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1478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词汇并整饬句式背诵课文。2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方法及作者的感情。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诵读法,赏读赏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加强某些字词的掌握。3.在理解的文意的基础上力争熟背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描写山水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三峡吧?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

2、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体味祖国山水的秀美。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入选的课文是节选其中一部分。2.投影全文,随文掌握生字:独绝 缥碧 急湍 轩邈 鸢飞戾天 泠泠 经伦 横柯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听老师课文范读,完成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完成下

3、面选择题: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o无碍i泠泠作响lng B.飘荡dng急湍tun嘤嘤成韵yng C.轩邈mio经纶ln鸢飞戾天yun D.横柯k窥谷ku好鸟相鸣 nng2. 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多种形式:小组内一人读几人听、纠正;上下句连读;全班内男生读女生读;全体学生与老师分读四、疏通文意,讨论翻译。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字词。有搞不懂的问题组内共同解决,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大约15分钟后课堂交流,翻译全文。五、整体感知,当堂背诵1.请用下面的句式来描绘富春江:富春江的 真 呀,它的 表现在

4、 。例如:富春江的水真清澈呀,它的清澈表现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硬石,直视无碍。”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当堂检查字词理解。附:课堂检测一、本文题目与朱元思书中的“书”的意思是 ,作者 ,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吉安)人, 时期 国文学家。二、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天下独绝 ( ) 猿则百叫无绝( )蝉则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 ) 负势竟上( )三、翻译下列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试背课文,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5、1.理解本文内容2.掌握本文语言及写景特点。3.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检查课文背诵2.小组内由组长负责完成以下任务:A.每组选一主持人,灵活运用“啊,美丽的富春江!你 ,请你聆听我们的赞歌!B.全组齐读认为最喜欢的语段,要读出感情。二、细读课文,学生讨论合作,解决以下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三段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山水特点。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6、?主要采用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水之清澈、山之高峻。三、品读课文,体会写景特点、语言特点1、作者是怎样抓住山水的特点来描绘的?从以下几个方面:(1)由近及远: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2)动静结合:游鱼猛浪夹岸高山 化静为动:争高直指,千百成峰(3)多种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竟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4)多种角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视觉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听觉 (5)详略得当:详写山,略写水。2、本文作者写景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

7、蔑视和避世引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3、体会文章语言特点“吴均体”的语言特点是文辞清新挺拔,骈散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品析。示例: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两句成对,偶尔夹杂六字句和散体句,并大量运用对偶句,使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又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 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另外,作者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五、拓展延伸,创新思维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不仅极富神奇的魅力,而且也成就了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使得他这篇与朱元

8、思书流传千古,成为历代山水游记文章的典范。但是,白璧微瑕,经典亦有不足。请同学小组讨论,看能不能找出文章的瑕疵。1、文题不符:文章内容丝毫没有涉及到朱元思教师明确:此为节选,编者应该另起题目,顺便请学生们拟题。2、全文总写句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先山后水,而下文却先写水后写山,顺序不对。所以总写句可改为“异水奇山,天下独绝”。(说明)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具体建议中也有明确的提示:“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因此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9、培养他们的大胆质疑精神。3、第三段的写作思路为:先写山势高峻,美好环境,后写给人的独特感受,最后又写枝条掩映的美景这个思路明显混乱,应该把最后的“横柯”句合并到前面的写景处,之后再是抒情,这样思路就明确为:先写景,后抒情,更为合理。六、教师小结山川景色,古来共赏。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仰观高山之雄奇,俯听天籁之梵音,身感物外之趣,使我们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也写出精美传世的作品。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