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140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63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光学第3讲-第三节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_光的散射剖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 1 一、金属中的光波 金属特性:金属为导电煤质,电导率很大,并且满足 1 不同点: 0,金属中能产生传导电流 j E 波动微分方程: 单色波波函数: 波动微分方程式: 第三节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 2 复介电常数: 复相位速度和复折射率: 于是,有 沿x方向行进的平面波的表示式: 第三节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 3 定义:穿透深度为进入金属中的光的振幅下降到截面上振幅 的1/e时的深度x0 二、金属表面的反射 区别:对于金属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的菲涅尔公式,将 代 替实折射率n,相应的折射角为复数形式: 第三节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 4 菲涅耳公式:

2、反射比 正入射: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5 含义: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是光波在物质中传播时所发生 的普遍现象,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表现 一、光的吸收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束缚电子在光波电磁场的作 用下作受迫振动,使得介质中的原子成为一个振荡电偶极 子。 光波要消耗能量来激发电偶极子的振荡。 电偶极子的一部分能量将以电磁次波的形式与入射波叠加, 成为反射波和折射波; 另一部分能量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这 一部分的能量损耗就是物质对光的吸收。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6 (一) 光吸收定律 1、朗伯定律: 一束单色平行光在某种介质中沿x方向行进,通过厚度为dx

3、的薄 层后光强变为I-dI,实验表明:光强的减少量dI与光强I及通过 的介质厚度dx成正比,即 或 朗伯定律:表示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随着光进入物质的深度的 增加,光的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它反映了光与物质的线性相互 作用,适用于不太强的光束,对激光不成立。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7 2、比尔定律 当光通过溶解于透明溶剂中的物质而被吸收时,实验证明, 当溶液浓度不太大时,吸收系数 与溶液浓度C成正比 ,其吸收规律表示为 式中 与浓度C无关的常量。比尔定律只适用于低浓度溶液。由 上面分析知,各种物质的吸收系数相差很大。光在空气中传播 时吸收很少,极薄的金属片就能吸收掉通过它的光能,呈现出

4、对光的不透明性。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8 (二) 吸收的波长选择性 大多数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具有波长选择性。如红玻璃对 绿光、蓝光和紫光几乎全部吸收,对红光、橙光吸收很少, 所以白光照射红玻璃时,只有红光能通过,玻璃呈现红色。 物质吸收的波长选择性可用它的吸收系数和波长的关系曲线 表示。 物质的吸收线或吸收带的位置即波长值与该物质的发射光谱 线或光谱带的位置一致。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9 二、光的色散 色散:指光在物质中传播时其折射率(传播速度)随光波 频率(波长)而变的现象。 (一)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正常色散:是发生在物质透明区(物质对光的吸收很小)内的色散 ,其折射

5、率随光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色散曲线呈单调下降(见P319 图11-28),其规律可用经验公式 1、科希公式: 反常色散:发生在物质吸收区内,其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 大。 见P319图11-29.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0 (二)色散的解释 介质的色散表示介质对于不同频率的入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即不同频率的光波在介质中是以不同的速度传播的,说明介质 的折射率与频率有关。 对于稀薄气体介质,设频率为 的光波 入射到气体 介质内,使介质内的束缚电子做受迫振动,由于磁场对电子的 作用远小于电场力,则电子受迫振动方程为 阻尼力 恢复力电磁场力 其解为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1 说明

6、:当 时,为共振现象,此时简谐振子吸收光波能量最大 ;当 时受迫振动的振幅l与光波频率及阻尼力有关,且电子 振动与入射光波振动有一定的相位差 。这使得电子成为振荡电 偶极子,其电偶极距为ql,设介质单位体积内有N个原子,则介质 的极化强度为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2 讨论: 1、透明区(正常色散)在一般介质中沿x方向传播的平面波E 为 则 2、在共振频率附近的选择吸收区,即当入射光频率处于 的吸收带附近时,折射率n表示式中的 项不能忽略,此时n是复 数,即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3 对于固体和液体、压缩气体,周围分子在光场作用下计划所 产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可以证明这时作用

7、在电子上的电场 E为 类似推导得到 或者 洛伦兹-洛伦次公式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4 三、光的散射 光的散射是指由于物质中存在的微小粒子对光束的作 用,使光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周散开的现 象。(一)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线性散射 瑞利散射:指散射粒子线度比波长小得多的粒子对光波的散射。 米氏散射:指粒子线度大于 的较大微粒散射。 利用光波作用于物质中分子、原子所导致的电偶极子振荡解释散射现象。当光 波射入介质中时,会激发起介质中电子做受迫振动而发出次级电磁波,对于均 匀介质,这些次波叠加使光波沿着反射和折射定律方向传播,不发生散射。当 介质非均匀时,介质内有悬浮微粒而由入射波激

8、发起的次波的振幅和相位不完 全相同,则次波干涉的结果使在非透射方向上不能完全抵消而造成散射光。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5 第四节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6 (二)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二)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非线性散射非线性散射 前面的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是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而前面的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是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而 在纯净液体和晶体内的散射,其散射光中出现与入射光频率不在纯净液体和晶体内的散射,其散射光中出现与入射光频率不 同的成分,这种散射是喇曼散射,其主要特征是:同的成分,这种散射是喇曼散射,其主要特征是: 1 1、在与入射光频率、在与入射光频率 相同的散射谱线两侧对称分布着频率为相同的散射谱线两侧对称分布着频率为 强度较弱的散射谱线。强度较弱的散射谱线。 2 2、频率差、频率差 与散射物质的分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与散射物质的分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 与入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 无关。无关。 布里渊散射:发生在晶体中,光通过由热波产生声波的介质,散 射光频谱中除了包含原来的入射光频率外(瑞利散射),其两侧 还有布里渊双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