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747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技术管理(下)剖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 矿 技 术 管 理 (下) 中国矿业大学 韩可琦 2011.10.25 生产矿井技术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 三、生产矿井技术管理 采掘技术管理 机电技术管理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地测及防治水技术管理 调度技术管理 煤炭洗选技术管理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一)采掘技术管理 1、采掘技术管理的内容 生产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采掘技术管理工 作。采掘技术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决 定等,严格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生产技术标准和 要求。 (2)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 (3)生产过程中的抽掘采

2、衔接方案的编制;采、掘 工程等具体工作的设计;采、掘工程规程、措施编审 (4)收集和掌握各环节生产动态情况,调整技术方 案和技术管理。 (5)做好本部门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2.采掘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煤矿采掘技术管理部门应设主任工程师,负责 本部门的技术工作,根据工作内容和需要可设立采 煤组、掘进巷修组、设计组、矿压组等。 3.采掘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矿井设立采掘技术管理机构后,要明确各管理 机构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 (1)采煤组负责矿井回采工作面的技术管理工 作。组织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初采初放、拆除放 顶、过老窑空巷、过地质构造等专向技术措施并组 织实施,加强回采工作

3、面工艺管理、资源回收率管 理,加强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一)采掘技术管理 3.采掘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2)掘进及巷修组负责矿井巷道掘进及巷修技 术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掘进工作面及巷修工作面的 作业规程和巷道开口、过老窑空巷、过地质构造等 专向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加强掘进和巷修工作面 日常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3)设计组负责编制矿井开拓延深、环节改造 、采区及回采工作面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 设计、采掘开单项工程设计。 (4)矿压组负责顶板管理、井下采掘矿压管理 、冲击地压管理工作。落实分管业务范围内的隐患 排查,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负责矿压安全装备 计划的编制和上报

4、;负责组织审批矿压规程措施。 (一)采掘技术管理 1、机电技术管理的内容 机电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机电技术管理 工作。机电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的 设计、选型、验收、保管、使用、维护、定期检修 、更新与报废的技术管理。 (2)机电配件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机电配件资 料技术管理,机电配件消耗定额技术管理,机电配 件储备定额技术管理,机电配件计划购置技术管理 ,机电配件到货验收、保管、支领、使用技术管理 ,机电配件回收、修复、报废技术管理。 (二)机电技术管理 (3)机电规程措施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机电设 备操作规程编制审批技术管理、机电岗位工种操作

5、规 程编制审批技术管理、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 制汇审技术管理。 (4)发供用电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电力调度技 术管理、变电站和电力线路运行技术管理、继电保护 整定技术管理、发电厂技术管理、电力建设项目技术 管理、转供电技术管理、电力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技术 管理。 (5)井下电气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井下设备及 电气材料的防爆检查技术管理,井下供用电技术管理 ,井下电气试验技术管理,井下局部通风机、风电瓦 斯电闭锁装置技术管理,井下电缆使用、维护、测试 技术管理。 (二)机电技术管理 (6)主要设备性能测试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大 型固定设备及性能测试技术管理,特种设备及性能 测试技术管理,电缆、胶带

6、、钢丝绳性能检测技术 管理。 (7)机电设备大修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机电设 备大修的计划组织技术管理、机电设备大修的周期 与内容技术管理、机电设备大修工艺技术管理、机 电设备停产检修组织技术管理。 (8)采掘设备的配套及衔接技术管理。主要包 括采掘工作面机电设计、盘区机电设计、井下供电 系统设计的技术管理。 (二)机电技术管理 (9)特种设备、大型固定设备档案技术 管理。 (10) 监测监控系统技术管理。 (11)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管理。 (12) 产量监控系统技术管理。 (13) 人员跟踪定位系统技术管理。 (14) 通信、调度系统技术管理。 (15) 机电节能降耗技术管理。 (二)机电技

7、术管理 2、机电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机电技术管理部门设主任工程师负责 本部门的技术管理,且配有专门分管设备 、配件、供电、大型设备、特种设备、监 测监控、井下电气、通信的技术人员,分 管各项业务的技术工作。 (二)机电技术管理 (二)机电技术管理 3、机电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1)参与本单位机电长远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 总体负责技术把关。 (2)组织制定机电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实施。 (3)组织编审机电重点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作 业规程、安全措施等。 (4)组织制定机电业务方面的有关技术管理制度 ,并组织落实。 (5)组织机电技术难点攻关。 (6)推进机电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广使用新 技术、新工

