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2276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4课 学会合作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学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处处有合作一、教学内容1.了解合作的原因、含义及类型。2.理解合作的价值和意义。3.认识发展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广阔视野。二、教学重点难点1.合作的原因、含义、价值。2.发展与合作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知识点梳理】 、 ,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一)了解合作的含义1合作是 和 的客观要求。(合作产生的原因) 2 是合作的前提, 是分工的必然结果。3合作的含义 。(二)感悟合作的价值1合作的价值?(合作有什么意义) (三)发展离不开合作1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 ,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

2、能成功。2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 合作,促进 发展。3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合作随着 , ,同时,各国也 ,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达到 的目的。(四)我国积极实施 的开放战略,坚持 与 相结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合作,通过积极参与 和 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知识点突破】(一)情境探究有人发现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面对熊熊烈火,一大窝似乎没办法逃生的蚂蚁抱成一个圆球,然后滚出了火的包围。尽管圆球外层蚂蚁被烧成灰烬,可内层的多数蚂蚁获救了。请回答:(1)如果蚂蚁没有抱成一个圆球,会是什么结

3、果?(2)现在蚂蚁抱成了一个圆球,造成了什么结果?(3)蚂蚁们的行为和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我们应该向蚂蚁们学习什么?(二)典型试题分析童谣一: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童谣二: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1)为什么童谣一中的和尚越来越多,最终却没水吃呢?_(2)童谣二中身单力薄的蚂蚁为什么能够成功?对你有何启示?_(三)判断和选择题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合作是分工的前提,合作要求分工。 ( )2.只要合作就可以获得成功。 ( )3.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

4、良好合作的前提。坚持合作公正也是促进和谐社会的一个条件。 ( )4.善于合作,乐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 )5“千人同一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旨在说明 ( ) A合作的价值 B合作的方法 C合作的类型 D合作的内涵6.龟兔赛跑新传:在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双赢。新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们感悟到合作的价值有 ( )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合作可以使人们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使人们互惠互利,共享成果合作是人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一种活动A B C D【知识点巩固】基础题:一、单

5、项选择题1良好合作的前提是 ( )A尊重 B信任 C公平 D沟通2篮球是当代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运动形式。央视体育频道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无兄弟,不篮球”;火箭队的当家球星姚明所说的“这不是我的球队,而是我们的球队”也同样让人深思。这启示我们要增强 ( )A. 开放意识 B. 竞争意识 C. 忧患意识 D. 合作意识3亚太经和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

6、共同利益。我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说明( ) 发展离不开合作 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已经成为所有国家的共识 我国切实加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合作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A. B. C.D.提升题: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原因是 ( )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相互依存程度更高 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A B C D2右图的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是启示是 ( )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个人必须正

7、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A. B.C. D.3.2014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120亿美元,连续两年过百亿美元。一批中国企业在美扎根,“中国设计、美国制造”正在成为新的合作模式。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B.互利共赢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C.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D.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4.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5月4日起出访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李克强在非洲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这告诉我们 ( )发展离不开合作,合作可以互惠互

8、利,共享成果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非之间关系友好,加强合作可以避免竞争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涵盖44亿人口,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它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让沿“带”沿“路”的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格局。“一带一路”战略将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

9、,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材料三:“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互通、媒体合作、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夯实了民意基础。1.结合本框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必备知识点】1.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2.合作的价值?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合作可以使人们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使人们互惠互利,共享成果3.发展离不开合作?(1)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

10、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成功。(2)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合作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都努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同时,各国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的目的。第二单元 第4课(1) 生活处处有合作 答案【知识点梳理】 善于合作 、 乐与合作 ,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一)了解合作的含义1合作是 生产力发展 和 社会分工 的客观要求。(合作产生的原因) 2 分工 是合作的前提, 合作 是分工

11、的必然结果。3合作的含义 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一种活动 。(二)感悟合作的价值1合作的价值?(合作有什么意义) 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合作可以使人们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使人们互惠互利,共享成果(三)发展离不开合作1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成功。2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 地区经济 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3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合作随着 科技迅猛发展 ,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各国都 努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同时,各国也 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达到 更快更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