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饮食与营养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00580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饮食与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医院饮食与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医院饮食与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医院饮食与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医院饮食与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饮食与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饮食与营养(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 院 饮 食 与 营 养 九病区 张竹丹 合理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 v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 发育,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提高机体 免疫力,并能延年益寿,不良的饮食与营养 则容易使机体患病。另外,均衡的饮食与充 足的营养也是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手段。因 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有关饮食与营 养的知识,积极开展有关饮食的健 康教育,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营养治疗的目的 v调整供给:根据疾病病理生理变化和营养代 谢特点, 调整能量及某种营养素供给,补充或 减少某种营养素以辅助治疗. v减轻负荷:减轻某一脏器的负荷,保护和恢复 脏器功能. v调节代谢:控制某种营养成分的摄入, 以利调 整代

2、谢失常. 营养治疗的目的 v促进利用:合理食物选择及烹调方法,有利 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 v科学选择营养治疗途径和制剂. v辅助诊断:可用特定的试验饮食或代谢饮 食辅助临床诊断.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分类及食物来源 v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分七大类:蛋白质、 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饮食 纤维和水。 蛋白质来源: v动物性蛋白质主要的食物有鱼、肉、禽、蛋 、奶等 。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为米、面 、玉米、豆及豆制品、薯类等。 脂类的来源: v动物性脂肪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的油脂、肥 肉及奶油等 。植物性脂肪有豆油、花生油、 芝麻油、茶油、棉子油和椰子油等。 碳水化合物来源: v有粮谷类、薯类

3、、豆类等。 脂溶性维生素来源: v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 水溶性维生素 v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粮谷类。 饮食纤维 v饮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及粗粮。 无机盐 v来源于各类食物,故应提倡平衡饮 食,注意食物多样化。 三种营养素比例 v三种产能营养素在我国合理营养碳水化 合物占总能量5565;脂肪20 30蛋白质1015。 医院饮食 v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v治疗饮食 v试验饮食 v代谢饮食 普通饮食(一) v普通饮食:基本同正常人,能量和营养素可 充分供给,达到平衡饮食要求。 v适应消化功能正常、无发烧、无咀嚼吞咽困 难、无特殊营养治疗要求的患者、疾病恢复

4、期患者,是住院病人使用量最多的饮食。三 餐能量分配为:早餐2530;中餐40 ;晚餐3035。 普通饮食(二) v营养需要 v能量供给每天22002600kcal。 v蛋白质供给1.21.4 g/kg其中优质蛋白占30,包 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 v每天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全天饮食中脂肪 总量宜在6070g,包括主、副食及20g左右的烹调 油。 v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5565,每天约350g左右。 v每天至少摄入250毫升牛奶或豆浆400毫升或奶制品 或豆制品。 v每天水出入量要平衡,保证20003000ml(包括 食物水约1000ml)。 v食物纤维摄入量20g/d以上,每天供给30050

5、0g蔬 菜,基本满足需要。 软质饮食(一) v软食比普食易消化,介于普食和半 流食之间。适应食欲差、咀嚼不便 、轻微发烧,口咽牙疾病、消化道 疾病和疾病恢复期对营养供给无特 殊要求的患者、老人及幼儿。 软质饮食(二) v饮食原则:应选用细软、易咀嚼和 吞咽的、清淡的、无粗纤维的食物 ,忌用油煎炸食物。 软质饮食(三) v可用食物 主食:软米饭、馒头、包子、饺子 、面条、粥类;肉类:肌纤维较短的肉类, 如鱼类、兔肉或畜禽肉丸、肉未等;蛋类: 蛋花、蒸蛋羹、荷包蛋等;蔬菜:选择粗硬 纤维较少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冬瓜、 花菜、嫩豌豆、土豆等,一般要切细煮软; 豆类:豆浆、豆花、豆腐等;水果:果汁

6、、 去皮煮水果、熟香蕉等;奶类:牛奶、酸奶 。 软质饮食(四) v禁用食物:油煎炸食物,如粢饭糕、炸 猪排等;生冷及含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 、韭菜;硬果类如花生米、核桃、杏仁 、楱子等。不食用强烈调味品,辣椒粉 、胡椒、芥末等。 半流质饮食(一) v半流食是介于软食与流质之间的过渡饮 食,外观呈半流体状态,比软食更易消 化,是限量、多餐次的饮食形式。适应 发烧、不能咀嚼或吞咽困难、消化道疾 患、体质虚弱、食欲差及胃肠手术和口 咽部手术后患者、刚分娩的产妇、老年 患者、小儿患者等。 半流质饮食(二) v饮食原则:食物以半流体为主。全 天总能量为15001800kcal蛋白质 按正常量供给;主食定量

