工图审核制度13开工报告申请报批制度17内业资料管理制度22施工技术交底制度29施工日志填写制度3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制度36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和审批管理制度48技术总结管理制度54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制度57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65检验批、分项、本项目部、单位工程质量70检查、申报签认制度70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制度74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76变更设计管理制度79工程调度管理制度98工程进度管理制度123路基沉降评估管理制度130试验室管理制度143工地布置及施工现场管理制度165工程台账制度170水土保持管理制度172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76文物

2、保护管理制度181技术负责制和责任制184方案优化与优化设计制度185工序报验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90重大问题报告制度197科技研发管理办法198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的工程测量管理,依据*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下发的工程管理制度汇编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测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根据此文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是工程的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各架子队要认真依据国家和铁路总公司保密规定对工程测量控制网设施及资料进行管理。第三条 从事工程测量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国家、铁道部的现行政策、法律和规定。工程测量必须符合高

3、速公路工程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测规)及技术文件的要求。第四条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依据1、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第五条 本项目部配备测量班、架子队根据需要配置测量小组,要保持测量队伍的相对稳定,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积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使测量工作更好地满足*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六条 根据*项目经理部要求,工程测量工作实行项目部、本项目部及

4、架子队分级管理,各级总工程师和工程管理部及班组负责本级的测量管理工作,并对下一级进行指导。1、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全段工程测量的管理和协调。2、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及测量工程师负责全段工程测量的管理和组织各阶段复测的实施。3、本项目部设立测量班,人员配备10人,其中配备2名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整个管段的测量管理、资料整理、技术交底以及结构物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并组织测量人员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核。4、本项目部各架子队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成立测量小组,测量小组应配备名测工,各测量小组根据专业测量工程师的要求及技术交底具体实施测量工作。第三章 工作职责第七条 *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1、负责标段工程测量的管理

5、、协调工作,定期对本项目部、架子队的测量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2、制定工程测量实施办法,搞好全段测量组织机构的建设。3、掌握全段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检查、指导测量仪器设备的鉴定和校验工作。4、在本项目部、架子队已配置测量人员和仪器的基础上,根据施工任务的情况,可组建精测队,负责全段线路复测、平面高程控制和对施工过程进行阶段性复测。5、负责本标段和相邻标段测量的协调工作。第八条 本项目部、架子队1、组建测量班及测量小组,配置工程所需的仪器设备,建立仪器设备台帐,负责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鉴定。2、负责自己管段内的施工测量放样、结构物布网、平时复核。3、负责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按

6、时完成测量总结和报告。4、参与各级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复测、阶段性复核、竣工测量等工作。第四章 管理制度第九条 本项目部、架子队测量工作必须符合*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下发的工程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第十条 桩橛交接制度1、工程开工前在项目部组织本项目部的工程管理部、测量负责人参于南龙铁路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桩橛交接工作。2、交接桩范围线路上的所有转向用的交点桩、副交点桩、直线上的转点桩、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桩;永久水准基点及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桩;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桩及设计单位应提供的测量和精度评定资料等(设计院交的桩橛,必须满足施工需要)。3、交接要求桩橛交接必须按测量资料和交接

7、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点交时,应置镜核实无误且桩点稳固、桩橛标志均正确无误后方可接受,对重要桩橛如发现松动或破坏、丢失,应由交方补齐。交接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桩橛。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手续要齐全,签署要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字迹清晰,文字简练。桩橛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交接时必须附有必要的说明资料。交接桩资料(交接桩会议纪要)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可视为有效。第十一条 桩橛复测制度1、交接桩手续完成后,在项目部的组织下,本项目部测量班和各架子队测量人员对所接桩橛进行一次同精度的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若复核时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监理、设计、业

8、主等单位。2、在对桩橛复核无误后,本项目部、架子队要对管区内桥梁、隧道等工程进行控制桩加密测量。3、桩橛复测所用仪器的精度必须符合现行测规的要求,仪器使用前要做相关检测,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鉴定证书。4、桩橛复测和加密桩测量,精度要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第十二条 施工资料复核制度1、施工前在项目部组织下,本项目部组织测量人员对线路平纵断面图、曲线要素表、施工图结构尺寸等进行认真核对,换手核对,确保资料的准确性。2、曲线中的结构物,桥梁、隧道等施工图复核必须结合线路资料进行核对,保证线路贯通。3、在核对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设计院处理。第十三条 施工放样制度施工放样中必须考虑曲线桥梁偏心距

