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026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治维新内容影响3.(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明治维新的举措 1868年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义发展 巩固新政权,实现民族振兴,独立 2、政治前提: 1、根本原因: 倒幕运动 3、目的: 4 4、施政纲领、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五条誓文 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了五作 为施政纲领,表示改革的决心。 5、措施: 政治 : 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 国家统一。废藩置县,组建御亲兵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 特权,允许不同等级自由通婚 3、派遣使节团学习资义制度 影响:初步加强了天皇新政府的中央集权,并在事 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 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使

2、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 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政府扶植和保护大资本家是日 本资义发展的一大特点 经济:经济: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资本积累 ) 殖产兴业(引进西技,发展资义) 日本资义薄弱(原因) 官营企业模范工厂劝业政策 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义 (优惠转让大资本家) 军 事 富国 强兵 发展 军事 力量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化的常 备军,强化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 (侵略扩张)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 海军 改革军事机构(学习德国) 扶植军事工业,引进新技术,改进军 事装备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摆脱了民族危机, 实现了民族独立 思 想 文 化

3、文文 明明 开开 化化 用西方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1、教育改革(整顿机构,颁布法令 ,建立近代学校体制,培养人才, 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2、成立团体,宣传改革思想,对 人民进行启蒙教育 (明六社) 3、生活习俗提倡西化 项项 目目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后明治维新后 国国 家家 政政 体体 幕府制度 幕府制度 先建立中央集权政体,先建立中央集权政体, 后确立近代天皇制度后确立近代天皇制度 中央地方关系中央地方关系 地方藩国相对独地方藩国相对独 立立 废藩置县、地方置于中废藩置县、地方置于中 央直接管辖之下央直接管辖之下 居民身份制度居民身份制度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 等级制度等级制度

4、 “ “四民平等四民平等” ”,取消等级,取消等级 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 土土 地地 制制 度度 领主土地所有制领主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制地主私有制 工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方式 手工工厂 手工工厂近代工业化近代工业化 经经 济济 政政 策策 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对对 外外 政政 策策 锁国政策到被迫锁国政策到被迫 开国开国 积极学习西方,派使节积极学习西方,派使节 团访问欧美,疯狂对外团访问欧美,疯狂对外 、明治维新的意义(、明治维新的意义(如何评价如何评价) 性质:性质: 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极:积极

5、: 走上资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走上资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摆脱了民族危机摆脱了民族危机 局限:局限: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 有制)有制) 军国主义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侵略扩张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此外,世界近现代

6、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 ,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历史潮流 力量对比 政策措施 国际环境 倒幕派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倒幕派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 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19C19C中,日本资义的发展中,日本资义的发展 延伸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1960、70年代)成功 中国戊戌变法(19末期)失败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项目项目明治维新(明治维新(1919中)中) 成功成功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7、(1919末)末) 失败失败 社会 背景 领导领导 力量力量 具体具体 措施措施 国际国际 环境环境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幕 府成为众矢之的。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 倒幕派实力强大倒幕派实力强大 掌握了政权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资阶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于无实权的皇帝 全面有效推行全面有效推行 变法法令如变法法令如“ “一纸空文一纸空文” ” 1 1)自由资义时期)自由资义时期 2 2)西方侵略中国的)西方侵略中国的 (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的国际环境) 1 1)向帝义过渡阶段)向帝义过渡阶段 2 2)列强掀起了瓜分)列强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中

8、国的狂潮;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D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 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 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 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 开化”政策 B 1871年日 本使节赴欧 美进行了为 期1年10个 月的考察 考察的结果如 何? 找到一条适合日 本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近

9、代日本海军 三 迅速崛起的日本 1、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表现: 2、政治: 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889年宪法) 4、文化: 既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又保留和 继承了日本许多民族文化 3、军事: 成为近代化军事强国,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上而,实行自上而 下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一一 经济:经济: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表现) 8080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发展迅速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发展迅速 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19末20初,垄断组织逐渐统治了各个工业 部门,并向

10、帝义阶段过渡。 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 国内市场狭小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不足,面积小资源不足,面积小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的障碍的障碍 帝国主义特征:帝国主义特征: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更多依靠政府更多依靠政府, , 更多依靠军事手段更多依靠军事手段 (1 1)明治政府在推翻旧有体制后,开始仿效西方近代政)明治政府在推翻旧有体制后,开始仿效西方近代政 治制度治制度 (2 2)中小资产阶级掀起)中小资产阶级掀起“ “自由民权自由民权” ”运动的强大压力运动的强大压力 (3 3)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 天皇 “御赐” 2、颁布方式: 二、

11、政治:君主立宪制国家 (1889年宪法) 1、制订的背景 3、主要内容: 4、特点: 5、意义: 第一章有关天皇的条款达第一章有关天皇的条款达1717条,它规定,天条,它规定,天 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 的统治权。的统治权。 与天皇的条款形成对照的是第二章中有关国与天皇的条款形成对照的是第二章中有关国 民权利的规定,明治宪法下的日本国民被称为民权利的规定,明治宪法下的日本国民被称为“ “ 臣民臣民” ”,宪法虽然规定日本国民有言论、通信、,宪法虽然规定日本国民有言论、通信、 出版、集会和结社等自由,然而这些权利都受到出版、集会和结社

12、等自由,然而这些权利都受到 很大限制,即在很大限制,即在“ “法律范围之内法律范围之内” ”、不违背臣民义、不违背臣民义 务务” ”等,实际上取消了人民群众的任何自由权利等,实际上取消了人民群众的任何自由权利 ,尽管如此,日本国民通过这部宪法毕竟获得一,尽管如此,日本国民通过这部宪法毕竟获得一 些基本权利,这同过去相比是一个大的进步些基本权利,这同过去相比是一个大的进步。 天皇天皇: : 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 广泛的统治权广泛的统治权; ; 国民国民: : “ “臣民臣民” ”,有一些基本权利(,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受限制) 宪法第三章规定日本

13、的国会称为宪法第三章规定日本的国会称为“ “帝国议会帝国议会” ” ,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贵族院由贵族院由“ “敕选议员敕选议员” ”组成,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它实际上是大 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由选举产生,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 的立法权,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 ,实际上议会只有赞成政府提出的法律和建议的实际上议会只有赞成政府提出的法律和建议的 权力权力。 贵族院贵族院 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

14、众议院 议员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议员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 宪法第四章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宪法第四章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内 阁对天皇负责阁对天皇负责,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需由现役,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需由现役 大将或中将担任,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这大将或中将担任,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这 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职,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职,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 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 满意的内阁,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满意的内阁,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 个重要原因。个重要原因。 内阁内阁对天皇负责对天皇

15、负责 对象对象特点特点 天皇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 有广泛的统治权有广泛的统治权 国民国民“ “臣民 臣民” ”,有一些基本权利(,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受限制) 贵族院贵族院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 内阁内阁对天皇负责对天皇负责 法官法官天皇任免天皇任免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5 5、宪法的意义:、宪法的意义: 日本国日本国 会昔日景象会昔日景象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

16、立宪国家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它采取了,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它采取了君主君主 立宪立宪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有利因素?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中央 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日战争 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 多元趋势。 3、军事: 成为近代化军事强国,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过程:1909年召开修改不平等条约会议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 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 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步征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