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01333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电信本班 张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基于MPEG-4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学 院: 电信学院班 级: 09电信本1班学 号: 25姓 名: 张程摘要MPEG-4是新一代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它与传统视频编码标准的最大不同在于第一次提出了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新概念。基于内容的交互性是MPEG-4标准的核心思想,这对于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广泛应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MPEG2、MP

2、EG3和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 MPEG3只能是死于襁褓了。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MPEG4于1999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多彩的MPEG4世界。一、MPEG-4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特点MPEG-1、MPEG-2技术当初制定时,它们定位的标准均为高层媒体表示与结构,但

3、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MPEG-1.MPEG-2技术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交互性及灵活性较低,压缩的多媒体文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网络的实时传播。而MPEG-4技术的标准是对运动图像中的内容进行编码,其具体的编码对象就是图像中的音频和视频,术语称为“AV对象”,而连续的AV对象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AV场景。因此,MPEG4标准就是围绕着AV对象的编码、存储、传输和组合而制定的,高效率地编码、组织、存储、传输AV对象是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在视频编码方面,MPEG4支持对自然和合成的视觉对象的编码。(合成的视觉对象包括2D、3D动画和人面部表情动画等)。在音频编码上,MPEG

4、-4可以在一组编码工具支持下,对语音、音乐等自然声音对象和具有回响、空间方位感的合成声音对象进行音频编码。由于MPEG-4只处理图像帧与帧之间有差异的元素,而舍弃相同的元素,因此大大减少了合成多媒体文件的体积。应用MPEG4技术的影音文件最显著特点就是压缩率高且成像清晰,一般来说,一小时的影像可以被压缩为350M左右的数据,而一部高清晰度的DVD电影, 可以压缩成两张甚至一张650M CD光碟来存储。对广大的“平民”计算机用户来说, 这就意味着, 您不需要购置 DVD-ROM就可以欣赏近似DVD质量的高品质影像。而且采用MPEG4编码技术的影片,对机器硬件配置的要求非常之低,300MHZ 以上

5、CPU,64M的内存和一个 8M显存的显卡就可以流畅的播放。在播放软件方面,它要求也非常宽松,你只需要安装一个 500K左右的 MPEG-4 编码驱动后,用 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器就可以流畅的播放了(下面我们会具体讲到)。二、视频编码研究与MPEG标准演进人类获取的信息中70%来自于视觉,视频信息在多媒体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视频数据冗余度最大,经压缩处理后的视频质量高低是决定多媒体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数字视频技术是多媒体应用的核心技术,对视频编码的研究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视频编码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数据压缩比、压缩/解压速度及快速实现算法三方面内容。以压缩/解压后数据与压

6、缩前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作为衡量标准,可将数据压缩划分为无失真压缩(即可逆压缩)和有失真压缩(即不可逆压缩)两类。传统压缩编码建立在仙农信息论基础之上的,以经典集合论为工具,用概率统计模型来描述信源,其压缩思想基于数据统计,因此只能去除数据冗余,属于低层压缩编码的范畴。伴随着视频编码相关学科及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新一代数据压缩技术不断诞生并日益成熟,其编码思想由基于像素和像素块转变为基于内容 (content-based)。它突破了仙农信息论框架的束缚,充分考虑了人眼视觉特性及信源特性,通过去除内容冗余来实现数据压缩,可分为基于对象(object-based)和基于语义(semantics-b

7、ased)两种,前者属于中层压缩编码,后者属于高层压缩编码。与此同时,视频编码相关标准的制定也日臻完善。视频编码标准主要由ITU-T和ISO/IEC开发。ITU-T发布的视频标准有H.261、 H.262、 H.263、 H.263+、H.263+,ISO/IEC公布的MPEG系列标准有MPEG-1、MPEG-2 、MPEG-4 和MPEG-7,并且计划公布MPEG-21。MPEG即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它是专门从事制定多媒体视音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国际组织。MPEG系列标准已成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其中MPEG-1和MPEG-2是采

8、用以仙农信息论为基础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及运动补偿等第一代数据压缩编码技术;MPEG-4(ISO/IEC 14496)则是基于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制定的国际标准,它以视听媒体对象为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以实现数字视音频、图形合成应用及交互式多媒体的集成。MPEG系列标准对VCD、DVD等视听消费电子及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DTV&HDTV)、多媒体通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三、MPEG-4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核心思想及关键技术1、核心思想在MPEG-4制定之前,MPEG-1、MPEG-2、H.261、H.263都是采用第一代压缩编码技术,着眼于图像信号

