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632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历史部分(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5贵州六盘水)1学习历史时,学会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是很必要的,请问下面年代尺上某事件经历了多少年( )A11年 B12年C13年 D14年【答案】C(2015贵州六盘水)2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 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 D越王勾践【答案】C(2015贵州六盘水)3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都修

2、筑了大型工程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BC D【答案】B(2015贵州六盘水)4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岳飞抗金 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A BC D【答案】A(2015贵州六盘水)5对联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答案】B(2015贵州六盘水)6图1中的历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图1A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

3、命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答案】D(2015贵州六盘水)7某旅行社准备设计以“重走长征路,回忆革命史”为目的的一条红色旅行线路。请问属于贵州境内的景点有( )A瑞金、遵义 B遵义、赤水C吴起镇、会宁 D会宁、赤水【答案】B(2015贵州六盘水)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成立C民族雅尔塔自治 D香港、澳门回归【答案】D(2015贵州六盘水)9王力兮同学用了几秒钏便将参加全国作文大赛的稿件送到了上海组委会编辑部,他是通过下列哪一手段送达的( ) A发电子邮件

4、B寄挂号信C快递送达 D打电话【答案】A(2015贵州六盘水)10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答案】B(2015贵州六盘水)1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 ) A罗马 B埃及C希腊 D英国【答案】C(2015贵州六盘水)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5、 ) A新航路开辟 B张骞出使西域C鉴真东渡日本 D玄奘【答案】A(2015贵州六盘水)13某记录片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风燃机 B发明电灯、制造汽车C发明电子计算机、发明电话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答案】D(2015贵州六盘水)14读图2漫画,它提示了在当今世界发展中( )图2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竞争日益激烈C国际社会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答案】C(2015贵州六盘水)15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

6、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完全形成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世界【答案】A二、承载历史、放眼世界(16题11分,17题9分;18题11分;19题14分,共45分) 前言: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未来社会的主人们:在聆听历史起伏的乐曲声中,创作出新的乐曲吧! 乐曲1:悠久辉煌曲(2015贵州六盘水)16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

7、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赋、楹联、绘画、音乐、曲艺等(11分) 材料一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诗人、词人及流传千古的名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材料二 图3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扑面耳。”图3材料三 欣赏下列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图4:柳公权玄秘塔碑 图5:王羲之兰亭序 图6:怀素

8、自叙帖(1)请问材料一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是谁?(1分)他被人们尊称为什么?(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作者是谁?(1分)他开创了什么词风?(1分)(共4分)(2)材料二中图3这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1分)属于国画的什么类型?(1分)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2分)(共4分)(3)材料三图4、图5、图6反映的书法的字体分别是什么?(各1分,共3分) 【答案】(1)李白;(1分)“诗仙”(1分) 苏轼;(1分)豪放派。(1分)(2)清明上河图;(1分)风俗画;(1分)它描绘了当时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9、。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2分)(3)柳公权:柳体;(1分)王羲之:行书;(1分)怀素:草书。(1分) 乐曲2:悲壮奋发曲(2015贵州六盘水)17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 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

10、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9分) 材料一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丝绸之路”的评价。材料二 图7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

11、辟奠定了基础?(2分) (2)材料二图7中的远航最远到达哪里?(2分) (3)请问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给我国带来什么消极影响?(2分)结合这一政策的影响和我国现阶段倡导的“一带一路”理念,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共5分)【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2分) (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启示: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2分)(2015贵州六盘水

12、)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持续的探索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材料二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

13、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节选自习近平讲话(1)根据材料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请问“沉沦”指的是什么?(2分)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沉沦”?(2分)(共4分)(2)材料二中图8图11展示了新中国在各个时期取得的成就,请任选其中一件简述其历史意义。(2分)(3)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分)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至少写出两件)(2分)(共3分)(4)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责任落到了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肩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2分)【答案】(1)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辛丑条约。(2分) (2)图8: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