9、e值、不等跨桥梁纵向偏心值、曲线隧道内外加宽值W。1、线路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或逐渐接近法、全站仪极坐标法等测设,并应在路基两侧施工范围以外设置方向控制桩12个,边桩的限差不大于10cm。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不大于5cm。地基加固基础桩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内布置,采用横断面法和极坐标法测设,相邻桩位距离限差不大于5cm。2、桥涵施工控制网,应组成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导线环边数宜为46条,导线最短边长不宜小于300m,相邻边长不小于1:3。桥两岸应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应沿桥轴线两侧均匀布设,间距宜为400m左右,其

10、精度一般桥涵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特大桥、跨河大桥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涵洞基础分节丈量误差不大于1cm,泄水面高程误差不大于2cm。钻、挖孔桩应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置设放,其误差不大于3cm,埋设护筒后检查其平面位置误差,并测量护筒高程。水下混凝土测量应符合测规要求。灌注混凝土后应测出桩中心位置,并在桩侧按设计测量高程,作出标记。承台、墩身、顶帽、垫石的施工放样均应依据护桩交出十字线,承台模板尺寸限差不大于4cm,高程限差为3cm,墩身模板尺寸限差cm,高程限差为3cm,模板同一高程线互差,墩帽模板尺寸偏差限值为cm,高程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垫石高程限差2mm。3、一般隧道采用四

11、等单导线控制施工,长达隧道及辅助坑道采用隧道二等双导线控制施工,洞内导线边长不低于300m。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在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衬砌用临时点中线点宜每10 m加密一点。直线上应正倒镜压点或延伸;曲线上可用偏角法测设。洞内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或曲线偏角法检测中线时,横向点位差限值5mm,超出时应以相邻逐点检测达到要求为止。中线点和临时点的距离限差为1/2000。采用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导坑的中线延伸90120m时,要和下部导坑中线联测一次,用以修正上导坑中线点。隧道开挖前应在开挖面用红油漆标出设计断面,测量时,应注意考虑隧道中线与线路偏移值d和

12、施工的预留宽度。隧道开挖后应绘出开挖断面图。推广采用断面自动测绘仪绘制,也可采用断面支距法绘制。洞内施工用高程点,应根据洞内已设的高程控制点加密。衬砌立模前应在复核中线和高程的基础上,测设横断面的十字线方向,并应在断面上标定拱架顶、起拱线高程和边墙底的高程位置。隧道贯通后应测定其横向、纵向和高程的贯通误差。根据贯通面位置选择中线调整方法,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调整地段开挖和衬砌均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第十四条 施工复核制度1、工程施工至一定阶段后,本项目部、架子队组织测量人员对管区的桩橛进行检查复核,确保施工控制网精度。2、对结构物放样测量,要对控制桩进行核实。放样数据必须换手计算,结

13、果一致后,并进行自查和互查,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3、本项目部、架子队对施工中的结构物,每道工序完工后都要进行测量检查复核,复测成果报现场技术负责人。4、在每次验工计价前,主管测量工程师及时组织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限界等进行测量复核,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实。5、对重点工程,跨河大桥、隧道的辅助坑道和正洞贯通后,本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贯通测量,贯通成果报本级和上级技术负责人及总工程师。6、在结构物施工复核和完工复核中出现偏差较大且无法纠正,应及时上报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对施工中的工程立即停工处理,并积极配合相关单位调查原因,请求处理措施。第十五条 竣工测量制度1、竣工测量应进行中

14、线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并需贯通全段的里程和高程。2、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在有桥梁、隧道的地段,从桥梁、隧道的线路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贯通后的中线位置,要符合路基宽度和铁路建筑限界的要求。3、铺轨前进行全段的中线和水准测量,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设置中线桩,道岔中心、边坡点、平交道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隧道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均应设置加桩。4、高程竣工测量时,将水准点和施工增设的临时水准点移设于稳固的建筑物上或接近线路的基岩上,无上述条件时应埋设混凝土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2km,隧道洞内水准点每1km埋设1个,小于1km的隧道至少应埋设一个水准点。5、路基横断面竣工测量

15、时,路基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的限差不大于5cm,路堤护道宽度与设计值限差不大于10cm。6、隧道竣工测量后,其永久中心桩应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每200250米设一个,曲线上在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各设一个,圆曲线按通视条件加设。7、隧道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绘隧道净空断面。净空断面测量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m、3.0m、5.8m处的宽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隧道断面自动测绘仪测量净空断面。8、永久测量点设立后,在隧道边墙上绘出标志。9、竣工测量资料列入竣工文件移交。第十六条 测量资料管理1、外业测量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记录清晰,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2、原始测量数据,要根据测规要求在现场测量和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