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773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考点总结综述(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课单位:机械基础中心 主讲教师 冯海全 15247192984 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龚桂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龚桂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学期成绩评定: A:期末考试成绩(70) B:课后作业(20) C:实验成绩(10) 2、课程要求: A: 独立完成作业 B: 按时交作业,迟交无成绩 C:作业总量不足2/3,取消考试资格 D: 点名3次不到者取消考试资格 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机械,构件,零件,部件) 第二章:失效形式,设计基本要求,计算准则,设计方法 第三章:极限应力图的

2、绘制及应用,单双向变应力疲劳强度 第四章:摩擦基本性质,典型磨损过程,润滑剂的特性 第五章:螺纹连接的类型,防松,受力分析,强度计算,螺旋 第六章:键连接的功能、分类,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第八章:受力分析,临界摩擦力,应力分布,弹性打滑,设计 第十章:失效形式和设计,材料与热处理,受力分析,强度计算 设计参数选择,斜齿轮受力分析和计算,圆锥齿轮受力分析 第十一章:传动特点,类型,主要参数,受力分析 第十二章:结构型式 ,轴瓦结构,液体动力润滑,承载能力 第十三章:轴承的代号,寿命计算,固定,调整,密封,润滑 第十四章:联轴器,离合器类型,特点及应用 第十五章:轴的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失效零部件不

3、能满足工作要求称为失效。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打滑、共振、胶合 整体断裂:拉、压、弯、剪、扭 零件表面的破坏:腐蚀、磨损,接触 疲劳 过大的残余变形 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2-5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避免在预期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 强度、刚度、寿命 二、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三、经济性要求 零件本身的生产成本要低 四、质量小的要求 减小质量的优点:节约材料、减小惯性 五、可靠性要求 2-6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设计准则计算公式失效形式典型零部件 强度准则lim/S 断裂、疲劳 破坏、残余 变形 轴、齿轮、 带轮等

4、刚度准则yy弹性变形轴、蜗杆等 寿命准则 满足额定寿 命 腐蚀、磨损 、疲劳 滚动轴承等 振动稳定性 准则 0.85f fp或 1.15f0。 密封性连接, F1(1.51.8)F; 一般性连接: F无变化,F1(0.20.6) F; F有变化,FR(0.61.0) F ; 地脚螺栓连接,F1F。 F2=F1+F 力 变形Ob 变形 力 Om F0 力 变形 b b m m FF1 F2 紧螺栓连接各力与连接刚度之间的关系 总载荷F2: 预紧力F0: 螺栓的相对刚度 F 或 螺栓工作的总载荷:F2=F1+F 根据螺栓受载情 况求出工作载荷F 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计算过程 强度条件: 计算总拉

5、伸载荷F2 根据工作要求选 取残余预紧力F1 或: 6-1 键连接 一、键连接的功能、分类、结构型式及应用 键连接的类型:平键、半圆键、楔键、切向键 键的功用:键是一种标准件,通常用来实现轴与轮 毂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 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 2、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挤压强度条件: T d F F b 导向平键和滑键强度条件: p键、轮毂、轴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T传递的转矩,Nm k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mm l键的工作长度,mm d轴的直径,mm p键、轮毂、轴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MPa 磨损导向平键、滑键(动连接) 失效形式:压溃(剪断)普

6、通平键(静连接) (1)平键连接强度计算: n1 n2 8-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F2 F2 F1 F1 F0 F0 F0 F0 一、带传动中的力分析 预紧力F0 带的总长度不变: 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F1 F2 Ffn1 取主动轮端带为分离体 总摩擦力Ff、两边拉力F1、F2对带 轮中心的力矩代数和T = 0。 有效拉力Fe: 设:有效拉力Fe,N;带速v,m/s;则带所能传递的功率 P(kW): 怎样理解? 二、带传动的最小初拉力(F0)min和临界摩擦力 F1 F2 n1 柔性体欧拉公式: e自然对数的底; f摩擦系数(对于V带,用当量摩擦系数fv) 带在带轮的包角,rad。

7、Fec的影响因素: 1、预紧力F0: F0 Fec 2、包角: Fec 3、摩擦系数f: f Fec 临界有效拉力Fec : 三、带的应力分析 F1 F2 n1 1、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松边拉应力 2、弯曲应力 3、离心应力 c 2 1 b1 b2 最大应力大小: 发生位置: 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的紧边开始饶上小 带轮处 n1 n1 A1 B1 A2 B2 四、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 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微 量滑动。 弹性滑动产生的原因: 1、带是弹性体; 2、紧边松边存在拉力差。 滑动率: 或: 平均传动比i: 滑动率12 C1 C2 8-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一

8、、设计准则和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传动具 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V带的疲劳强度条件: 单根V带基 本额定功率 P0见表8-4a 临界打滑状态下的有效拉力Fec: 二、单根V带额定功率Pr P0单根V带额定功率增量,见表8-4b; K包角修正系数,见表8-5,插值法; KL带长修正系数,见表8-2;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1.轮齿折断 A.过载折断 B.疲劳折断 一、失效形式 2.齿面磨损 3.齿面点蚀 4.齿面胶合 5.齿面塑性变形 二、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1、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HBS3

9、50):齿轮的失 效形式以疲劳点蚀为主。以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公式进行 计算,并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公式进行校核。 2、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齿轮的失效形式为轮齿折 断;以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公式,并用齿面接触 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3、开式齿轮传动: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是齿面磨损; 采用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并适当加大齿厚(加大模 数)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开式齿轮不进行齿面接触疲劳 强度计算。 Ft 主反从同Fr 指向轴线 圆周力 Ft=2T/d1 径向力 Fr=Ft tan 力的大小: O1 O2 C r2 r1 2 1 T1 Fn2 Ft2 Ft1 Fr1 Fr2 Fn1 几点假设: 2、力作用在

