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01288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作者: 日期:2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课题光的传播时间教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教学难点通过学

2、生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分组讨论法。用具教具:激光笔,水槽、水,蜡烛、火柴、小孔成像装置、玻璃板、课件、烧杯、肥皂、蚊香学具:激光笔、矿泉水瓶、圆柱形玻璃杯、水、肥皂、蚊香、易拉罐做的小孔成像课时安排1课时备注表二:课堂教学设计卡课题光的传播时间教者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谈感受)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

3、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二、新授传授,探究新知(一)光源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那么,这些把城市点缀的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总结:把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二)光的传播提出问题师:(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从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天花板上去的?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科学是严谨的,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师:好,今天,同学们就用实验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三)

4、光线师: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我们如何描述光呢?我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师: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哪里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吗?展示的激光准直、手影、小孔成像、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加强感性认识)(五)光的传播速度教师归纳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既然光速如此之快,科学家们是怎样测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询。三、本课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光速:c=3108m/s(真空、空气)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 小孔成像、手影游戏、皮影戏。光线: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途径和方向。

5、四、布置作业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讨论交流)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讨论交流)光源的分类?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组织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交流。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及对光的认识画出光的表示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6页,读完之后能告诉老师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讨论交流5315310531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光速:c=3108m/s(真空、空气)。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小孔成像

6、、手影游戏、日食、月食。光线: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途径和方向。表三:课后教学反思卡课 题光的传播时 间教 者反思教材反思教法反思学生备注 第17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解析:选D。材料中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

7、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人工资高得惊人、煤炭价格却极为便宜的现象,于是各行各业想方设法投资开发出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此后以煤炭为能源,以机器代替工人劳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应运而生,可见动力革命的启动有其独特的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应排除;材料并未反映近代化的启动,故B项错误。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选A。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

8、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3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

9、化进程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革命,这一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英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的粮食自给,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东部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并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与题目中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厂成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

10、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解析:选D。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5“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

11、到工业文明阶段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D项正确。6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解析:选C。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

12、入“蒸汽时代”。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故B项错误;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7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下列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B世界市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到海外抢占市场D世界在走向整体化中人类生活得到改善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所强调是19世纪末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19世纪末,欧洲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强占市场是伴随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故C项错误;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