8、艺、新装备。 1、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内容 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指矿井通风、防治 瓦斯、防治粉尘和防灭火技术管理,具体包括矿井 通风系统技术管理、瓦斯抽采系统技术管理、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管理、通风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管 理、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技术管理、防灭火系统技术 管理。 2、“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一通三防”工作的第 一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 (三)“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2、“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煤矿应设立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和“一通三防”管 理部门,管理部门设主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日 常技术管理工作。管理

9、部门下应设立矿井通风、瓦斯 抽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尘、防灭火、安全 监测监控和通风调度等管理机构,负责相关业务的管 理。各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员,负责具体技术管 理工作。 在煤矿科研部门或“一通三防”管理部门下应设立 “一通三防”研究机构,具备条件的煤矿可成立专门的“ 一通三防”研究部门,研究解决煤矿“一通三防”工作 中的技术难题。 (三)“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3、“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1)煤矿总工程师“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职责 煤矿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通风专职副 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长远规划与年

10、度工作计划; 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 组织审查煤矿“一通三防”重点工作工程设计、技术方 案、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等; 组织煤矿“一通三防”技术难点问题研究攻关; 定期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一通三防 ”工作,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监督 实施; 推进“一通三防”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广使用新技 术、新工艺、新装备。 (2)煤矿“一通三防”管理部门技术管理工作职责 负责制订煤矿 “一通三防”长远规划与年度工作 计划。 负责制定煤矿 “一通三防”技术标准及管理制度 。 负责组织编制、审查煤矿“一通三防

11、”重点工程 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等。 负责组织煤矿“一通三防”技术难点问题研究攻 关。 定期组织“一通三防”工作会议,安排、落实、 总结 “一通三防”工作会议部署的工作。 组织编制煤矿“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实施。 负责推进“一通三防”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 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3.“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4、煤矿热害 煤矿热害是指矿井中影响人体健康、降低劳动 生产率和危及安全生产的湿热作业环境。煤矿热害 防治技术管理包括矿井气象条件的预测、评价和煤 矿热害防治措施的技术管理。 热害煤矿的总工程师,负责煤矿热害防治技术 管理工作。负责健全热

12、害防治技术的业务管理部门 或机构,配备足够的热害防治人员;组织编制煤矿 热害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制定煤矿热害防治技术管 理标准和制度;组织审批矿井热害防治工程设计、 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等;推广国内外已 有的科研成果和成熟经验,组织技术难点问题研究 攻关,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地测及防治水技术管理 1、地测及防治水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 地测及防治水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 的技术基础工作,也是煤矿生产和建设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任务如下: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地质、水文和测绘方面 的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时收集掌握 与之有关的各方面信息; (2)根据煤矿生产不同阶段的需

13、要,提供有关 地测、防治水的资料,为煤矿正常生产当好参谋; (3)及时解决和预报生产中遇到的地质、水文 等问题,测设井巷施工的位置和方向,指导生产、 施工按设计要求正确进行。 2、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 (1)防水煤柱留设管理 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 留设防水煤柱。 煤层露头风化带; 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区邻近地 带; 和与强含水层间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 断层接触的煤层; 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 导水、充水的陷落柱与岩溶洞穴; 分区隔离开采边界。 (1)防水煤柱留设管理 各种防水煤柱应根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时围岩性质及岩层移动特征 等

14、因素,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留设。 各类防水煤柱一经上级审查批准,不得随意变 动。 有突水历史的矿井,或防水承压开采的矿井, 应分水平、分采区实行隔离开采。各分区之间,要 留防水煤柱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防水闸 门,以便在发生突水时,能够控制水势,减少灾情 ,保障矿井安全。 2、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 (2)承压含水层的管理 若煤层顶底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隙带波 及范围内存在强含水层时,掘进、回采前必须对含 水层采取疏降措施。 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厚度较 大时,能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开采后隔 水层不致于被破坏,水也不可能突然涌出,可以不 疏水降压开采,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5、报集团公司 总工程师批准。 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厚度较小 时,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进行开采前, 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2、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 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 值降到隔水层能允许的安全水头值以下,并制定安 全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承压含水层的补给边界已经基本查清,可预 先进行帷幕注浆,截断水源,然后疏水降压开采, 但必须编制帷幕注浆工程设计,报省(区)煤炭厅(局) 批准。 承压含水层的补给水源充沛,不具备疏水降 压和帷幕注浆的条件时,可酌情采用局部注浆加固 底板隔水层或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的方法,但必须 编制专门的设计方案在有充分防范措施的条件下进 行试采,并制定专门的防止淹井措施。措施包括防 止突水、建筑防水闸门、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排水 能力等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