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运行程序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02251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运行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心电图运行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心电图运行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心电图运行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心电图运行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运行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运行程序(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心电图基础知识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内 容 w心脏及电生理概况 w心电图及其导联概念 w心电图形成及正常心电图 w常见异常心电图 w判读心电图的注意事项 心脏及电生理概况 概 述 w心脏是通过心肌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使血 液循环流动的动力装置。 w心肌的收缩反应是由肌膜的兴奋和特殊的传 导系统产生并传播的。 w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是心肌兴奋和传导 的基础。 心脏各腔形态结构 心脏传导系统 w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 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产生并维持心脏正常的 节律,保证心房、心室 收缩和舒张的协调。 w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 结、结间

2、束、房室结、 希氏束、束支、蒲肯野 氏纤维。 窦房结 窦房结是正常心脏兴奋 的起源,位于右心房的 上腔静脉入口处、界嵴 上方的心外膜下1厘米, 呈扁椭圆形。 结间束 结间束是心房内联系窦 房结与房室结的特殊传 导纤维。 结间束分为前结间束、 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结是心房与心室之间 激动传导的连接部。 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希氏束,是 心房与心室间正常传导 激动的唯一途径。 束支 LBB (左后束支) LBB (左前束支) RBB(右束支)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w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低90mv。 w除极过程:在12ms内,由于外来刺激,膜内电位由90mv上升

3、 至30mv,即膜的极化倒转。 w复极过程:细胞在除极后,经过4个阶段,恢复至静息状态。 w机制:离子在膜两侧浓度的不均匀,驱动相应离子经膜的特殊离 子通道跨膜扩散。 心肌细胞的自动除极 w所有心肌细胞,尤其 是传导系统细胞均具 有自动除极能力。 w心肌细胞自动除极能 力自窦房结向下依次 减弱。 心电图及其导联系统 体表心电图的形成 w心电图是心脏的电量变化,通过人体导电组 织和体液,在身体表面的反映。 w心电图是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 部位,记录出的心脏电活动的表现。 w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 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 无直接关系。 典型心电图测量系统典

4、型心电图测量系统 电极 导联线 测量主机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w标准导联: I、II、III w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 w胸壁导联:V1V6、V7V9 及 V3RV8R 标准导联 导联I:左手正极, 右手负极 标准导联 导联:左足正极,右手负极 标准导联 导联:左足正极,左手负极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导联 aVL导联 aVF导联 胸导联 胸导联电极位置 额面的导联 额面的导联 额面的导联 横面的导联 横面的导联 心电图的形成及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记录纸 w纵轴代表电压幅度,每小格相当于0.1mV w横轴代表时间。如记录纸的移动速度为 25mm/s,每小格相当于0.04s 时间及

5、振幅的测量 心率 w心率是心电图PP或RR的距离 单位:次/分钟(bpm) w心率计算方法 若间距为4个大格和1个小格 0.24 + 0.041 = 0.84s 心率为60/0.84 = 71.4,即71bpm 频率与间期的相互换算 w频率换算成间期(毫秒): 60,000/频率 (bpm) = 间期(毫秒) 例如: 60,000/100 bpm = 600 毫秒 w间期换算成频率 (bpm): 60,000/间期(毫秒)= 频率 (bpm) 例如:60,000/500 毫秒 = 120 bpm 心律 w正常心律: 在一段时间内心率大致匀齐相等,有P、 QRS、T波 心脏搏动由窦房结控制 心电

6、图的形成P波 心电图的形成P波 P波 w反映左右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w正常人P波时间小于0.12s w波幅肢导联不超过0.25mV ,胸导联不超过0.2mV w波形小而圆钝 I、II、aVF绝大多数直立 aVR倒置 aVL有时直立,有时倒置 V1、V2可能直立,可能双向 其它胸导联小而直立 P波 心电图的形成PR间期 心电图的形成PR间期 PR间期 w12导联中最先P波开始至下一组最先出现QRS波群开 始的时间 w正常窦性心律 PR间期介于0.120.20s 心电图的形成QRS波群 心电图的形成QRS波群 QRS波 w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w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而后高尖向上的波是R波

7、, 最后向下的波是S波。 w振幅较小用小写,如q、r、s;幅度较大用大写,如 Q、R、S wQRS波历时0.060.12s。 QRS波形态 waVR导联的QRS波几乎完全是向下的,如QS、rS、rSr型 ,RaVr一般不超过0.5mV wV1、V2多呈rS型, RV1一般不超过1.0mV, R/S1。 wV3、V4呈过渡 waVL、aVF变化大 wI、II、III导联在没有电轴偏移状态下一般主波向上。 QRS波群 心电图的形成ST段及T波 ST段 w左右两心室缓慢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w一般位于等电线上,下移不超过0.05mV,上抬在V1 、V2不超过0.3mV,在V3不超过0.3mV,在V4