10、节点上; 1、不计摩擦力; 3、标准齿轮传动。 力的方向: 法向力 Fn=Ft /cos 轮齿的受力分析 四、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说明 1、 较小值带入设计公式 2、 较小值带入设计公式 3、当配对两齿轮的齿面为硬齿面时,两轮的材料、热处理均 可取成一样。可分别按齿根弯曲强度及齿面接触强度的设计公 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较大的作为设计结果。 4、设计公式 K不能预先确定试选载荷系数Kt 计算mnt 和d1t确定载荷系数K K与 Kt相差不大,不必修改原计算 K与 Kt相差较大: 10-7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一、轮齿上的受力分析 力 的 方 向 圆周力Ft主反从同 径向力Fr指向各自的

11、轮心 轴向力Fa主动轮的左右手螺 旋定则 根据主动轮轮齿的齿向(左旋 或右旋)伸左手或右手,四指沿 着主动轮的转向握住轴线,大拇 指所指即为主动轮所受的Fa1的方 向,Fa2与Fa1方向相反。 力 的 大 小 圆周力 轴向力 径向力 法向力 二、轮齿的受力分析 力的方向: Ft主反从同 Fr指向各自的轴线 Fa由小端指向大端 力的大小: 概述 二、蜗杆传动的组成 组成:蜗杆和蜗轮 一、蜗杆传动的应用 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交角为90。 运动:转速n(rpm、r/min); 动力:功率P(kW),转矩T(Nmm)。 优点: 1、传动比大; 2、传动平稳、噪声小; 3、传动具有自锁性

12、。 缺点: 1、传动效率低; 2、成本高。 三、蜗杆传动的特点 11-1 蜗杆传动类型 分类方法: 1、按蜗杆形状分: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锥蜗杆传 动; 2、按蜗杆旋向分:左旋、右旋。 一、圆柱蜗杆传动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圆弧圆柱蜗杆传动。 1、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根据齿廓曲线不同,分为: 1)阿基米德蜗杆(ZA蜗杆) 2)法向直廓蜗杆(ZN蜗杆) 3)渐开线蜗杆(ZI蜗杆) 4)锥面包络蜗杆(ZK蜗杆) 2、圆弧圆柱蜗杆传动(ZC蜗杆) 11-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模数m和压力角 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

13、面(中间平面) 正确啮合条件: 蜗杆轴向压力角a1 蜗轮端面压力角t2 蜗杆轴向模数ma1 蜗轮端面模数mt2 ma1=mt2 a1=t2 2、蜗杆分度圆柱直径d1 蜗杆直径系数,见表11-2 3、蜗杆头数z1 蜗杆头数z1的选择: 1)z1小,传动比i大; 2)z1大,效率高; 3)自锁性要求:z1=1; 4)制造角度:z16; 常用蜗杆头数z1的选择:1、2、4、6 4、导程角 蜗杆轴向齿距pa 增大,q减小,蜗 杆刚度减小 传动、加工制造、效率等 蜗轮分度圆螺旋角 = 5、传动比i和齿数比u 传动比i: 6、蜗轮齿数z2 1)z2大,d2大,蜗杆太长容易变形,降低蜗杆刚度; 2)不发生根

14、切, z2min 17, z226时,影响传动平稳性。 通常z228 3) z1、 z2 互为质数,有利于磨损的调整。 齿数比u: 蜗杆主动: z1、 z2 的荐用值荐表11-1 8、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v d1 d2 2 v1 v2 vs 蜗轮转向的判定:左右手螺旋定则 7、中心距a 1 二、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 一、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1、组成:轴承座、整体轴套 1)结构简单、成本低 2、特点: 2)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3)装拆不便(只能从轴端装拆) 适于低速、轻载或间隙工作的机器。 名称: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 轴承座:设有安装润滑油杯的螺纹孔 轴

15、套:开有油孔,并在内表面开有油槽 12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一、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1、磨粒磨损 2、刮伤 3、咬粘(胶合) 4、疲劳剥落 5、腐蚀 故障 原因 不干 净 润滑油 不足 安装 误差 对中 不良 超 载 腐蚀制造精 度低 气蚀其它 比率 /% 38.311.115.98.16.05.65.52.86.7 124 轴瓦结构 轴瓦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在轴承中的定位可靠, 便于输入润滑剂,容易散热,并且装拆、调整方便。 常用结构:整体式、对开式 一、轴瓦的型式和构造 1、整体式轴瓦:按材料及制法不同 整体轴套:卷制轴套:单层、双层或多层 2、对开式轴瓦: 厚壁轴瓦、

16、薄壁轴瓦 影响油膜压力变化的因素: 润滑油的粘度 表面滑动速度v 油膜厚度h 全部油膜压力之和即为油膜的承载能力 油楔承载机理 v v x y 油压p分布曲线 F a b c hmin O h0 油膜呈收敛楔形,油楔内各处油压都大于入口和出 口处的压力,产生正压力以支承外载。 1、宽径比B/d 影响: 1)B/d小,有利于提高运转的稳定性,增大端泄以降低 温升。 2)B/d大,增大轴承的承载能力。 高速重载轴承 B/d应取小值 低速重载轴承 B/d应取大值 五、参数选择 取值范围:0.31.5 应用:气轮机、鼓风机, B/d = 0.31.0 电动机、发电机等, B/d = 0.61.5 轧钢机, B/d = 0.60.9 2、相对间隙 大 温升小,但承载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