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775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人教版第一章考研题库讲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一、名词解释1. 肌小节:两条Z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肌小节。2. 肌管系统:是骨骼肌兴奋引起收缩耦联过程的形态学基础,由横小管系统和纵小管系统组成。3. 横小管系统:是肌细胞膜从表面深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4. 纵小管系统:肌细胞内围绕每条肌原纤维所形成的花边样的网状结构,又称肌质网。5.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称为终池。6. 三联管: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的复合体,称为三联管。7. 生物电:一切可兴奋组织的细胞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运动造成的,通常把细胞膜的电位变化称为生物电。8.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

2、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这种电位差存在于细胞两侧,故又称跨膜电位。若以细胞膜外电位为零,细胞膜内电位则为 -70-90mV9. 动作电位:可行分析不兴奋时,细胞膜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10. 极化状态:指细胞膜内外存在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的状态,它是动作电位的初始状态。11. 去极化:细胞膜的电位由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从-70-90mV减小到0mV的过程被称为去极化,去极化是膜电位消失的过程。12. 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膜电位由0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即膜电位发生反转的过程称为反极化。13. 超射:在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去极化后会发生反极化

3、反极化的电位幅度称为超射。14. “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15. 局部电流:当可兴奋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膜出现反极化,会产生局部的电流流动,其流动的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点流向兴奋点,在膜内是由兴奋点流向未兴奋点,这种局部流动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16. 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又称为运动终板,也称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包括终板前膜(接头前膜)、终板后膜(接头后膜)和终板间隙(街头间隙)。17. 终板电位:当运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接头

4、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后膜上的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18. 肌电: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19.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20. 兴奋收缩耦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21. 阈刺激:引起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22.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23. 等张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变化

5、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24.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25.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26. 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由于在整个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是恒定的,等动收缩有时也成为等速收缩。27.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称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28.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29. 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称为该人的绝对力量。30. 相对力量

6、:单位体重(一般为每公斤)的绝对力量,称为相对力量。31.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32. 运动单位动员: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车位运动单位动员。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为运动单位募集。二、单项选择题1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 ( B )。A肌原纤维 B肌纤维 C肌小节 D肌丝2静息状态下,肌小节中只有粗肌丝的部分是( C )。带带区线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K+平衡电位 Na平衡电位-平衡电位Ca2+平衡电位4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式由于( )。K+停止外流 B Na迅速大量外流 CK+突然迅

7、速外流 DNa迅速大量内流5骨骼肌细胞兴奋后,处于()可以对阈下刺激发生反应。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膜电位跨膜电位运动神经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羟色胺乙酰胆碱骨骼肌细胞的终末池是()的储存库。+ +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判断组织兴奋性高等最常用而又简易的测定指标是()时值基强度阈强度强度时间变化速率当兴奋从运动神经传至审计肌肉接头处的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膜上的()。+通道开放B+通道开放+通道关闭+通道关闭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时()。多向性单向

8、性可逆性双向性按照肌丝滑行理论,肌肉缩短时()。明带的长度减小,带减小或消失暗带的长度不变,带不变明带的长度不变,带不变暗带和明带的长度均减小肌细胞的兴奋过程与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横管系统纵管系统三联管终池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其关键作用的离子是()。+-+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力量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是()。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等动收缩在下述哪种情况下,肌肉的收缩力量在整个关节范围内都可达到()。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等张收缩时()。负荷恒定,速度恒定负荷改变,速度改变负荷恒定,速度改变负荷改变,速度恒定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肌纤维直径大

9、,线粒体较多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少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多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少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肌纤维肌原纤维肌小节肌动蛋白骨骼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是()。粗肌丝细肌丝肌动蛋白和元肌动蛋白粗肌丝和细肌丝细肌丝主要由()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下列()参与构成粗肌丝。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三联管由()构成。个横小管个终末池个横小管和个终末池个横小管和个终末池构成细肌丝的主干是()。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外流+内流+外流

10、+内流细胞膜电位由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反极化超射复极化从时间关系来说,锋电位相当于细胞的()。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动作单位一旦产生,幅度可达到()。动作电位产生后,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其幅度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增加而增加正比增加而减少以上都不对在审计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多向的单向的双向的可逆的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一样快慢不一定横桥上具有()。酶磷酸肌酸激酶氧化酶乳酸脱氢酶肌肉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称为()。伸展性弹性粘滞性可收缩性一定范围内,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刺激时间()。高、长低、长高、短低、短刺

11、激强度越大,肌肉力量()。越大越小不变不一定下列哪种收缩不做机械功()。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向心等长离心等动自由泳的划水动作属于()收缩。向心等长离心等动由高处跳下,双腿支撑用力属于()。向心等张离心等动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向心等张离心等动肌肉()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明显。向心等张离心等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能量释放速率肌球蛋白酶活性活化的横桥数目供能速率肌肉收缩时速度取决于()。能量释放速率肌球蛋白酶活性活化的横桥数目和短跑项目的运动员应重点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相对爆发力绝对爆发力投掷运动员,应重点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相对爆发力绝对爆发力与快肌纤维比,下列哪条不是慢肌纤维的特征()。收缩力量小于快肌纤维抗疲劳能力强有氧代谢酶活性低直径小两类肌纤维运动员的规律是()。运动强度较小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小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持续活动时间较长,快肌纤维先被动员持续活动时间较长,慢肌纤维先被动员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二者均肥大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大如果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应安排()的练习。强度低,持续时间短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三、填空题1膜电位的产生原理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