9、的统计特性来设计编码器,属于波形编码的范畴。第一代压缩编码方案把视频序列按时间先后分为一系列帧,每一帧图像又分成宏块以进行运动补偿和编码,这种编码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将图像固定地分成相同大小的块,在高压缩比的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块效应,即马赛克效应; 不能对图像内容进行访问、编辑和回放等*作; 未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VS,Human Visual System)的特性。MPEG-4则代表了基于模型/对象的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它充分利用了人眼视觉特性,抓住了图像信息传输的本质,从轮廓、纹理思路出发,支持基于视觉内容的交互功能,这适应了多媒体信息的应用由播放型转向基于内容的访问、检索及*作的发展

10、趋势。AV对象(AVO,Audio Visual Object)是MPEG-4为支持基于内容编码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对象是指在一个场景中能够访问和*纵的实体,对象的划分可根据其独特的纹理、运动、形状、模型和高层语义为依据。在MPEG-4中所见的视音频已不再是过去MPEG-1、MPEG-2中图像帧的概念,而是一个个视听场景(AV场景),这些不同的AV场景由不同的AV对象组成。AV对象是听觉、视觉、或者视听内容的表示单元,其基本单位是原始AV对象,它可以是自然的或合成的声音、图像。原始AV对象具有高效编码、高效存储与传输以及可交互*作的特性,它又可进一步组成复合AV对象。因此MPEG-4标准的基本内

11、容就是对AV对象进行高效编码、组织、存储与传输。AV对象的提出,使多媒体通信具有高度交互及高效编码的能力,AV对象编码就是MPEG-4的核心编码技术。MPEG-4不仅可提供高压缩率,同时也可实现更好的多媒体内容互动性及全方位的存取性,它采用开放的编码系统,可随时加入新的编码算法模块,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现场配置解码器,以支持多种多媒体应用。MPEG-4 采用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技术,它在视频编码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编码对象从图像帧拓展到具有实际意义的任意形状视频对象,从而实现了从基于像素的传统编码向基于对象和内容的现代编码的转变,因而引领着新一代智能图像编码的发展潮流。2、关键技术MPEG-4除采

12、用第一代视频编码的核心技术,如变换编码、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量化、熵编码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创见性的关键技术,并在第一代视频编码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进。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1)、视频对象提取技术MPEG-4实现基于内容交互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视频/图像分割成不同对象或者把运动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后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编码方法,以实现高效压缩。因此视频对象提取即视频对象分割,是MPEG-4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也是新一代视频编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视频对象分割涉及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这与人工智能、图像理解、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等学科有密切联系。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不够

13、完善,计算机还不具有观察、识别、理解图像的能力;同时关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也表明要实现正确的图像分割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对视频内容进行理解。因此,尽管MPEG-4 框架已经制定,但至今仍没有通用的有效方法去根本解决视频对象分割问题,视频对象分割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基于语义的分割则更加困难。目前进行视频对象分割的一般步骤是:先对原始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简化以利于分割,这可通过低通滤波、中值滤波、形态滤波来完成;然后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可以是颜色、纹理、运动、帧差、位移帧差乃至语义等特征;再基于某种均匀性标准来确定分割决策,根据所提取特征将视频数据归类;最后是进行相关后处理,以实现滤除

14、噪声及准确提取边界。在视频分割中基于数学形态理论的分水岭(watershed)算法被广泛使用,它又称水线算法,其基本过程是连续腐蚀二值图像,由图像简化、标记提取、决策、后处理四个阶段构成。分水岭算法具有运算简单、性能优良,能够较好提取运动对象轮廓、准确得到运动物体边缘的优点。但分割时需要梯度信息,对噪声较敏感,且未利用帧间信息,通常会产生图像过度分割。(2)、VOP视频编码技术视频对象平面(VOP,Video Object Plane)是视频对象(VO)在某一时刻的采样,VOP是MPEG-4视频编码的核心概念。MPEG-4在编码过程中针对不同VO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即对前景VO的压缩编码尽可能

15、保留细节和平滑;对背景VO则采用高压缩率的编码策略,甚至不予传输而在解码端由其他背景拼接而成。这种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不仅克服了第一代视频编码中高压缩率编码所产生的方块效应,而且使用户可与场景交互,从而既提高了压缩比,又实现了基于内容的交互,为视频编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MPEG-4支持任意形状图像与视频的编解码。对于任意形状视频对象。对于极低比特率实时应用,如可视电话、会议电视,MPEG-4则采用VLBV(Very Low Bit-rate Video,极低比特率视频)核进行编码。传统的矩形图在MPEG-4中被看作是VO的一种特例,这正体现了传统编码与基于内容编码在MPEG-4中的统一。VO概念的引入,更加符合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并使视频信号的处理方式从数字化进展到智能化,从而提高了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