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019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打印3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二轮复习训练题3 杨旭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清政府代表()A精明强干 B软弱无能 C不顾自身利益 D不谙近代外交2史学界认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而言,是部分领土和主权的丧失;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这是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的严重不对等。据此解读,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超国民待遇”最典型

2、的表现是()A与清政府协商关税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袁世凯4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

3、提高5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规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了人们的私有观念6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以前的一切,似乎都汇集于此,彼此激荡奔腾;以后的一切,似乎都由此生发,造成了种种历史的巨变。对“精神日出”的理解正确的是()A进一步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推动社会主义思潮成为社会的主流 D进一步宣传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7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

4、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俄国的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已经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8 1923年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对他们下达的主要任务是:“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这表明当时()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党放弃旧三民主义C孙中山开始

5、走社会主义道路 D国民党为统一中国作准备9 “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这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政策或措施能够充分满足这一愿望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 B孙中山的“平均地权”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0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政治统治反清斗争“西学东渐”民族政策A B C D11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6、。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1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A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3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C中国市场对外开

7、放程度低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14 “张之洞近二十年的惨淡经营,使鄂由一个深居腹地、经济文化均处中等发达程度的省份,一跃成为晚清全国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某些工业门类在当时的东亚也占据领先地位。”材料中的“某些工业门类”主要是指()A轮船制造业 B煤炭制造业 C钢铁制造业 D塑料制造业15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6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

8、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17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18(2013北京朝阳期末)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9、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混乱19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B抗日战争前期C抗日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20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

10、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21民国时期出版的共和女界新尺牍分上、下两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劝姊放足书求女士结婚书论女界宜设法禁止娼妓书等。这反映了民国时期(A男女实现了平等 B女权运动得到发展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平等思想的传入22在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场中,有一个八匹白马拉着两节火车奔腾的镜头。尽管这是艺术夸张,但马拉火车确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过。它最能说明()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昭示新时代的到来B当时蒸汽机车的制造水平太低C落后意识是实现近代化的最大障碍D清朝专制统治的腐败23.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

11、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2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可见,其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 B维护人民利益 C宣传自由思想 D学习西方技术25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26.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

12、: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的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木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27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师夷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又赞誉说:“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者。”他称赞的是()A王夫之 B魏源 C王韬 D郑观应28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

13、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劳动群众 D洋务派29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B除旧而未能立新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 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30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

14、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31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32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A提出三民主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提出三大政策 D领导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