7、,全天不 超过300g。禁用多纤维、胀气、油 腻食品和刺激性调味品。少量多餐 ,间隔23h,每天56餐。甜咸 相间,清淡易消化。 半流质饮食(三) v可用食物主食可食大米、小米粥、挂面、面 条、面片、馄饨、面包、藕粉等。 v其它:肉类制成肉泥、汆小肉丸、虾仁、软 烧鱼块、汆鱼丸、碎肝片等;蛋类除油煎炸 之外,其他如蒸蛋羹、卤蛋、卧蛋、炒鸡蛋 、蛋花、咸蛋等均可食用;乳类及其制品如 奶油、黄油、杏仁豆腐及其蛋糕等均可食用 ;豆类宜制成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 等食用;还可食少量碎嫩菜叶。 半流质饮食(四) v禁用食物:干豆类、毛豆、大块蔬 菜、大量肉类、油炸食品如熏鱼、 炸丸子等均不可食。炒米

8、饭、烙饼 、烧饼、硬果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和刺激性调味品。 流质饮食(一) v流质饮食,含渣很少,呈流体状态 ,易吞咽、易消化。所供能量、蛋 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均较缺乏。为不 平衡饮食,不宜长期使用。通常分 为流食、浓流质、清流质、冷流质 。 适应发烧、不能咀嚼或吞咽困难 、消化道急性炎症、食管狭窄、食 管癌、口腔手术、面、颈部手术、 外科各种大手术、胃肠手术后及危 重患者,或作手术前准备。 流质饮食(二) v饮食原则 v所有食物均为液体状或易融化为液体, 不含固体块或渣,容易咀嚼吞咽、消化 和吸收。只能短期食用,通常为24天 ,作为过渡期饮食。 v每天总能量为8001000kcal,少食多 餐

9、,每天可供应67次,每次200 250ml。 流质饮食(三) v可用食物:谷类如稠米汤、藕粉、粥类 、蛋花、蒸嫩蛋羹。牛奶、酸奶、豆浆 、过滤绿豆汤、新鲜菜汁、菜汤、去油 鸡汤、肉汤、肝泥汤。鲜橘、橙、梨、 葡萄等原汁。 v禁用食物:固体食物、多纤维、油腻厚 味、含浓烈调味品的食物。胃肠、肝胆 及其他腹部手术、痢疾、伤寒、腹泻、 呕吐患者,不用牛奶、豆浆及过甜的食 品以预防腹胀发生。 治疗饮食 v高能量高蛋白饮食 v低蛋白饮食 v低脂肪饮食 v低胆固醇饮食 v低盐饮食 v无盐饮食 v低钠饮食 v高纤维饮食 v低纤维饮食(少渣饮食) 高能量高蛋白饮食 v适应证:严重营养不良、手术前 后、分解代谢

10、亢进的患者,如贫 血、烧伤、重度创伤、高烧、肺 结核、伤寒、甲亢等,以及长期 消耗性疾病。 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原则 v每天摄入蛋白质占总能量1620,或按1.5 2.0g/kg体重,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50以 上。 v摄入能量应大于2000kcal,能量及蛋白质供 给量应根据病情调整。如大面积烧伤患者, 每天需要能量30004000kcal。 v长期使用这类饮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水 溶性维生素和钙,并要注意防止血脂增高。 v除正餐外,增加摄入量可用增加餐次的办法 ,注意循序渐进以避免胃肠功能紊乱。 v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鸡、鸭、鱼、肉、 蛋、牛奶、大豆及制品。 低蛋白饮食 v适应证:急性肾炎

1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昏迷, 或肝昏迷前期及尿毒症患者。 v饮食原则: v尽量减少体内氮代谢物,减轻肝肾负担;并维持机 体基本生理功能。 v每日蛋白质不超过40g,蛋白质供给量应根据病情 随时调整,病情好转时逐渐增加,蛋白质供给可按 0.8g/kg。摄入量的调整以肾功能、肝功能和血氨 等指标为依据。 v在蛋白质限量范围内注意蛋白质的种类。 v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必须供应充足。 v可用食物:谷类、水果、蔬菜、食糖、植物油,必 要时可选用淀粉。 低脂肪饮食(一) v适应证:用于肥胖、肝炎、胆囊炎、胰腺炎 、脂肪肝及脂肪泻患者。 v可用食物:脱脂奶粉、酸奶、鸡蛋白、禽肉 、鱼、虾、兔肉、精瘦肉等。适

12、量增加蔬菜 和水果。 低脂肪饮食(二) 饮食原则: v控制总能量,根据体重、职业和病情选择能 量供给标准。 v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20,严格限制 脂肪者,应10。尽量选用含脂肪少的食物 ,尽量减少烹调油。 v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不大于60。 v食物应清淡,少刺激性,易消化,必要时少 食多餐。 v烹调方法宜选用拌、汆、蒸、炖、滑熘,不 宜选炸、煎、红烧方法。 低胆固醇饮食(一) l适应证: 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 甘油三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 硬化、冠心病、肥胖和胆结石症 。 低胆固醇饮食原则(二) n控制总能量,维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 n限制脂肪总量,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 的40 肥胖II级 30-40 肥胖I级 25-29.9 正常值 18BMI25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I级 17.0-18.4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II级 16.0-16.9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III级 16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