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02274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舍不得读完的书读后感 最近我有个计划,就是每天坚持写作一个小时。 现在正处于开始阶段,所以先是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然后做读书笔记,最后写读后感。而这几天晚上我选择的一本书是舍不得读完的书,一个老派作者的新书。 此书是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宇先生最新的著作。聂震宇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漓江出版社社长、总,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 据我所知,相对于他的文学成就,他在中国出版界的成就更大,也更出名。这也可以从他的职务看得出来。他的主要作品也是关于出版的,比如我的出版思维书林漫步等等。 前几年,他退休了。所以有空闲给报刊杂志写文章,到处演讲和接受访谈。此书

2、主要就是他这些阅读随笔和演讲访谈的选编。一共分为五辑阅读的动力、读书的所在、冒险的阅读、阅读与出版和阅读讲坛录。 作者虽然是一个出书人、写书人,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人读完书后,总是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所以,作者就将自己平日阅读后以理性的评论或感性的抒情写出来,公开发表,跟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心得和体会。 整本书,作者大致上就是在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好处,对阅读的热爱,读书的旧闻轶事和新鲜资讯,还有的就是提倡书展和全民阅读他是政协委员,在这方面出力甚多。如果他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 因为在杂志上发表的随笔,所以,基本上每篇文章的字数都不是很多,读得比较轻松。只不过,作者是老一辈

3、的读书人,写作风格非常老派,比如写文章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总提到国家的政策、关心民族的未来等等,当然,每篇文章还是有自己的核心主题,而且还能提供不少新颖的内容。 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我在对这本书不以为然,那你可错了。先分享一个故事: 当代著名的新儒家徐复观是国学大师熊十力的弟子,据说,徐复观初见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推荐王夫之读通鉴论。徐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面露不悦,说徐并没有读懂,再读。 过了些时候,徐再见到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读完。熊让他谈谈心得,徐讲了许多批评。熊还未听完就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

4、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回忆起这一番痛骂,这样写道:“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这个故事,这本书里也有(见读书先寻好处),以前我也在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里读过过,我非常欣赏熊十力的这种

5、读书方法读书先看好处再批评坏处。 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是奔着寻找书中的好处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读书界新鲜的资讯,还有作者多年的读书感悟。 比如跟书同名的文章舍不得读完的书,就写得非常好。作者开头就说: 一位地处边远省份的文学界老朋友发来邮件,说他正在读一部名著,“慢慢地读,一天才读三页,有时太夜深了也要读几行,而且,舍不得读完。”他写道。 舍不得读完!这是多么富有张力的阅读感觉。只有当我们感觉到一本书很好、很厚重、很优美、很丰富、很耐读,或者说很合自己口味,很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才会发生这样的阅读感觉,才会放慢速度来阅读、体会、咀嚼、思索、把玩以至于一咏三叹、流连忘返。 这段话瞬

6、间集中了我的内心,相信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有这种读书的感觉,但很少说出来,或者不会说,作者把这个话题说出来,而且内容也挺丰富,看得人很舒服,很感动。而且还能将主题进行升华,不仅仅是书不舍得读完,也提到一个人对读书的热爱。 所以,马上就凭着这种读书的感觉,写出了一篇自认很棒的文章有没有一本书,让你舍不得读完,在图书馆微信发送,也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我要坦白,最早的想法就这段话。 另外,作者很实诚,说自己读书读得很慢,不过他觉得这也未必是坏事。他在另外一篇也很精彩的文章慢阅读与快生活中写道: 国际读书界,有一派人在鼓动掀起一个慢阅读运动。美国托马斯教授,首先提出慢阅读概念,他主张细细阅读一本

7、好书,反对一目十行,反对快速阅读,认为这是对阅读价值的破坏。他鼓励学生回到传统阅读大声诵读甚至背诵,要求学生琢磨和品位文字。加拿大的约翰米德马也出版一本慢阅读专著,力挺慢阅读。慢阅读提倡者建议通过诵读来放慢阅读的速度。 作者非常赞同这种读书观点,他说,阅读,如看风景,如尝美食,如山居品茗,如林中散步,匆匆忙忙有何好处?跑马看花一样泛读。所以,他也开始提倡慢阅读,缓慢而认真得阅读一本书,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吸收一本好书的精华,也能享受这段美妙的阅读时光当然,这是我说的。 大致上,这本书有七八十篇文章,第四、五辑主要还是谈出版界的事情,和作者对全民阅读的倡导,相对比较专业,虽然也有不少有趣的内容,但普

8、通读者未必有兴趣,如果不想看,就看最后一篇文章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就行了。 其他三辑的阅读随笔,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尤其是几篇文章写得比较好,比如阅读的动力苦读、乐读与爱读、竹间老人不读书从借书到借人书非借不能读阅读有利于健身读书无处不在一生熟读几本书慢阅读与快生活舍不得读完的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劝君多读文学书等等,读了以后有不少启发,也许类似观点你也曾经看过,但经过作者这一说,会让你更加认同也更加信服。 好了,现在说一点坏处,因为文章很多,所以里面引用的名人名言,提到的观点见解,不免有些重复,如果一天读下来,也许会有点厌烦,建议零碎的时间阅读,断断续续的读,比如茶余饭后,比如坐公交

9、车,比如约会等人。 还有,作者比较是老一辈的读书人,写作风格还是很老套的,即使观点很新颖,故事很精彩,但文章整体架构完全是老样子,即使精彩的文章,有些段落也一眼看过。反过来说,即使不精彩的文章,却也有会干货,值得你细细玩味。 因此,读本书的时候,请大度一些,原谅一下作者,然后读着读着,我们就会有所收获。 不得不提的是,在书中我们偶尔能看到一些精彩的少有人知的读书故事,比如邹韬奋狱中坚持读书写作,出书好几种。绿原狱中自学德语,翻译浮士德,终成一代翻译大家。 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下面这个故事,这是作者听出版界的的前辈楼适夷说的,读完后,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动了很久很久,我想它也会永远存在我心田。 在20年代,楼适夷因为参加反革命被捕,坐了几年监狱。在监狱里,难友们经常传阅书刊。一天,有一本书传到楼适夷所在的牢房,同牢房的一位难友就赶紧过来读。大家知道这位难友被判了死刑,那天就要被执行枪决了,可他仍然如饥似渴地埋头读书。 楼适夷当时想,人都要死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呢?当时同牢房的难友们都不说话了,非常安静,不忍心打扰他的阅读。后来,那位难友把书读完了,人也被带出去枪决了。楼适夷说他一辈子都记得这件事。 人活着并且读书,这是多么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