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632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会考试题样卷第二套讲评(附部分解析)资料(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样卷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14分。) 1.右图反映了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情景,下列制度中 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密切相关的是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 禅让制 D.世袭制 宗法制 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皇”即大之意,“帝”即主宰 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

2、高统治者的称谓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 官制官制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制度的确立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皇帝独尊 C、皇权至上 D、皇位世袭 特征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 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皇皇 帝帝 九九 卿卿 丞相丞相 “ “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 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副丞相(副丞相) 监察百官 太太 尉尉 军务 (虚有其位) 秦朝:中央官制的建立秦朝:中央官制的建立 3.为了警示后人,南海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示钟, 钟身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八个大字,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与 之相关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法黄浦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1842年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21002100万银元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 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出口货物的关税,由 双方商定双方商定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结果 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 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 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4.电视剧对手中有这样一幕:1937年12

4、月的一天,大批日军 冲入某一城市,对城内手无寸铁的无辜群众进行血腥屠杀,30万 中国人惨遭杀害。这一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 事变 5.1912年1月某日,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 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文中的“变局”和“创举”是 指 A.黄花岗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二次革命 D.护法 运动 6.大型电视文献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再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 以来中国艰难的民族振兴之路。在以下四集中,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相关联的应是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第一集:千年巨变 时间跨度:18401911

5、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 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 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 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 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 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 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1992年 内容概要:以

6、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2002年 内容概要: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 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2007年 内容概要: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 新的历史起点上。 7.图片承载历史,反映时代特征。下列图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 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其中与

7、“一国两制”相联系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香港回归 C.秦山核电站 D.社 会主义三大改造 8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周恩来等人前往机场迎接。中美两国 领导人的握手被称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这位美国总 统是 A.华盛顿 B.杰克逊 C.杜鲁门 D.尼克松 9.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雅典民主政 治建设的三大里程碑。三次改革的共同目标是 A.逐步建全民主政治制度 B.逐步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C. 逐步提高儿童的政治地位 D.逐步提高奴隶的政治地位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公元前8世纪 雅典城邦萌芽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奠定雅 典民主政

8、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主政, 雅典民主进入“黄 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 主要内容 内容作用 梭伦改革 (前6世纪初 ) 克利斯提 尼改革 (前6世纪末) 伯利克里 改革 (前5世纪) 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公民 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公民陪审 法庭、废除债奴制 为民主政治 奠定基础 贵族特权基本 铲除,雅典民 主政治确立 民主政治发展 到顶峰,雅典 进入民主的黄 金时代 设地区部落、五百人议事会、十将 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陶片放逐法” 扩大公民权利、发放工资、“观剧 津贴” “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法律至上” “公民

9、内部的平等 ” 归纳: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点? 10.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其蕴涵的法治观念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公民法出现 C.十二铜表法 产生 D.万民法形成 11.英国女王维多利亚(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 ,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 做。由此可见英国国王 A.统而不治 B.掌控军队 C.掌控议会 D.掌控司法 12.1787年美国宪法中有这样的条文:“总统由民选产生”、“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 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些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10、 B.联邦共和制 C.民主、分权制衡 D. 君主立宪制 总统总统 (行政权)(行政权) 国会国会 (立法权)(立法权) 联邦法院联邦法院 (司法权)(司法权) 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参议院确认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参议院确认 可否决国会的法律可否决国会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 否决的法律;可以弹劾总统否决的法律;可以弹劾总统 总统任命大法官总统任命大法官 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审查行政行为,行使最高审判权审查行政行为,行使最高审判权

11、 分权与制衡分权与制衡 13.有人说: “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民主正义的人民 ,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下列选项与马克思相关的是 A.领导里昂工人运动 B.出版社会契约论 C.提出空想社会主义 D.起草共产党宣言 马 克 思 主 义 诞 生 背景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迅 速发展和固有矛盾的暴露 19世纪早期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 (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主观条件 经济前提 直接背景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历史 条件 诞生标志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2、 历史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8/26 14王伟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经常接触“列宁”“四月提 纲”“攻打冬宫”等关键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法国启蒙运动 B.德国宗教改革 C.英国宪章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这一格局就是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 雅 尔 塔 体 制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 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

13、系格 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的主体内容:原则上倡导和平、民 主。具体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 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 重划战败国及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作为协调国际争端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 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 出两分天下的划分,即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 ,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6耕作方式的改进对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春秋战 国时期出现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石器锄耕 D.木器驴耕 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

14、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生产目的 1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坊巷 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种情况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3)有时间控制 (1)在城中特定位置、 市和坊严格分开 (2)受官府严格控制 1、宋代以前的市 : (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 早市) (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 (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宋代的市: 18.“火柴大王”刘鸿生在回顾自己的创业史时,不无感慨地说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

15、爱国运动推动了 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从材料判断 ,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鼓舞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企业家投资热情高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9.1953年,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的经验,制定“一五” 计划。“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 A.农业 B.手工业 C.工商业 D.重工业 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 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 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一一五计划计内容:一化三改造 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油田油田 长春一汽长春一汽 鞍山钢铁厂鞍山钢铁厂 集二铁路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沈阳机床厂、飞 机制造厂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武汉长江 大桥大桥 宝成铁路宝成铁路 青藏公路青藏公路 寻访一五:一五计划的成就及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新藏公路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川藏公路 鹰厦铁路鹰厦铁路 一田、一桥、三公 三铁、三厂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横批 建设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