8、V6及肢 导联不超过0.1mV T波 w左右两心室快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w方向与QRS波群主波一致,在I、II、 V4V6向上, aVR向下,III、aVL、aVF、V1V3可向上、双向或 向下。 w振幅一般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10。 ST段及T波 平均心电轴 平均心电轴正常 平均心电轴左偏 平均心电轴右偏 常见异常心电图 房室肥大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w心肌细胞肥大、增粗造成的电压增高 w心腔扩大、心肌细胞变型造成的传导功能下降,心 肌激动总时间延长 w心室壁肥厚、劳损及相对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复极 顺序改变。 心房肥大右心房 1.、aVF导联中P波异常高尖,电压0.25mV; 2.V

9、1、V2导联中P波形态不定,多高尖耸立,振幅 0.15mV,少数呈现低平或双向,; 3.P波时间仍在正常范围内。 心房肥大右心房 心房肥大右心房 心房肥大左心房 1.、aVR、aVL导联P波增宽,超过0.12秒; 2.P波多呈双峰型,第二峰常较第一峰大,峰间距 大于0.04s; 3.V1导联中P波电压增高,呈双向波,终末负向部 分明显增宽,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PtfV1)增大 , PtfV1 -0.04mVs。 心房肥大左心房 心房肥大左心房 心室肥大左心室 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1) RV5或RV6振幅超过2.5mV; (2) RV5+SV1综合电压4.0mV(女性3.5mV) (

10、3) R1.5mV; (4) R+S综合电压2.5mV; (5) RaVL1.2mV或RaVF2.0mV 2.QRS间期及室壁激动时间的变化 (1) QRS间期延长超过0.10s,但一般1.0mV (2) RV1+SV5综合电压1.05mV(重症1.2mV) (3) V1 R/S1,V5R/S0.5mV (7) aVR导联R/S1 2.QRS间期及室壁激动时间的变化 (1) QRS间期多正常,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可超过 0.10秒; (2) V1室壁激动时间延长0.03s; 3.ST-T改变 (1) V1V3导联中ST段下移超过0.05mV,T波倒置; (2) 、导联亦多出现ST段下移

11、及T波低平或倒置; (3) V5导联ST段上移及T波高耸直立; 4.QRS电轴常显示电轴右偏 心室肥大右心室 心室肥大右心室 心室肥大双心室 兼有两心室肥大的特点 心室肥大双心室 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诊断 回旋支 前降支 心肌的供血 左主干 正面观 右冠 1st & 2nd 对角支 1st & 2nd 钝缘支 心肌的供血 背面观 冠状静脉窦 右侧冠状动脉 后降支 前降支狭窄 右冠狭窄 心肌缺血及损伤 w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尖 w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 w心肌损伤:ST段压低 心肌缺血及损伤 心肌缺血及损伤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 w超急性期:T波高耸 ,ST段抬高 (数分钟至数小时

12、)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 w急性期:T波降低, 出现异常Q波,ST段 弓背向上抬高,可形 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数日、数周) 异常Q波:时间0.04s或振幅同导联R 波1/4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 w亚急性期:以坏死和 缺血图形为主ST段 基本恢复,T波倒置 逐渐变浅。 (数周至数月)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 w陈旧期:ST段和T 波恢复正常或持续T 波低平、倒置,Q 波持续存在,也可 缩小或消失。 心肌梗死的定位 V1V2V3V4V5V6V7V8V9RLFIIIIII 前壁 前 侧 壁 前 间 壁 高 侧 壁 下壁 正后 壁 * *+ 后 侧 壁 + 后下 壁 + * 表现为R波升高,ST高耸 额面

13、的导联 横面的导联 前间壁心肌梗死 前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 后壁心肌梗死 下侧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缺血 1.一过性缺血性ST段偏移: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2.一过性T波改变:T波低平、双向以致倒置;也可先异常高 大后倒置 3.其他一过性改变: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 慢性心肌缺血 1.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2.缺血性T波改变:T波低平、双向以致倒置 3.房内阻滞、束支阻滞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 4.出现各种期前收缩及房颤等异位心律 心肌梗死 1.初始0.03-0.04秒QRS向量异常: 在除aVR导联和心脏呈垂直位时的

14、aVL导联外,任何导联出现Q波的深 度大于同一导联R波的1/4,时间超过0.04s; 在右侧胸导联,出现q波,不论其宽度和深度如何,若能除外右心室肥 大及左束支前分支阻滞,则表示有心肌梗塞(多为室间隔左侧心内膜 下梗塞); 在左束支传导阻滞者,在、aVL、及V4-V6导联R波之前出现Q波, 应视为室间隔心肌梗塞或前壁心内膜心肌梗塞; 2.ST向量的改变:心电图上出现ST段移位,在不同的导联上表现为ST段 上抬或下移,且呈单向曲线特征性变化. 3.平均T向量的改变:心电图出现T波改变-早期呈为高尖T波,以后由直 立变为倒置,T波无论直立或倒置均有以下特征: 升支及降支与基线所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

15、; 基底较窄; 顶点较尖; 4.QRS终末向量的改变:在出现坏死型Q波的导联上,出现终末R波。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 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 被动性 主动性 逸搏及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浦东或颤动 生理性传导障碍病理性传导障碍传导途径异常 窦房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方式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其他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直立,PVR倒置,P、PV一 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 0.20s,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 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6s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间期逐渐缩 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2)非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PP间期逐渐缩短与 PP间期逐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但其变化的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